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以“闪身步”为例浅谈步伐训练在安徽花鼓灯中的训练意义

以“闪身步”为例浅谈步伐训练在安徽花鼓灯中的训练意义

【摘 要】花鼓灯艺术是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在淮河中游一带,不仅在安徽颍上、凤台、怀远及凤阳一带广为流行,而且与周边地区诸如山西万荣花鼓、浙江上盘花鼓等民间艺术密切相关,互相联系。安徽花鼓灯艺术与周边地区流传的花鼓艺术虽然同为汉族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甚至有同宗一脉之说,但是在曲调、结构和表演程式等方面却各具特点,颇为不同。安徽花鼓灯的基础训练包括手部训练,步伐训练,其中步伐训练多种多样。本论文即主要介绍安徽花鼓灯的步伐训练在安徽花鼓灯中的训练意义。

【关键词】安徽花鼓灯;步伐训练;训练意义;闪身步

一、安徽花鼓灯的由来和发展

安徽花鼓灯是流传安徽淮河流域的一种舞蹈,内容非常丰富,它也是舞蹈发展史中一类准自然性的舞蹈。这个舞蹈具有自娱自乐的特性。安徽花鼓灯在长期传播和繁殖的过程中,也自发融合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运行形态和现象。安徽花鼓灯源于“系鼓互歌”调剂秧歌劳作的风习,于是成为了北宋汴京民俗,根据当地的劳动生活,舞蹈中也融入了南北方的历史文化,逐步形成了表现形式独特的舞蹈风格,花鼓灯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广场文艺表演,在这里我把跳花鼓灯称为“玩”花鼓灯,因为当你沉寂在花鼓灯舞蹈,你将能够欣赏和理解的花鼓灯的本质是一种“玩”。你只有“玩”花鼓灯才能更好体会舞蹈的本质和内涵。在安徽花鼓灯中步伐训练也是学习舞蹈的重点课题,只有掌握好这些,那么你离“玩”花鼓灯也就不远了。

花鼓灯源于何时,史无确考。一个美丽的传说是:大禹带领先民治水,采用“决口疏河”的办法根除了水患,深为人们尊敬和怀念。所以禹庙建在山上(今安徽怀县),用音乐和舞蹈来赞美它的成功,每年农历的三月二十八日到禹王庙,击鼓,跳舞,从而产生了安徽花鼓灯。

二、安徽花鼓灯的风格特点和表演形式

(一)安徽花鼓灯的舞蹈表演风格特点

花鼓灯舞蹈突出体现了中国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主要美学特征,集中展现了中国汉族民间歌舞形式上的主要特点,充分显示了中国民间歌舞艺术的基本格调。北方和南方的文化之长,既有爽朗的北方特征,又有温柔的南方魅力,形成一个温暖的,活泼的,快速的,聪明的,漂亮的,微妙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具有美的一种特殊的力量。安徽花鼓灯的节奏也是风格特点之一,花鼓灯锣鼓音乐是中国打击乐中的精华之一。它节奏鲜明,边打边舞,极富表现力。花鼓灯舞蹈的节奏和步伐在鼓乐产生运动,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二)安徽花鼓灯的表演形式

男角称“鼓架子”,都穿着对襟衫,无钮扣,皮带或右襟的左边框的男人打结。下一个红色的裤子,头上勒“杆毛巾”,穿布鞋,脸上没有化妆。“鼓架子”动作粗犷有力,多跟头武技。有名的有钥洪云老先生,他的筋斗出神入画,奇异多变,舒展自如,动作舒展大方。女角称“兰花”,“兰花”服装一般是农村妇女在黑色披肩到包头,把锥,穿着普通的女人卦,穿着裙子。之前的角色是用手帕做道具来使用,后来随着花鼓灯的发展,它艺术性和表现性的提升,“兰花”用花扇来当做道具,增加了舞蹈的观赏性,在古时候妇女都是裹小脚的,所以演员要换上特质的鞋子,但这不容易掌握,所以出现了“三道弯”的神态。有名的“兰花”流派非常多,如著名的陈敬芝,他表演细腻,动作盈盈秀丽,以颤颠的动作特点和优美多变的手巾花扇形成了“颤、颠、抖”的风格特点,在花鼓灯艺术流派中独树一帜。

三、安徽花鼓灯“闪身步”的由来和表现形式

(一)“闪身步”的由来

“闪身步”是安徽花鼓灯中的一种基本的步伐,安徽花鼓灯最重要的一个代表就是凤台花鼓灯,淮河流域人民为了庆祝大灾后的丰收顶着蜡花边走边唱,随着安徽花鼓灯艺术的慢慢发展,慢慢的去掉了“衬字”,然后步伐慢慢步法由过去碎小的“咯噎步、软步”,发展成了大幅度步伐。“闪身步”取材于生活劳动中,有浓烈的生活气息,经过了后来艺人加工制作才慢慢的进入了我们大学舞蹈生活的课堂。“闪身步”的动作要领是溜得快,刹的住。不仅仅掌握好动作的幅度和力度,同时也要保持好安徽花鼓灯的形态特点。

