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从“经济问题”到“妇女解放问题”

从“经济问题”到“妇女解放问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2

从“经济问题”到“妇女解放问题”

摘 要:上海“越剧皇后”筱丹桂的自杀事件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警局通过调查,认为这只是一起普通的因为债务问题而自杀的事件,但媒体认为筱丹桂是受“封建残余”逼迫而死,继而将筱丹桂引申为千万受压迫的妇女,鼓励妇女应该站起来反对“封建残余”的压迫,一步步构建起“妇女解放”的话语体系。

关键词:筱丹桂;媒体;妇女解放

一、媒体的宣传肇始与话语建构

从证词来看,三位证人均是使用“夫妻关系”来称呼筱与张,对此老闸分局并未做相应的调查便采纳了这种说法。此外针对沈益涛关于筱丹桂与他人约会的问题,一方面沈益涛自己表示筱自杀前已与张已和好,不能确定之前的争吵与之后的自杀结果之间的必然因果联系,另一方面老闸分局当晚未能将案件的关键人物张春帆和冷山找到,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老闸分局将此次事件定性为普通的因经济问题导致的自杀事件,在13日当晚便出具了一份《调查报告》。

第二天,《申报》以《事业失败亏空数万万,越剧名旦筱丹桂自杀》为题大幅报导了筱自杀事件。报道采用了老闸分局的说法,讲筱丹桂自杀原因“据悉系由于经济关系,一时周转不灵所致。因筱丹桂自去年经营国泰大戏院,演唱越剧,至今生意清淡,亏空达数亿元之巨。”表示债务问题是筱丹桂自杀最主要的原因,同时杭州的房屋被占“因此大受刺激,致有此自杀之惨剧”[4]。筱丹桂自杀事件随即引起各方媒体与舆论的关注和同情,《申报》在报道筱丹桂自杀事件的同时,也报道了筱丹桂悲惨的童年和艰辛的学艺之路,“出身穷苦,十三岁即假如嵊县高升舞台学习,时父母双亡,孤苦无助”。筱丹桂的遭遇博得了舆论和媒体的广泛同情,有的报道甚至称赞筱丹桂“因债务问题”自杀的行为,《新民报》主编赵超构也在文章中称赞筱丹桂“其做人的严肃是比那些满口信义道德的高等华人强得多”[5],“筱丹桂之死,是因为她太严肃太想做好人家的女人了。假如她唱得那么红,而并不嫁人,像时下那些皇后小姐一样和男人胡调,则几亿的债务,算得什么!”。但是通过调查,媒体很快发现筱丹桂与张春帆生活宽裕,不似被债务逼到绝路的程度。《新民报》在14日晚间刊发的报纸上发表了《“做人难,人难做,死了”――筱丹桂八字绝命书》,表示“其夫为国泰剧院主人且为日升绸厂主人,平日生活充裕”[6],因此筱丹桂不大可能仅仅因为“债务问题”自杀,更多的可能是杭州房屋问题,“该项产业系伊去年用六千余万元购入,伊唱戏十五年之全部继续尽用于此,伊原拟辍唱去杭久住(该房在西湖边),不料该房为人所占用,屡次交涉均未获满意结果,伊一时心窄,因此自寻短见”[6]。而且在其案头留下了“做人难,难做人,死了”八字遗书。后来又调查出占据房屋的是国民政府监察会委员,这便引起舆论哗然,

媒体和舆论对八字遗书的最开始的解读五花八门。赵超构指出遗书所针对的就是占据房屋的监委,认为“占住房屋的倘是其他人等,那是无啥稀奇的,如今却是有名有姓的监察委员。监察委员竟可以霸占一个弱女子的产业,将何以纠弹那些侵占民产的不法官吏呢?”,“弱女子是无法跟官吏相抗衡的,因此筱丹桂只有以死相抗”[7]。也有传言称筱的遗书其实指的是在演出《山河恋》时“成绩稍逊,为人所议,备受刺激”,也有人提出是因为剧院生意不好,同台姐妹徐玉兰“拆档”,转投其他剧院,而使筱丹桂“抑郁寡欢”[8],但这种说法很快引起了其他媒体和徐玉兰本人的反驳,表示听到噩耗后,包括徐玉兰等越剧名伶“一恸几绝”。但是更多的媒体将遗书当作了噱头,将筱丹桂自杀跟某种“神秘色彩”联系在一起。如将五月间筱唱戏时屋顶坍塌的事情与筱自杀联系起来,讲这是“天谴”。还有的甚至将六年前筱在恩派亚剧院演出时曾出“谶语”与之联系:她“至多只要活到三十岁,活到三十岁假使不死的话,那么绝对要自杀了”,而这八字遗书也是验证当初的“谶语”云云[9]。在各种猜测与言论交此起彼伏时,筱丹桂因与冷山私约而与张春帆争吵的事情逐渐浮出水面,在这个过程中,“越剧十姐妹”中除筱丹桂外的“九姊妹”以及越剧界的介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越剧界的推动

