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

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1

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

2014年6月14日,

“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在山东博物馆隆重开幕。

此次展览由山东博物馆和汶上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是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第一次大规模对外展示。

一、关于宝相寺

汶上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境内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唐宋以来,寺院林立。据明修本《汶上县志》记载,当时汶上境内已有寺院30余处,其中以宝相寺最为著名。

二、地宫

三、地宫遗物

地宫未经侵扰,宫室北壁佛龛正中安放着一个石匣,石匣后面为跪捧真身菩萨像,东北侧有一尊浮雕石弥勒造像。石匣内金棺、银椁、木匣重重相套,佛牙、舍利、铜盒、琉璃舍利瓶、水晶舍利瓶、水晶摩尼珠等深藏其中。

佛牙(图4)

这枚佛牙在北宋熙宁年间(1068~1085年)的流传情况有不少资料可供查证。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熙宁间,在咸平县一佛寺发现一枚佛牙,被“执政官取入东府”。当时的东府执政官正是王安石。后来宋神宗下诏,在大相国寺西塔院建了一座木塔,供奉这颗佛牙。日本僧人成寻时在京师,他在日记《参天台五台山记》中说:在大相国寺看到了重重封的佛牙,“取旨方开”,“见彻琉璃佛牙放光,稀有不可思议,悲泪无极”。王巩《闻见近录》记载:这颗佛牙由“神宗取之禁中,后人罕得见者”。

宝相寺塔地宫出土石匣上的铭文记载:熙宁六年(1073年),佛牙由赵世昌于“京师嘉王宫”求得。嘉王赵(yūn)是宋神宗的同母弟,所住嘉王宫就在“禁中”;碑记上提到的请佛牙来汶上的赵世昌,也是北宋宗室。元丰四年(1081年),赵世昌将求取佛牙舍利的经过刻在了石匣上,和传世文献正相符。政和二年,(yì)葬佛牙于宝相寺塔地宫。

贴金银椁(图5)

银棺(图6)

1件。棺长16厘米,宽5~6厘米,高4厘米。通体素面,一道封箍缠绕。棺身略呈梯形,前高后低,前宽后窄。分前后两室,以木匣分隔,木匣已朽坏。前室盛佛牙,后室储舍利,原有丝织物包裹,丝织物已朽坏。

石匣(图7)

1套。由梯形匣体、宝相花纹底座和顶盖组成。石匣整体略呈长方形。长61.5厘米,宽47.7厘米,通高45.5厘米。

石匣左侧刻铭文171字(图7-1),铭文记载,中都县宗室赵世昌于京师嘉王宫求得佛牙一颗、舍利数百颗,并将佛牙、舍利用金棺银椁和石匣盛装,葬于宝相寺太子灵踪之塔。此石匣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水晶舍利瓶(图8)

玻璃舍利瓶

1件。通高8.3厘米,分盖、体两部分。通体呈孔雀蓝色,鼓腹,平底,表面附有黄白色氧化层。出土时内装舍利400余颗。

玻璃葫芦形舍利瓶

1件。通高3.8厘米,胎壁较薄,残损严重。玻璃葫芦形舍利瓶采取无模吹制而成,此类舍利瓶在唐宋佛塔地宫中亦多有发现。

铜盒(图9)

1件。通高9厘米,最大腹径10.1厘米。通体素面无纹,上有盖,子母扣合,封闭严密。出土时内藏大量舍利及七宝、玻璃葫芦形舍利瓶等。

引路银菩萨像(图10)

1尊。通高15厘米。有火焰纹头光,背后錾施主铭记,自铭“引路菩萨”。菩萨面容丰满,体态轻盈,戴天冠,披银丝璎珞,臂有宝钏,袖垂飘带,双手合握,恭放胸前,呈持物供养姿,束腿跣足,立于莲台上。出土时位于金棺前。

引路菩萨,即引导亡者往生净土的菩萨,是一种诞生于中国本土的佛教造像。引路菩萨盛行于唐代,宋以后逐渐融入民间信仰。在丧事活动中,常有书写“往西方引路王菩萨”的挽幡出现。敦煌壁画中亦多见引路菩萨形象。 跪捧真身菩萨像(图11)

