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解读我国产业政策改革中的传统报业升级改革

解读我国产业政策改革中的传统报业升级改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14

解读我国产业政策改革中的传统报业升级改革

摘 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媒体走入困局,在我国共时性发展的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市场竞争走出困局,走向蓝海?本文以《新闻晚报》的停刊为切入点来阐述目前我国传统媒体的困惑和状态,解读并运用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含义本质以及媒介发展的实时经济导向,使用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及微观经济理论原理,讨论如何能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环境下重塑自我,走出新媒体带来的强效竞争,从而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共时性;广告代理;控股机制;数字传输;互动传播

一、《新闻晚报》的创刊至停刊始末

二、从发展始末看《新闻晚报》停刊的原因:不破不立,不弃不生

看到上面的数据显示,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代替传统媒体是必然发生的,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但是《新闻晚报》的停刊是不是这一趋势的直接产物,换句话说,《新闻晚报》是不是因为新媒体的冲击而丧失了市场主体地位而停刊的?

(一)体制内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宏观经济因素,数字媒体的强烈冲击

由此可以看出,上海晚报传媒公司尽管隶属于文化传媒公司之列,但是却是以《新闻晚报》这样的传统媒体为主营单位,所以并没有赶上以数字化和互联网引领的文化传媒股的东风,反而被这股数字媒体的东风刮的摇摇欲坠,市场前景黯淡。所以《新闻晚报》的停刊直接原因之一,是数字化和互联网组成的新业态严重地冲击了传统报业的市场占有率,使得《新闻晚报》本就定位不明的品牌形象遭受巨大冲击,从而出现巨额亏损,直接导致了《新闻晚报》的停刊。

(三)宏观政治环境因素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精神决定了《新闻晚报》的停刊。“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8]”从十八大文件精神可以看出,中央是鼓励新闻出版业这样的传统文化产业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之路的,更加鼓励传统文化产业走市场化的竞争之路,以优化上海乃至整个东南地区文化产业的结构,为全国文化产业尤其是新闻出版业树立一个典范。而《新闻晚报》的停刊正是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可谓是有的放矢,有据可依。总之,如果用八个字来形容《新闻晚报》的停刊,就是不破不立,不弃不生。

三、《新闻晚报》停刊对传统报业媒体影响: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新闻晚报》停刊,在新媒体普遍冲击之下的传统媒体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代替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出版业是迟早的事情,就像是古登堡的铅活字印刷术代替了木板雕刻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传播时代一样,数字技术是一种新的传播生产力,而生产力代替原有的生产关系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新闻晚报》的停刊对整个华东地区的传媒影响力是持续的。

首先,从微观集团经济来看,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成立上海报业集团之后,实际上《新闻晚报》已经成为一块不良资产,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定位差异化不明显,经营亏损,经营最好的时候也是微利经营,所以《新闻晚报》的停刊实际上是将集团的包袱卸下来了,更有利于集团的轻装上阵,后续发展,从整个集团发展来看是有利的。

最后,《新闻晚报》的停刊面临的是企业内部组织资源的重新整合,原《新闻晚报》报社员工在集团内部通过全员竞聘,重新确定岗位,一些有实力有经验的编辑记者重新走上各自的新岗位,开始了新的征程,这也使得人才资源在集团的机构优化后能够得以持续保留,发挥新的作用。总体而言,《新闻晚报》的停刊是利大于弊的,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效率,提升了整个集团的发展空间,集团的品牌形象得以近一步强化,从而建立起自身的行业地位。

