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国产电影沉思录――繁荣下的危机

国产电影沉思录――繁荣下的危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02

国产电影沉思录――繁荣下的危机

摘 要:中国电影自进入新千年以来就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电影格局: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艺术电影突破了原有的界限,尤其是艺术电影和主旋律电影被商业元素所渗透,创作者期望在个性表达、市场利益、主流价值传达与观众认可多方面达到平衡。本文通过梳理新世纪以后的褪旧变新的中国电影,分析其创作规律、摸索其经验,畅想其未来,以期对中国电影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电影发展;试听奇观;消解历史;全民狂欢

一、新世纪以来的电影发展

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国产电影不管在票房还是数量上都超过了上个世纪,走进了它的“黄金时代”。面对国内国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的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一)主旋律电影的发展

主旋律电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特有的电影类型,它承担着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任。自1987年,“主旋律”概念被提出以来,我们国家的电影工作者在这个领域可谓辛苦耕耘,创作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如《开国大典》《孙中山》《马背上的法庭》《张思德》《孔繁森》,它们涉及到了历史重大事件、历史伟人和生活中的平凡英雄。这类型电影往往会被贴上“呆板难看”的标签,因为其普遍存在的弊病:视听语言单调化、题材内容相似化、人物塑造平面化等等。观众看完总会觉得“创作不近情理、形象不近人理、表现不进心里[1]”很显然,高高在上的政治说教式电影已经显现出与时下流行的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格格不入。于是,主旋律电影也开始“改革”,尝试开拓一条既迎合大众文化又与市场规律接轨的创作之路。渐渐地,银幕上出现的主旋律电影中“高大全”的伦理符号被伟人的平凡一面所取代;视觉奇观支配了传统叙事而占主体地位;大牌明星成为了主旋律电影一个重要的审美标识。以《辛亥革命》《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为代表的影片掀开了主旋律电影与商业化联姻的序幕。影片《辛亥革命》对历史中的伟人进行不一般的细节刻画:毛泽东会在敌机轰炸下酣睡依旧、黄兴和徐宗也有浪漫的战地爱情、孙中山和唐曼柔之间的心有灵犀……影片除了让观众深刻地了解那段历史,也让伟人走下了“神坛”,展现了普通的亲民的人性面。《建国大业》有140多位明星加盟,《建党伟业》更是星光璀璨,170位明星饰演不同角色,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数星星”数得不亦乐乎。上述几部电影都在尝试不同的方式突破市场,同时也颠覆了我们对主旋律电影的传统认知。可以看出,在健康自由的经济环境下主旋律电影走上商业化道路是必然, 我们如果把主旋律中的意识形态比作“毛”的话,电影票房就是“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商业电影的发展

(三)艺术电影的发展

(一)试听奇观与传统文化价值相背离

中国大片启蒙于李安的《卧虎藏龙》,发端于张艺谋的《英雄》,经过《十面埋伏》《赤壁》《夜宴》《赤壁》《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而发展成型。“奇观景致、异恋故事、明星阵容、裸露镜头”成为中国式大片的美学特征。“巴里・迪勒作为公认的高概念电影的鼻祖,他宁愿艺考知名度高的电影明星、商品化的音乐配乐和高级的视觉效果,而很少依靠安排好的情节和人物的电影”[4]。大片的创作者似乎以迎合西方观众对古老神奇的东方世界的神秘想象为初衷,却在国内引起了舆论的口诛笔伐。影片在文化价值观上产生了偏差和混乱,影片的主题不是表现人性真善美,而是通过欲望和黑暗去讲述故事、用暴露和乱伦来烘托艺术,这种极力放大欲望和张扬黑暗面的电影手法颠覆了我们的传统伦理价值观。我们不难看出《满城尽带黄金甲》来源于曹禺的剧本《雷雨》,却很难看到导演像原创作者那样对人性的热爱和肯定,一场充满震撼力的悲剧被演绎成了一场血肉横飞、杀人如麻的惨剧。再看《夜宴》,其故事情节与经典文学巨著《哈姆雷特》的雷同我们姑且不论,但是莎士比亚在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在这部电影里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暴力和悲剧不一样,暴力是对人性的忽视对生命的否定,是对人间真善美的绝对背离。有网友评论中国大片的特点:“基本上都是古装片;基本上都是宫廷戏;基本上场面都很大;基本上都有乱伦的内容;基本上女主角都有好几个男朋友,而且基本上都喜欢;基本上都不是历史;基本上都有少儿不宜的镜头;基本上演员都是大腕。[5]”好莱坞是商业大片的王国,他们通常用一部大片讲述一个不完美的人经过对不公正待遇的反抗最终成为英雄的故事,在这个反抗过程中帮助别人、救赎世界的英雄行为会成为整部电影的高潮和卖点,故事宣扬的依然是普通人在困境下战胜自己救赎别人而成为英雄的精神。而中国大片却反其道而行之,几乎无一例外地对这种积极的精神进行了消解,杀戮、背叛、欲望取代正义、爱与伟大,正是这样的“反英雄”的情节到成为了最受观众欢迎的大众文艺趣味。

