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时期灾害事件中信息传播流程的特点

新时期灾害事件中信息传播流程的特点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06

新时期灾害事件中信息传播流程的特点

摘 要:新时期的灾害事件近年来得到了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其中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信息传播也出现在大众的视野。无论是在汶川地震还是在南方冰雪灾害中,各方媒体的报到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认知产生了非常关键的影响。其报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舆论的方向。所以,笔者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向,来探究在新时期灾害事件中信息传播流程的特点。

关键词:灾害事件;流程;信息传播;报道特点

一、信息传播流程的及时性

无可厚非,这种及时性要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达和无线终端以及网络媒体全方面的进步和发展[1]。当代科技的进步在加速了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将灾难最直接地传递给了社会机构和社会团体。这种及时性不仅利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丰富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灾区人们获救的机会。

而基于传播学理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这五种传播途径,地位并不平等。其中人内传播在灾难中的作用并不明显,因为灾难一旦发生,其破坏性十分巨大,根本不会给人内传播时间,发生时间迅猛而且破坏力惊人。汶川地震中,几万人同时在一瞬间死亡,5000多人在一瞬间被压在坍塌的房屋下。地震的信息根本也不会通过人内传播传递出去。其次,是人际传播的作用在整个灾害过程的作用稍强于人内传播,比如在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中,由于其灾害规模与汶川地震相差甚远,所以,其传播的方式开始于人际传播,亲朋好友之间的传播是南方灾害传播的第一步,但由于其发生在高速公路上,其电话信息等媒体技术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大。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并不适用于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举例可将灾害事件中信息传播流程的特点更加清晰地说明。

二、信息传播流程的扭曲性

从传播源头到传播媒介再到受众者,灾害传播流程的决定因素即为传播媒介。也就是说传播媒介在整个传播流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灾害传播的主要对象就是大众,各种媒体因其自身的条件、价值取向、发展目标和利益追求,也会对传播信息的真实性造成影响。

在新时期的灾害事件中,除了中央媒体,地方政府媒体等官方的媒体之外,各类社会媒体,私人传媒等都会加入到灾害的传播中,但因其自身利益经常会发生不实报道,导致灾害局面更加混乱。而这恰恰就是群体传播的劣势所在,由于其自身的流动性和自身的独立性,很难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掌控和管理[2]。这种群体传播的方式虽然能加大灾害的传播力度,但是其在增加传播的力度时,并不能完全保证灾难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举例来说,在汶川地震发生时,有一家私人媒体为追求其曝光率竟然打出了“汶川殉难者被埋48小时,抢险人员中途离场”据相关部门调差此事,确是子虚乌有。只不过是浙江的一家私人媒体为了提高自身报纸销量而采取不实报道以博取大众眼球而已。这让本来就分秒必争的灾情更加混乱。

这种灾害传播的扭曲性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也会给前线战斗的士兵带来消极影响。这种在灾害传播流程中的扭曲性不仅是传媒界应该被限制的不良行为也是社会主义新媒体行业内不该存在的恶习,在法律监管上应该对其进行约束和管理。在灾害传播中必须对私人媒体进行严格引导和监管,否则不仅是对大众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身的信誉不负责任。所以,在新时期的灾害信息传播中,新媒体以及传统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都应该注意自身行为的真实性,要加强新媒体在社会中的责任意识,提高自己的思想和道德水准。

三、信息传播流程的阶段性

阶段性是在信息传播中最显著的特征,事情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过程,而灾难从开始到结束也经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的阶段。而这种阶段性又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变动都会影响信息传播效果的速度。

仍以汶川地震举例子,在中央领导高度关注下的汶川,不仅其拯救工作开展得十分迅速,而且救灾抗险的物资筹备得非常迅速。而筹备物资的迅速是来自于传播速度的快速,而这与中央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密不可分。究其根本来说,政治对灾难传播的速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政府之下,经济的支援对灾难信息的传播也有很大影响。北京暴雨灾难就是其重要的佐证,在北京暴雨当天几十名普通市民被大水淹死,交通部门立即控制局面,逐步解救受伤人群,很快将伤亡人数降到最低。还有近年来大家所熟知的禽流感事件、非典事件、印尼海啸事件、各大强台风危害沿海城市的事件等在经济较好的城市都能得到良好控制,而在经济效果较差的城镇则不然。

