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的价值创新

浅析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的价值创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0

浅析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的价值创新

关键词:科学类真人秀;最强大脑;价值创新

一、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各项事业日新月异,电视产业也不例外。电视节目的样式越来越多,推出周期越来越短。快速的制作方式与手段使得电视节目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一些文化内涵深厚,制作精良的节目,比如央视以及各大省级卫视推出的科教栏目。但是也有相亲节目,选秀节目,明星真人秀等以娱乐为核心的电视节目,甚至一些一味娱乐,品质低下的电视节目也涌入市场。

电视节目的不同走向一方面在于娱乐受众是电视的媒介属性,另一方面也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收视率成为决定节目成败的关键要素。很多节目制作精良,富有文化内涵但收视率低。而一些偏重娱乐的选秀节目,相亲节目的收视率却很高,占据大的市场份额。长此下去,娱乐节目占据主流,文化节目越来越少。电视的价值观发生错位,电视的功能更多地表现为娱乐,受众对电视的媒介印象等同为娱乐。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1]。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趋势,为了纠正这种价值观,阻止这种趋势的蔓延。就需要将电视节目的文化性与娱乐性相结合,寓教于乐,使人们享受娱乐的同时也获得知识,这不仅符合电视媒介特性也满足当今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而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兼顾这两种效益的电视节目的开发是摆在电视人面前的一道难题,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它突破了以往科学节目有内涵而收视率差的问题,也与当前娱乐节目收视率高而缺乏内涵形成对比。接下来将对这档节目的价值创新进行分析。

二、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的价值创新

1.节目形式的创新

(2)引入独特赛制。《最强大脑》不同于简单的科学节目,它具有比赛的性质。这档节目源自德国节目《Super Brain》,原版是一年一次大型直播娱乐秀,只是对脑力技巧性的比拼,没有科学探究。为此,江苏卫视对原版进行了颠覆式本土化改造。改原版一年一度的赛事性娱乐秀为季播节目,采用现场打分,科学点评,互相PK的形式来传递科学内容。此外比赛分为国内与国外比赛。这种本土化的改造使得节目脱胎于原有模式,符合我国观众的审美与精神需求,带来很好的传播效果。比赛本身就具有竞争、刺激的特点,既然是比赛就会有淘汰。观众渐渐地开始关心选手的得分、去留,设身处地地感知选手挑战项目的难度,节目自然获得观众持久的注意力。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受众渐渐了解了外面的世界。科学作为衡量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备受关注。中外脑力达人同台竞技,恰好符合了受众的期待,自然是荧屏上的一大热点。

2.节目内容的创新

《最强大脑》着眼于“科学”这个主题,将普通人身上的科学现象挖掘出来。节目的宗旨是“让科学流行起来”,目的在于让受众将目光聚焦于身边的科学达人,培养人们认知、了解以及参与科学的精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受众观。从受众角度出发,重视节目的传播效果。这一理念拓展了一般科学类节目的内涵,具有创新价值。

不同于一般娱乐节目对明星嘉宾的偏爱,节目中明星更多时候只是见证者,是众多受众的代表。节目核心在于:各具特点的天才们轮番上阵,晒出看家本领,展现超越常人难以想象的神奇技能。国内外相关领域科学家从科学角度探秘天才的世界[3]。人们更多地是对选手能力的好奇以及折射出的科学原理的探究,明星只是为节目带来了收视群,但是节目的主角是选手。这打破了电视娱乐节目对明星的单纯依赖,使受众的目光从对明星的崇拜转移到对普通大众的关心。

另外在选手身上也折射出一些人文价值的建构。例如:暗夜蜘蛛侠李童星盲攀挑战成功后,却为了妻子孩子准备放弃自己的爱好。体现了在理想与现实出现冲突的时候,以家庭为重的观念。还有第二期节目中王国林书架检索,为偏远山区的孩子现场捐书。这体现了公益元素。以及在国际赛中,李云龙与安德烈截然不同的表现所引发的对于中国教育的反思。这些敏感话题的出现使得选手、嘉宾和主持人多方参与探讨,在思辨过程中将受众带入其中。 3.节目表现手法的创新

