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登封窑瓷器艺术展精品巡礼

登封窑瓷器艺术展精品巡礼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2

登封窑瓷器艺术展精品巡礼

登封窑是登封市境内古瓷窑址群的总称,

目前已发现上自唐代,下至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古代瓷窑址30余处。核心窑场主要包括3个:

一是在北宋时期以生产珍珠地划花瓷器闻名的告成镇曲河窑;

二是在唐、宋、金、元时期以生产白釉瓷器闻名的宣化镇前庄窑(亦称神前窑);

三是在宋、金、元时期以生产钧釉瓷器闻名的白坪乡程窑遗址群。

从目前已有的考古资料判断,登封窑创烧于唐,鼎盛于宋,衰落于元,延烧于明清,烧造历史悠久。

白釉

白釉是登封窑烧造较多、烧造时间较长的一类瓷器,从唐代开始,历代均有烧造。因胎质粗糙,胎色灰暗,故多施以白色化妆土。化妆土的使用掩盖了瓷胎上的缺陷,又增强了釉质上的美感。器型有碗、盏、杯、钵、盂、壶、炉等。有的带有褐斑装饰。一般是在碗的内壁或炉、盂等的外壁施以褐色的斑点装饰,具有简洁明快的装饰效果。

北宋白釉行炉(图5) 口径4.9厘米,底径6.9厘米,高9.6厘米。2006年登封市双庙安置小区出土,现藏于登封市文物管理局。敛口,宽折沿,薄唇,深腹,喇叭状圈足,柄上饰有凸箍两道。器身通体施白釉,腹部无釉,胎质细腻,釉色莹润,玻璃质感强,胎釉结合良好,制作工艺精细。

黑釉

黑釉器是登封窑唐、五代时期至北宋早期的重要瓷器品种之一。釉色大多黑中泛褐,纯黑者较少。器型以盏、碗、钵、罐、瓶等日常生活用器为主。

黄釉与青黄釉

登封窑的黄釉与青黄釉在釉色上较为接近,往往被误认为是一个品种。实际上,黄釉是在施有白色化妆土的瓷坯上罩上一层含少量铁的石灰釉,于高温氧化气氛中一次烧成的瓷器品种,釉色较为明快鲜亮。而青黄釉则是在未施有白色化妆土的瓷坯上罩上一层含少量铁的石灰釉,于高温氧化气氛中一次烧成,釉色沉稳,青中带黄,有的饰以褐斑,富于变化。器型均以注壶多见。

唐代黄釉双系注壶(图7)

底径7.4厘米,高22.3厘米。2007年登封市王村乡朱垌窑址采集,现藏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直口,圆唇,长颈,弧肩,长圆腹,饼底。肩部有泥条状双系,一侧有短流,另一侧有泥条形手。颈肩衔接处饰一周凹弦纹,肩腹衔接处饰两周凹弦纹。灰白胎。内壁颈部及外壁施黄釉,近底处无釉,留有白色化妆土痕迹。

青釉

登封窑青釉瓷器在隋唐时期就有生产,但因受原料或工艺技术水平等的限制,无论胎体还是釉面均显得十分粗糙。胎体厚重,且有杂质。器物一般施釉不到底,釉色不纯,釉面有棕眼、黑点等缺陷。玻璃感强,有冰裂纹开片。宋金时期,登封窑青釉瓷器制作水平明显提升,釉色青中泛绿,釉色莹润。如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的一件金代青釉梅瓶,口径3.8厘米,足径12.5厘米,高36.5厘米,出土于登封市告城乡曲河村,造型为小口、短颈、丰肩,上腹鼓,下腹急收,喇叭形圈足。通体青釉,足部露胎。尽管没有参加此次展览,但却是一件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青釉作品。

唐代青釉钵(图9)

口径6.3厘米,底径8.8厘米,高7.8厘米。2007年登封市王村乡朱垌窑址采集,现藏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敛口,圆唇,深弧腹,宽矮圈足。灰白胎。内壁满施青釉,外壁半釉,唇部露胎。釉色不匀,呈现深浅色调上的变化。

花釉

钧釉

钧釉是金元时期登封白坪窑场的主要产品。金代的钧釉制作水平较高,器物一般施釉至底部,盘类器满釉支烧。釉色纯正,莹润如玉,玻璃感强,在不少器物表面有冰裂纹开片。元代的钧釉瓷器较之金代质量有所下降,胎体厚重,胎质疏松,且有杂质。外部施釉不到底,釉色欠均匀,釉面有棕眼、黑点的缺陷。有的在器物表面刻意加施红斑,红斑色彩偏紫红。

