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从舞蹈《桃夭》浅析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

从舞蹈《桃夭》浅析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从舞蹈《桃夭》浅析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

【摘 要】近年来,我国古典舞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极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作为一个非常醒目的舞种,中国古典舞已初步建立起独树一帜的审美品格。本文通过舞蹈《桃夭》来分析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舞蹈《桃夭》;发展趋势

中国当代舞蹈随着社会的不断转型,其人文环境、艺术标准和社会审美感知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中国古典舞始终领衔着中国舞蹈,在思想空前活跃的今天,走到了重新审视自己和审慎考量自己未来走势的关键时刻。[1]当下中国舞蹈学界中热烈讨论着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方向,最为关注的是中国古典舞形态该如何在发展之路上建立、发展和树立中国气派。

一、古典舞表演技巧趋向风格化

作为汉唐古典舞标志性的动作――抛袖和翘首折腰在《桃夭》中频频出现,突出了古典舞将戏曲舞蹈的身法和古典舞的韵律有效结合的独特艺术性,“翘首折腰”这一动作表现在以舞袖、折腰为主题动作的艺术舞蹈中,注重腰功与袖式的变化,以柔软的腰功显示舞蹈魅力。随时有快节奏的表演技巧和昂扬的气势,恰好反映了中国古典舞动静间的张力收放,其基调是柔美,色彩明丽,极少萎靡,颓废的情绪。给人们最直接的视觉反映是形似,而随之留给大脑的审美印象却是神似。[2]因此,中国古典舞不仅十分重视演员的身体韵律,还非常重视舞蹈意境的营造。

如果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停滞在一种状态中,那就注定了它是没有生命力的,但是如果中国古典舞在当代化和世界化中失去了自我,那么就没有意义了。因此,中国古典舞应该在“传统与当代性”这一对立概念的基本框架中进行构建,既要坚持民族性、舞蹈性和时代性的指导理念,还要紧跟时代发展、紧扣时代主题,创作为当代人所接受、所熟知的舞蹈样式,成为能与国际间进行文化对话的、屹立于世界民族舞蹈之园的奇葩[3]。

中国古典舞的表演技巧注重舞蹈者的能力和素质发展,演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和灵活的表演技巧,还要了解各种各样的舞蹈风格,并不断进行创新。[4]古典舞《桃夭》突出了古典舞表演技巧中的身韵所独有的艺术特性,身韵作为中国古典舞的重要部分,是其灵魂所在。舞蹈演员要不断创新才能更有效地促进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发展。

二、古典舞逐渐情感化

有“灵魂”的舞蹈才算得上是一个成功的舞蹈,舞者要充分体会舞蹈的“灵魂”,加上动作表情做到位才能跟观众进行“灵魂”的交流。如何超越旧传统把古典舞表现给今人看,是最值得研究的问题。中国古典舞面临着是否应该当代化和如何面向当代的两大问题。

《桃夭》这一充满待嫁少女梦幻气息的汉唐古典舞,出自《诗经・周南・桃夭》,整个舞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少女们轻盈跳跃着,如同桃之精灵一般,整个舞蹈充斥着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5]。

《桃夭》舞者妙曼的身姿为观众塑造了如同小桃树一般的少女形象,舞者们对舞蹈情感的投入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幅活灵活现的画面。只有情感的扶持才能让精湛的舞蹈动作更加出色,更加打动观众。[6]在中国古典舞中,情感表达非常重要,古典舞将逐渐趋向情感化。

三、与其他舞种的联系逐渐紧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舞蹈的要求也在慢慢地提升。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稳固中国古典舞在中国舞坛的地位,可以通过与其他舞种之间的联系、引进其他舞种进行创新[7]。在保留中国古典舞韵味的同时添加更多现代舞的元素,能给观众带来惊艳的效果。因此,中国古典舞将与其他舞种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四、结语

中国古典舞在我国舞坛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身韵在中国古典舞中逐渐上升的地位使古典舞表演技巧趋向风格化,古典舞蹈逐渐情感化,还与其他舞种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国古典舞将以其独特的审美特点、鲜活的生命力立于世界舞蹈艺术之林。

参考文献:

[2]杨军.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及审美特征[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9).

[3]余协凯.关于古典舞发展趋势的分析[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3).

[4]江东.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5]范晶晶.中国古典舞教学剧目创作趋势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6]黄清林.中国古典舞中的唐代舞蹈元素[J].昆明学院学报,2009(15).

[7]李泽华.论古代舞身韵的发展趋势[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1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不想知道结局
胡言
寂寞
关于一场时间的拾遗
走过高三
远方
泪殇
青春不再留白
雨中
活着,才有希望
没有你在身边的日子
最熟悉的陌生人
不孤独的黑夜
旅游
聆听花开
关于娱乐场所中多媒体音视频使用的探究
供热节能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转炉煤气自动回收及程序优化方法
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及其管理
电厂热工自动化的保护意识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浅析
探讨空气净化技术的应用
节约型供电企业的电网节能技术探讨
浅谈电气与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
石化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研究
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探索
对大地构造相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技术探讨
小型泵站电力损耗与有效利用的对策
浅谈煤场自燃的预防
智能化变电站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新课标下怎样引导新教师听课
语文课改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于语文教育转型的回顾、思考与展望(三)
洪镇涛:大兴诗教 奠定根基
似曾相识燕归来--中学文学教育的风雨历程(下)
转变阅读教学的视角
新的教育理念 新的实验课本——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简介
生命的抉择与感动
《观潮》说课
寓情于景 朴素即美
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合理“误读”
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
新世纪初期的语文课程改革
初中语文知识大盘点(下)
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模块设置与学时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