(1)叙述故事,设置悬念。节目在传递科学的时候不是通过高深的专业讲解,而是将科学内容倾注在每个选手的身上。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更多地表现人的故事。每个选手身上都有专属于自己的一段故事,一期节目中有3到4个选手上场,他们有着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挑战项目。唯美的画面、多变的舞台、视频特技和选手的叙述以及现场表现连缀起整个节目。每个选手都有一条叙事线索,多条线索交叉。让观众摆脱视觉疲劳,时刻保持新鲜感。获得观众的注意力资源就是节目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节目也注重悬念感的设置,但是不同于原先科学节目中惊悚的题目和神秘的音乐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对电视节目符号的运用,对声音和画面的剪辑。主持人揭晓结果时激动的声音以及适时切进现场评审、现场观众或惊愕,或担心,或期盼,或好奇等各种复杂的神情,包括慢放,重复播放画面来加强悬念感。

(2)充满冲突,富有戏剧性。冲突的设置以及冲突的解决关系到节目整体的运行和收视效果。《最强大脑》关于赛制方面的冲突尤其突出,固有规则赋予科学判官Dr魏极大的权力,使得观察员怀疑自身的作用。在节目中观察员是站在普通的受众的视角,当观察员与科学判官产生冲突的时候,恰巧也是观众充满质疑的时候,这些冲突的解决极大地提高了受众对节目的好奇心,也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这正是受众的感性认识与科学理性判断的冲突。节目的戏剧性也是一大表现元素。选手在现场展示自己的脑力,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成功的,但是也有一些戏剧性的场面发生。例如:黄金东在开锁时未找见正确的钥匙,但最后通过魏教授加试环节成功顺利晋级。李云龙在国际挑战赛上误以为自己记错顺序,在比赛未结束时便开始大哭,一度使现场失控。但最后却戏剧性地赢得了比赛。这些现象的发生使节目本身跌宕起伏、富有波折。

三、节目的局限性

虽然这档节目十分成功,但却有着其自身的发展局限性。第一,制作难度大,作为拥有超强脑力的参赛者十分有限。第二,制作成本高昂,制作节目周期长。道具的筹备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一季节目的筹备可能需要几年[4]。第三,播出时间短,影响力虽大但持续性差。节目采取季播的方式,只播了三个月。对于节目第二季能否顺利开播还是需要观望的。这些局限性都是以后电视节目发展需要克服的。

四、结 语

《最强大脑》是开创性的,是科学节目与综艺节目结合的例子。它将科学元素和娱乐元素整合,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娱乐观。对两类节目以后的制作都有借鉴意义。科学节目应在追求科学性的同时,丰富电视的表现元素,站在受众立场,更多地关注受者的心理诉求,更多地尊重受众,让观众看得懂科学节目,爱看科学节目。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提供优质产品。

从我国目前来看,综艺节目表现元素活泼、多样,但是存在同质化的现象。要想突破这一现状,必须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节目内涵,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这种大胆求新求变的思想值得电视人借鉴学习。

参考文献:

[2]刘原,张毅.《最强大脑》的“最强营销之道”[J].现代传播,2014

(3).

[4]张莉.《最强大脑》:小众题材何以走红[N].中国文化报,2014-04-1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大树小鸟
二十年后回母校
奶奶,您真好
移动电话
奥运之梦
令我愤怒的一件事
“推普”从我做起
给父母的一封信
游万卷书城
七十六级台阶
朴实的桂花
第一次演讲
奶奶学健美操
我最亲密的朋友—— “台灯”
那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检索准备子系统在实用新型检索中的运用
预防危险性分析法在现实中的应用
航空发动机真实机匣的包容性数值仿真
煤矿电气事故和防治措施解析
“四个能力”建设在高校火灾防控中的作用
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与危害探讨
国有施工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对策探讨
工程造价专业学期项目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刍议旋流器选煤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现状及其策略分析
浙江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与转型升级
电力企业效能监察作用发挥研究
基于有线电视的实时交互平台应用研究
辽宁发展农作物秸秆制燃料乙醇产业的综合分析
关于进一步提高银行支付结算效率的思考
《白公鹅》教学反思
《小狮子爱尔莎》教学反思
《小木偶的故事》教材解读
《白公鹅》备课建议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之二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白公鹅》教学反思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2
在交流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五花山》教学反思
我上《五花山》的教学反思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反思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