四、《新闻晚报》停刊:意味着传统媒体的衰落,新媒体的崛起和替代

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机制,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IPTV,MP3,MP4实现的能够个性化,细分化和互动化的传播方式。部分新媒体在传播属性上能够实现精准投放,点对点的传播[10]。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新媒体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替代性,替代了传统媒体所有的媒介功能,并且衍生出了许多未知的功能,比如大数据挖掘,对传统媒体不具有却又想解决的目标受众定位问题做了很好的驱动,同时也引发了从广告到营销到数字创意等一系列相关领域的内容改革,可以看出新媒体替代传统媒体是必然趋势,但是《新闻晚报》的停刊是否是这一趋势的产物?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新媒体依然发展迅速,但是传统媒体基于其暂时的不可替代性而不会因此消失,比如电视作为大公共传播媒体的平台,还会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新闻晚报》的停刊正是传统媒体暂时不会被新媒体取代的表现。在互联网数字技术没有兴起之前,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凭借其低成本,可复制,易保存,及时性,发行广泛,内容多样占据着老百姓主要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因此成为稳定可靠公信力的大众传播途径,参与了人类几次重大的改革,其影响力、传播力、渗透力不可谓不广泛,不深入,不透彻,可以说传统媒介已经深深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之中,是互联网兴起之前人类最重要的一种生活方式,互联网兴起之后,凭借其超强的数字传输技术和综合化的音像显现技术迅速占领了传统媒体市场,又形成了人类新的生活方式,“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的传播形态,是依托数字技术,对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传播和交流活动进行的虚拟的还原和放大,这种传播形态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数字生活空间。[11]”也就是说,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试图取代他们每天拿报纸回家阅读的行为,传统媒体在对抗新媒体的冲击中虽然冲力不足。《新闻晚报》的停刊却给我们一个启示:传统媒体要想从技术层面打败新媒体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内部稀缺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消灭不良资产,融合新媒体的优势,提升媒介经济经营效率才能延长自身的生命力,这是所有传统媒体默契达成的共识。《新闻晚报》的停刊表面是传统媒体消失了,内在却是加强了像《新民晚报》《新闻晨报》等这些传统优势媒体的实力,可谓集中力量重拳出击,也是传统媒体在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所做的有效措施之一,正是传统媒体与时俱进的表现之一。所以,《新闻晚报》的停刊不仅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衰落,新媒体的崛起和替代,反而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竞争之下反思之后进步的结果,也表明传统媒体正在摸索寻求一条蓝海之路,突破新媒体的壁垒,从而可以保证传统媒体的生命力得以延续,这是一个在我国目前的媒体经营体制下创新求变,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良好开端。

《新闻晚报》停刊,但是留给人们诸多的思考,传统媒体在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为主流,移动终端为载体的时代背景之下步履维艰,新生命力的诞生总要有着牺牲和消失,传统媒体如何走出困境,在浮华速食智能闪烁的互联网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保持传统而高贵的品味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新闻晚报:新闻晚报电子版在线阅[EB/OL].http://old.jfdaily.com/ newspaper/xwwb/.

[2]休刊公告:坚守最后的日子[EB/OL].http://www.shxwwb.com/.

[3]朱鸿军.中国社科院传媒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J].出版人,2014

(4).

[4]2012年4月19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5]陈刚.《新闻晚报》停刊与互联网冲击无关[EB/OL].http://blog. sina.com.cn/adorno.

[6]陈剑锋.2013年年度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摘要[EB/OL].http://www.cnstock.com/paper_new.

[7]中国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文化产业信息周报》,2013

(44).

[8]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

一.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文化管理体制,201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那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令我愤怒的一件事
奶奶学健美操
奶奶,您真好
第一次演讲
给父母的一封信
大树小鸟
游万卷书城
二十年后回母校
“推普”从我做起
移动电话
奥运之梦
我最亲密的朋友—— “台灯”
七十六级台阶
朴实的桂花
关于进一步提高银行支付结算效率的思考
检索准备子系统在实用新型检索中的运用
预防危险性分析法在现实中的应用
工程造价专业学期项目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基于有线电视的实时交互平台应用研究
航空发动机真实机匣的包容性数值仿真
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与危害探讨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现状及其策略分析
电力企业效能监察作用发挥研究
浙江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与转型升级
辽宁发展农作物秸秆制燃料乙醇产业的综合分析
煤矿电气事故和防治措施解析
刍议旋流器选煤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国有施工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对策探讨
“四个能力”建设在高校火灾防控中的作用
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白鹅》教学谈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备课参考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课堂达标练习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体会
《电脑住宅》教学反思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教略而学不略——听略读课《卡罗纳》感悟
武夷山简介
《生命的药方》教学一得
《电脑住宅》教学反思
《卡罗纳》教后反思
《谁说没有规则》教学反思
《生命的药方》教学反思
《给予是快乐的》自评稿
《卡罗纳》教学中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