1尊。通高54.4厘米。菩萨发髻高束,躯体微躬,双手于胸前呈恭捧状,双膝跪于莲座之上。双膝跪姿捧真身菩萨像目前在佛教造像中还是唯一的发现。除了宝相寺出土的这尊捧真身菩萨造像之外,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地宫出土过一尊单膝跪姿的捧真身菩萨,是为唐懿宗供养佛舍利而特别制造的。菩萨的地位很高,为何会出现跪姿的菩萨?菩萨所跪拜的只能是佛。可见捧真身菩萨像是规格极高的供养佛舍利的特殊法器。

东魏弥勒造像(图12)

东魏弥勒石造像在入葬宝相寺塔地宫时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它的残坏极有可能是历史上灭佛的见证。在历史上,曾经先后有四位皇帝发动过大规模毁佛灭佛事件,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佛教称“三武一宗”法难,佛陀舍利、佛寺、佛造像和佛经在当时灭佛风暴中曾遭严重损毁。

水晶摩尼珠(图13)

108颗。珠子均为椭圆形,原为高僧随身佩戴的法器。入葬时搭于金棺之上。因穿绳已断,出土时珠子散落在金棺上和石匣内。佛家把水晶、玛瑙、金、银等供养佛的珍宝称为七宝,所指并不确定,也不限于七种,泛指世间一切珍稀之物。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不尽相同,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的供养七宝有金、银、水晶、玛瑙、绿松石、青金石、玻璃等。

七宝管饰(图14)

9颗。以圆柱体、锥体、扁圆体等形状的玛瑙、水晶、绿松石和青金石组成,是宋代社会生活用品,为随葬佛舍利的七宝供养物。

金条(图15)

1件。长18.6厘米。出土时置于金棺内、银椁下,与其他供养品放置在石匣内,属七宝供养之一。

塔井砖(图16)

2块。素面无纹,出土时盖于地宫塔井之上。

钱币

四、结语

从出土文物、地宫形制以及地宫宫室题记来看,宝相寺塔地宫的始建年代应为北宋中晚期,建成时间为政和二年。理由如下:

第一,地宫内出土文物比较单纯,绝大多数为典型的北宋时期器物。出土的9枚铜钱,年代最晚的是“政和通宝”。

第二,根据地宫宫室西壁、南壁的题记,得知佛牙的埋年代为北宋政和二年。1994年修缮塔时曾在塔的顶端发现一块刻有“政和二年”的铭文砖。

第三,宝相寺塔地宫由甬道、宫室、佛龛三部分组成,与兖州兴隆塔地宫形制基本相同,为典型的宋代佛塔地宫建筑风格。

宝相寺塔地宫出土的佛教文物是佛教与中华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盛世佛光――汶上宝相寺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中国传统佛教文化的深厚魅力,传递着净化心灵的力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庭”里的生日会
拾狗记
春天真的来了
快乐的一家
吹画趣课
找春天
不懂礼貌的小石头
简单的幸福
春来了
赛尔号之“海洋漫游者”
小兔运南瓜
吹吹你们的画
吹葫芦丝
生活给我的启示
生活的启示
当历史站成永恒
浅谈如何学好东北秧歌组合
形体舞蹈训练对学生职业素质影响的研究
珠宝大牌齐聚戛纳红毯
浅谈工笔花鸟画从写生到创作的体会
从宗教角度看芭蕾形态
试论广西京族舞蹈中的原生态元素
敦煌壁画对岩彩画的启迪与影响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探析
美术学理论对室内外手绘的作用
关于色彩的相关问题探讨
让我们做世界上最亲的人
水彩画的困惑与希望
试分析在古典舞跳跃中步伐连接的重要性
艺术套曲选段《他,比任何人都高贵》的音乐分析
东莞市1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黄冈中学09-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吉安市09-1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东莞市1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重庆市江津区10-11学年度七校联考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嘉定区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江苏地区1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2)
江阴中学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东莞市1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江苏地区1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3)
东莞市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东莞市1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承德市营子区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江苏地区1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