越剧界揭露张春帆罪行的行为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响应。媒体原本的报道是将筱丹桂死因归咎于经济因素的,而随着筱丹桂大殓仪式的开始,媒体发现“丧葬费数亿元之巨,其中楠木棺材一具,即值一万万元”,因此,“之前所传(自杀)因经济困难,周转不灵所致。现在看来绝非如此简单!”[8],关于“筱丹桂遇人不淑,被逼而死”[17],“筱与张系夫妾关系,平日行动无自由可言”的报道和评论不断见于报端,老闸分局的关于筱丹桂自杀因“经济问题”的结论不攻自破。接着有人怀疑老闸分局与张春帆勾结,故意包庇张春帆,甚至有人说“筱丹桂完全是张春帆谋财害命的,根本不是自杀![18]”

老闸分局当即反驳了其“与张春帆勾结”的论调,解释说当时确定是“经济问题”不是自己捏造的,“当时对钱瑷韵与死者邻友魏美英侦讯颇详,供词完全与本分局所供相同,无相异之处”[19],是完全根据证人的陈述作出的,另外“对于钱春凤之尸体当即转送常德验尸所验尸,于十月十四日上午十时由地检处派检察官陈寿陶偕法医莅临该所检验,验明钱春凤尸体委系生前服毒身死,并开具证明书附卷存查”,证实筱丹桂确实是自杀而死,不是张春帆谋财害命。但是同时也认为“本案发生后各方舆论传说不

一......与冷山之私游及被责情形实有重查之必要”,很快开始了第二轮的调查取证。

因为沈益陶在老闸分局第一次调查时就涉及到其在钱春凤被责后曾向张春帆解说误会,因此,在第二轮调查时老闸分局依然首先传讯沈益涛,其称“于十月十一日在国泰戏院遇见筱丹桂,由筱丹桂告其于十四下午九时冷山邀往大华戏院观剧,因所演之戏不佳,乃乘汽车往中山花园游玩至十一时返家,被张春帆问诘,因言语又遭致张春帆误会且稍有龌龊,请求沈益涛向张春帆诉说妙语云云”,此后又传讯了袁雪芬,虽然其“对与钱之自杀原因传说最烈”,但问及“如何被张春帆责打及自杀情形”时,袁雪芬并不能证明亲眼看到,表示“各种传说均系听来之言”,因此,老闸分局再一次得出结论,张春帆逼迫筱丹桂自杀“亦失根据,可按全因激于情感作用”。

三、“封建论”与社会的反应

在警局调查的同时,媒体在不断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首先将筱丹桂的悲剧与她所承担的“妾”的身份联系在一起。《新民报》用整版的篇幅发表了一篇评论性文章《筱丹桂到底是怎么样死的?》。文章先对张春帆与筱丹桂的关系做了一个梳理,指出“她和张春帆由恋爱而同居。张春帆原本是个戏班和剧院之间的掮客,后来充当筱丹桂戏班的班长,由于两人特殊的关系,不到几年受盘了国泰剧院,开了日升绸厂,荣任了越剧联谊会的理事,被人尊称为‘张先生’了,他原有妻子的,但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发展,因此,他不能离开筱丹桂,而筱丹桂呢?自幼就被人虐待着,从不曾有谁抚爱过她,因此,只需些微的温情,在她就会感到甜蜜和满足,她甘心牺牲一切给他做姨太太,因为,她真真正正地爱着,信托着他”[10],揭露出筱丹桂只是张春帆的一个“妾”而已,“变成了奴仆,变成了一件东西,她的一举一动都被严厉的管束着监视着”,紧接着,披露出筱丹桂在自杀前夕的遭遇:

死前三天(十一日)晚上,她和剧院的编导金彬,一块去看了一场电影:“孤星血泪”,回家以后受到张春桥残酷的盘诘,当面说她做了不正当的事,并且还挨了两个巴掌,她含泪跪在丈夫面前,请求信托,她发誓说除了他以外,再也没有爱过另一个人,但是,所得到的回答是金彬被叫来对质,这刺戟给她太沉痛了,她感到无法补偿的幻灭,虽然金彬也跪下来表白了彼此的纯洁有情,可是并没有取得丈夫的谅解,于是,她只有出于痛苦与无奈的一途了......在她用手指甲在桌上深深地刻划了“做人难,难做人,死了”八个字以后,服了一磅“来杀而”自杀了。