在如今如此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先进前卫的媒介化社会,媒体对于处理好灾害传播事件有着非常特殊的重要意义,各种城市、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各类媒介以不同的方式引导和传播突发事件,使其第一时间获得政府和人们的重视从而寻求应急方案[3]。

然而,灾害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并不是媒体不报道就不存在了。新闻媒体的报道,是一个将问题展开的过程,也是逐步解决问题的阶段。在现场,文化素质较高的城市群体中人们关注的是如何解救灾民、抢救生命;而在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乡村中,追究更多的是评判责任和赔偿的问题。而所有的这一切都要在媒体的传播中秉承着公平的原则让民众知晓。

新闻媒体有关于灾难信息的传播使灾难情况得以较广泛快速地让群众知道并理解。例如在灾难性事件中,人民群众既是灾害破坏的受体,也是抗御灾害的主体。灾害发生后及时让群众了解灾害发生的情况,是他们积极参与抗灾救灾的重要前提。然而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下,信息的传播总是显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汶川地震波及十多个省区市,社会对信息需求空前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迅速向人们传达充分、详细和全面的信息,不仅满足人们的知情权,也有利于更好地安抚百姓,妥善处理灾后重建的相关事宜。

从传播学的意义上理解和发现,灾害事件中信息的传播一直在一个特定的流程中进行。而这个流程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无论是及时性、扭曲性还是阶段性,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并结合当下的具体情况而来,值得深入思考和仔细探究。而在灾害事件的信息传播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群体传播是灾害信息在传播流程的主渠道。不可否认的是媒体传播灾害信息传播中发挥着枢纽的作用,其涉及范围大,传播时间长,传播力度大。一方面满足了大众的关注度,另一方面也发布了救助信息更有利于救灾行动的执行。然而,更应该注重的是灾害信息的传播与拓展要加强监管和维护,不能在大众平台上任意进行传播,乃至造成不实报道,给群众以错误引导。

从广泛的社会影响来看,灾害信息的传播流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人们在研究此问题时应该首先把这个复杂过程分条析理,进行简化。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和探究,从而总结出真实而准确的传播内容,给广大群众以良好的引导,让灾难的信息传播得以顺利的进行,从而使就换活动能够顺利的展开。本篇论文归纳了灾难传播流程中的三大特性,分别为及时性、扭曲性和阶段性,每一种特性都是在灾难信息传播的进程中总结出来的,然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论述,不断推陈出新,结合实践经验总结出更加详细更加明确的内容来。灾难信息传播,不仅是学术界的重点研究对象,也是各大媒介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2]胡凌秋.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信息资源利用[J].浙江档案,2012

(7).

[3]杨晓军,张婷.电视媒体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和对策[J].青年记者,2010

(3).

[4]汤天甜.继往开来 多维发展――2009年中国电视热点理论研究[J].新闻实践,2010

(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独自在家
泡茶
一场大雨
小羊过桥
小柳树和小枣树
雷雨
拔河比赛
第一场雪
夏天的雨和雪
空调
期中语文考试
小熊的自行车
猪宝宝泡温泉
穿衣比赛
我的玩具小首饰
浅谈大数据在装备保障中的应用
基于SWOT下的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
利用粉煤灰制备多孔陶瓷砖的工艺研究
过度教育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
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
质量屋中相关关系确定的灰关联方法及应用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挑战与应对
遮阳系数对供暖与空调能耗的影响差异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影响土壤吸附重金属Cd的因子概述
基于改进层次法的城市集中供热特许经营主体选择评价
云背景下的数据库安全性研究
大学数学素质拓展课程的教学实践
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能量配合分析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三)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文言文复习学卷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版_专题4_正确使用词语
台湾高考国文命题旨趣
中考作文审题
教育部:今年高招重点改革考试内容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一)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2008高考语文诗歌专项训练(1)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二)试题及答案
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语文
迎接“新课程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高考语文:考纲有变化须积极应对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