(二)商业元素消解历史庄严感

(三)“娱乐至死”精神充斥电影创作

2006年宁浩的一部《疯狂的石头》以300万的成本获得了2000万的票房,这种“以小博大”的胜利激励了许多电影导演,不久之后,全国掀起了一股轰轰烈烈的喜剧电影热潮,至今还有余热。这类小成本电影的拍摄,技术含量低,拍摄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就连刚刚拍完大片的大导演张艺谋都要来凑凑热闹,邀请草根笑星赵本山和小沈阳,拍摄了《三枪拍案惊奇》。类似题材的电影还有《十全九美》《熊猫大侠》《非常完美》《人在途》,2012年的徐铮的《泰》更是把这股平民喜剧电影推向了票房巅峰。“这一类的喜剧电影以其鲜明的后现代特征,形成了一种以恶搞和颠覆为特色的话语狂欢和影像狂欢,迎合了以青少年为主的消费群体的娱乐需求。”与这种电影类型同时流行起来的还有一个名词――“恶搞”。这个新名词很好地诠释了这类电影的喜剧策略:把各种网络流行语、经典电影片段、热门电视节目搬到剧情中来,通过夸张的表演手段,插科打诨的人物和现代网络语言营造喜剧效果。这种“戏仿”消失了电影的原创力,也没有黑色幽默电影对权威意识形态的解构和批判,沦落成为一种内容空洞、精神空虚的“假冒伪劣商品”。正如杨柳所说:“大部分的插科打诨大都只是指向日常生活情感的符号,它们似乎消解掉了自身的抵抗性原则,成为单纯游戏性的虚无主义喜剧。[6]” “票房至上”和“娱乐至死”成为投机者创作的唯一标准,艺术追求和文化批评早已被消费主义和商业力量收编,我们呼吁国产电影市场能有真正的中小成本佳作出现。

三、结 语

中国电影至今已逾百年历史,但发展到今天,我们的电影被那些侠客恩仇、纸醉金迷和虚无的狂欢所覆盖。一种炫耀性消费已经在悄无声息中逐渐形成,电影内容的苍白与贫乏,无中生有的故事,极尽奢华的场面,明星扎堆的阵容,虚幻浮夸的情节,仍旧是今天国产电影的组成要素。近年来各方人士对于中国电影讲故事能力的诟病,几乎不绝于耳。我们曾经有过灿烂辉煌的电影历史,新中国之前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南旧事》《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活着》,新千年以来的《三峡好人》《疯狂的石头》《让子弹飞》……这些诚恳、沉着、不浮躁的影片感动着我们也影响着世界。“什么是电影?”、“什么是中国电影?”这样的问题逐渐被中国电影人所忽略,感官刺激正在逐渐取代心灵的感动,所有人似乎都满足于穷奢极欲的感官享受。国产电影需要野心家,更需要以平和的心态投入创作的人。中国电影的未来还有太多的坎坷,太漫长的道路,现在自我鼓舞一番,明朝继续上路。

参考文献:

[2]王霞.搭建中国电影的优质塔基――“中小成本电影:创作策略与市场推广”研讨会综述[J].当代电影,2011

(11).

[3]刘文欣.中国艺术电影的历史与现状[J].电影评介,2011

(15).

[4](美)贾斯廷・怀亚特,RL拉特斯著.刘国选等译.“高概念:使后现代抽象化”[J].当代电影,1990

(6).

[5]饶曙光.中国类型电影:历史、现状与未来[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期中语文考试
独自在家
我的玩具小首饰
夏天的雨和雪
小柳树和小枣树
猪宝宝泡温泉
穿衣比赛
空调
第一场雪
泡茶
雷雨
一场大雨
小羊过桥
小熊的自行车
拔河比赛
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利用粉煤灰制备多孔陶瓷砖的工艺研究
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
质量屋中相关关系确定的灰关联方法及应用
基于改进层次法的城市集中供热特许经营主体选择评价
遮阳系数对供暖与空调能耗的影响差异分析
大学数学素质拓展课程的教学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影响土壤吸附重金属Cd的因子概述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挑战与应对
云背景下的数据库安全性研究
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能量配合分析
浅谈大数据在装备保障中的应用
过度教育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
基于SWOT下的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中考作文审题
教育部:今年高招重点改革考试内容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二)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文言文复习学卷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语文
迎接“新课程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三)试题及答案
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高考语文:考纲有变化须积极应对
2008高考语文诗歌专项训练(1)
台湾高考国文命题旨趣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版_专题4_正确使用词语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一)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