(二)“闪身步”的节奏动律

“闪身步”的鼓点是“令匡匡一丁匡”,在做“闪身步”动作的时候要掌握好鼓点的快慢强弱,以便做好“闪身步”这个安徽花鼓灯的基本动作。“闪身步”通常是以组合的形式出现的,在训练的初期我们一般都是单一的训练,要掌握好动作的幅度和频率,做顺之后在进行一系列动作的配合。在安徽花鼓灯音乐中每一个命名都不是简单的命名,是由每一个铜锣声音一点点串起来的,可见安徽花鼓灯音乐的独创性和特色。

(三)“闪身步”的人物体现

它所表现的一般是俏皮诙谐人物特色的写照,在动作的表现中所体现了热情、奔放、细腻。比较体现热情奔放的流派是“冯派”,代表人物是冯国佩,他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好爽大方,俊俏妩媚,诙谐幽默。他所创造的“野鸡溜”“斜塔”“拐弯”等舞蹈动作,具有热烈奔放、表现力强的特点。所以不得不说他是花鼓灯流派的大师。

(四)“闪身步”的训练价值

“闪身步”的特点、动作、神态看来,它典型的体现了安徽花鼓灯的风格特点,同时也是基本的安徽花鼓灯的步伐,我们要想学好一个民族的特色舞蹈,必须要从它最基本的步伐,动率,神态等一些方面来入手,例如说学好蒙族舞蹈,就必须要从它的肩部训练,手臂训练为基础入手一样。学好藏族舞蹈,必须从它的颤膝来入手,这样才能学到这些名族舞蹈的精髓。由此看来安徽花鼓灯的舞蹈训练也由它最基本的步伐训练入手,才能学到花鼓灯精髓的东西,学到它的特色。“闪身步”作为花鼓灯的一种基本步伐,体现了安徽花鼓灯的特点,对我们这些舞蹈的初学者有着不可代替的训练意义。

四、步伐训练的意义

总体来说安徽花鼓灯的步伐多种多样包括:闪身步、拔泥步、扒泥步、簸箕步、别步、风柳步、双环步等等,男性舞蹈和女性舞蹈动作步伐各有千秋,它们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安徽花鼓灯热情、奔放、灵巧优美的美学特征,同时也体现了安徽花鼓灯博采众长的特色。安徽花鼓灯也是世界上最好的舞蹈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一个名族舞蹈,也是最能用肢体语言描述人物性格,形象的艺术之一。安徽花鼓灯的步伐随着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由生活化逐渐转变了成了艺术化和舞台化,也是老一辈安徽花鼓灯老艺人们所创造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的学习不同角色,不同风格的花鼓灯的步伐训练,也能更好的认知花鼓灯文化,体会到它的特色和它丰富多彩的文化。步伐训练在安徽花鼓灯的学习之中起到的作用无与伦比,也是它的重点,需要更多的舞蹈人来传承它,发展它,保护好我们的民族文化。

安徽花鼓灯中的玩花鼓灯的动作、技巧、讲究突放与突收,动与静的巧妙结合。舞动起来要快如风驰电掣,行云流水。停的时候要像急刹车,而且要停得稳。这些动作本身的质感和特点就是要玩起来。本文中重点阐述了安徽花鼓灯中的步伐,在表演花鼓灯中,无论表演什么角色,步伐的基础训练必不可少,同时男女角色的步伐也有较大的区别,在今后学习安徽花鼓灯中,要把步伐训练放在比较重的位置上,这才能好好的学好安徽花鼓灯,保护好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文化,把安徽花鼓灯艺术源源不断地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2]高倩著.安徽花鼓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3]谢克林.中国花鼓灯艺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有趣的发现
情系玉树大爱无疆
班队会
一次快乐的体验
我成功了
盼六一
友谊
我喜欢的小动物
安全用电
我该怎么办
爱的力量
难忘的运动会
医生与强盗的区别
感谢父母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第二条暗流:抽象架构之第五讲漩涡形是抽象架构的最终形态
后波普时期的中西交汇与碰撞
刘荣贵:将关爱献给特殊人群
凯伦·史密斯×东方艺术·大家:未来西方或将学习中国模式
“80后”周小平: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网络作家
《离婚律师》编剧陈彤:哲学“呆女”成了热播剧女王
2014今日美术馆“未来馆”方案一(第一版)
中国首例:盲人医师考取美国博士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从视觉艺术到多觉艺术
未来图书馆:献给明日的历史遗迹
爱上“代理爸爸”,痴情富姐豪掷百万保不住完整的“家”
王新友×东方艺术·大家:“实验艺术”概念未来将消失
殇城(九、十)
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中国
《数星星的孩子》 教案教学设计
别了,我爱的中国 教案教学设计
私塾先生 教案教学设计
《荷花》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浙教版12册《花潮》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放飞学生的心灵 教案教学设计
赶花 教案教学设计
步入春天 教案教学设计
足走左右 教案教学设计
可爱的小蜜蜂 教案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 教案教学设计
船过三峡 教案教学设计
葡萄沟 教案教学设计
《冬眠》 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说茶》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