金代钧釉碗(图11) 口径11.0厘米,高5.5厘米。现藏于登封市文物管理局。直口,尖唇,深腹,圈足,底部外凸。器内壁施蓝釉不到底,内底部露出褐色胎,器外壁施釉及底,通体开片,外底部凸心,胎质较细,釉色蓝中闪青。

绿彩

绿彩是在成型的胎体施白釉后点加含铜的色料斑块,烧成后所呈现的绿色斑彩,多是以斑、点为主的简单纹饰。唐、五代时期,登封窑曾经大量生产过白釉绿彩瓷器,主要见于罐、碗、执壶、枕等器物。白釉莹润,绿彩青翠,给人以明快的视觉感受。有的还与褐彩相间饰于一器,更具装饰效果。

珍珠地划花

珍珠地划花是在施有化妆土的瓷坯上采用划花制作主题纹饰,再用戳印技法制作圆圈组成的地纹,这是一种多种技法相结合的装饰形式,是登封窑最为典型的标志性产品,盛行于北宋时期,主要见于登封曲河窑址。早期,曲河窑的珍珠地划花工艺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只是在施有化妆土的瓷坯上划出主体纹饰,再在空白的地方用管状工具戳出小圆圈,最后施釉,入窑高温一次烧造,成品的珍珠地纹下凹,装饰效果还不是十分理想;后期,曲河窑珍珠地划花工艺有所精进,装饰也变得复杂起来,发展成了化妆土与戳印、划花、刻花、镶嵌等多种工艺相结合的复合型装饰。

北宋白釉珍珠地划花牡丹纹银锭形枕(图15) 长19厘米,宽14厘米,厚7厘米。1963年郑州市紫荆山公园采集,现藏于郑州博物馆。枕呈银锭形,枕面稍倾斜,前、后壁均内凹。施白釉,以棕色珍珠地牡丹花卉纹装饰,底部露胎。纹饰流畅,造型美观。

细线划花

细线划花装饰也是登封窑的特色之一,盛行于北宋时期,主要见于登封前庄窑址。从窑址出土的标本可以看出,其工艺过程为:在制作成型的瓷器坯体上先施白色化妆土,再用竹、骨等尖状工具划出图案纹饰,然后上釉,最后入窑高温烧造。成品线条遒劲有力,以胎色为本色的图案,与白色的釉面形成鲜明的反差,从而突显出细线划花的精致与华美。登封窑的细线划花瓷器,有碗、盘、罐、瓶、执壶、枕、缸、拍鼓等,其中以盘、碗等圆器居多,划花多装饰于盘、碗的内壁。登封窑细线划的题材十分广泛,有牡丹、莲花、菊花的花卉纹,也有鸟、鱼、龙等动物纹,还有诗词类的文字装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剔刻花

剔刻花装饰工艺是先在瓷坯上施一层化妆土,然后利用深剔刻的手法制作出花纹,再将纹饰外部分剔掉以露出胎色,最后施透明釉,入窑高温一次烧制。化妆土既遮盖了胎质的瑕疵,使器表光滑细腻,又使纹饰清晰,层次分明,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剔刻花是登封窑宋、金时期发展起来的又一极具代表性的装饰技法,主要产地是登封前庄窑。多用于装饰钵、碗、壶、瓶、罐、枕等器物。题材主要为莲瓣、花卉和柳条纹等。剔刻花纹饰立体感强,白色的纹饰与褐色的胎地形成鲜明对比,具有浅浮雕感,装饰效果颇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桔子
小闹钟
我名字的来历
小白兔
下雪了
我真能干
日记
包饺子
我又学会了一个成语
我踢的不是毽子
保护环境
小娃娃鱼
小兔运南瓜
纸杯里的秘密
寺、庙、祠、观、庵的区别
食枸杞 增健康
他们是怎样走上春晚舞台的?
从李龟年说到“贾瞎子”
糖尿病胃轻瘫是怎么回事等
脑供血不足 不容忽视
诗浸文染苗长江
旅游者权利知多少
色泽的诱惑(五章)
年画收藏成新宠
降压药联合应用三原则
别让父母牵挂
这些食物适宜用冰箱保存吗?等
没有朋友损害健康
上海金山区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上海闸北区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上海青浦区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河西区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天津河西区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洪港中学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2011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2)
上海杨浦区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灌阳县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镇江市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徐闻一中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常州市2010-201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天河区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沐集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上海闵行区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