各路媒体采用大量的篇幅,不遗余力的报道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使筱丹桂自杀事件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讨论的话题。除了媒体外,街边书摊从筱丹桂自杀后不久便高价摆出《筱丹桂自杀真相》之类的小册子,各戏剧院为博得观众的眼球,提高营利,纷纷排演了“筱丹桂自杀记”,“小红伶自杀记”等“应时好戏”[27], 但内容多是渲染筱丹桂、张春帆及冷山之间的三角恋,及“超度”筱丹桂等等,甚至还有侮辱筱丹桂的“风流戏”和“滑稽戏”[28],有的剧院甚至连演四十余场,“连日观众极为踊跃,场场爆满,使各剧院大获厚利”[29],“连日生意兴隆,夜场八时即告客满”[30]。甚至筱丹桂所在的国泰剧院“觉的尽让人家大发其财,而自己不捞,未免太傻”,因此在张春帆未被之前,也在编演“筱丹桂自杀记”,张也“不表示意见”,称“必须照事实做”[31],虽然大多数剧院并不是本着同情筱丹桂的立场排演戏剧,但效果却是更加吸引了大众对筱丹桂自杀事件的关注,加上报刊不遗余力的报道和评论,将一件普通的自杀事件演变为一场受大众关注的,并负有“妇女解放”的重大意义社会事件。

参考文献:

[1]魏美英讯问笔录.上海市警察局查张春帆教唆筱丹桂自杀身死案[Z].上海档案馆,档号:Q131-5-506.

[2]钱瑷韵讯问笔录.上海市警察局查张春帆教唆筱丹桂自杀身死案[Z].上海档案馆,档号:Q131-5-506.

[3]沈益涛讯问笔录.上海市警察局查张春帆教唆筱丹桂自杀身死案[Z].上海档案馆,档号:Q131-5-506.

[4]事业失败亏空数万万,越剧名旦筱丹桂自杀[N].申报,1947-10-14.

[5]筱丹桂之死[N].新民晚报,1947-10-14.

[6]“做人难,人难做,死了” [N].新民报,1947-10-14.

[7]监委占屋[N].新民报,1947-10-15.

[8]筱丹桂自杀原因揣测多[N].申报,1947-10-15.

[9]一代名伶!香消玉殒!万千戏迷!同声一哭!:越剧红星筱丹桂服来沙尔自杀! [N].戏剧画报,337.

[10]筱丹桂到底是怎么样死的? [N].新民晚报,1947-10-15.

[11]筱字辈姊妹吊孝 袁雪芬朗读祭文[N].新民晚报,1947-10-16.

[12]九妹姊如何? [N].新民报,1947-10-17.

[13]身后纠纷尚多,八姐妹兴师问罪[N].新民晚报,1947-10-16.

[15]冷山陈述笔录.上海市警察局查张春帆教唆筱丹桂自杀身死案[Z].上海档案馆,档号:Q131-5-506.

[17]筱丹桂自杀之内幕[J].戏世界,1947(337).

[19]调查报告书(第二号).上海市警察局查张春帆教唆筱丹桂自杀身死案[Z].上海档案馆,档号:Q131-5-506.

[20]关于筱丹桂之死[N].新民晚报,1947-10-18.

[21]哀筱丹桂――告未死者[N].新民晚报,1947-10-19.

[22]从阮玲玉到筱丹桂[J].生活,1947

(4).

[23]姚苏凤.折桂曲:为越剧女伶筱丹桂之死而写[J].生活(上海1947,1948

(5).

[24]宋一文.现实评论:筱丹桂之死[J].现实:新闻周报,1947

(10).

[25]筱丹桂一死起风波,张春帆成众矢之的[N].申报,1947-10-16.

[26]刘长林,马磊磊.论阮玲玉自杀的社会意义赋予[J].社会科学,2010

(5).

[27]关于筱丹桂自杀的恶剧层出不穷[J].戏世界,1947(341).

[28]“哭筱丹桂”意存侮辱 两滑稽家大吃牌头[N].新民晚报, 1947-10-16.

[29]筱丹桂自杀记搬上舞台,将连演四十四场:新戏越剧主演在沪恩派亚上演[J].戏世界,1947(347).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场大雨
小羊过桥
雷雨
期中语文考试
空调
泡茶
我的玩具小首饰
小熊的自行车
穿衣比赛
独自在家
夏天的雨和雪
小柳树和小枣树
猪宝宝泡温泉
第一场雪
拔河比赛
质量屋中相关关系确定的灰关联方法及应用
遮阳系数对供暖与空调能耗的影响差异分析
浅谈大数据在装备保障中的应用
过度教育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研究
大学数学素质拓展课程的教学实践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挑战与应对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
利用粉煤灰制备多孔陶瓷砖的工艺研究
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
基于SWOT下的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
基于改进层次法的城市集中供热特许经营主体选择评价
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影响土壤吸附重金属Cd的因子概述
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能量配合分析
云背景下的数据库安全性研究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版_专题4_正确使用词语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语文
中考作文审题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素质测试与提升卷
2008高考语文诗歌专项训练(1)
迎接“新课程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二)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文言文复习学卷
台湾高考国文命题旨趣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三)试题及答案
教育部:今年高招重点改革考试内容
高考语文:考纲有变化须积极应对
2011届中考语文复习(一)试题及答案
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