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9
新媒体时代英美报纸的发展趋势
因此,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如何做出改变以应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的挑战。在报纸生存的外部环境方面,传统媒体无一例外地开始向互联网媒体发难,指责谷歌以及其他新闻聚合网站是网络寄生虫,让读者形成了新闻、信息免费的认知观念,并通过读者这种错误的认知习惯,利用传统媒体等机构提供的内容进行盈利。《华尔街日报》总编辑罗伯特・汤姆森称这些网站为“互联网大肠中的科技绦虫”,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也气愤地质问:“我们应该允许互联网窃取我们的版权内容吗?”②互联网新闻内容的侵权问题亟待通过版权法等相关法律解决,若报纸真的不再重要,网络媒体也将失去价值。另外,更为重要的是报纸自身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以应对新媒体的冲击和挑战,这些报纸的新举措和新趋势使从业者和传统媒体捍卫者窥见报纸的新未来和新发展。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英美主要报纸新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报网融合的新趋势
面对互联网等新媒体带来的对传统阅读习惯的挑战,报网融合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报网融合是指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报纸与网络除了在内容上、技术上产生融合之外,也在制度和结构上产生融合。
以《纽约时报》为例,早在1996年《纽约时报》就开始了报网融合的尝试,其网络版现已成为“全美最佳报纸网络版”,《纽约时报》还开展了与其他网站的合作业务,并已经成为谷歌网站重要的内容提供商之一。此外,《纽约时报》还推出了数字化报纸,能够让在美国本土之外国家和地区的订户在网络上同步下载打印完整的PDF版报纸。《纽约时报》在报网融合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如根据报纸上的内容为三至十二年级的学生编写课外学习资料、设计课程内容和课外娱乐活动等,旨在使《纽约时报》的内容更加融入家庭日常生活。《纽约时报》在报网融合方面的另一成功做法是,让广告客户在报纸印刷版和网络版中享有同等的宣传推广的机会,在报纸上登载广告的客户可以享受在网上刊登广告的折扣。
反观英国报纸,著名的《金融时报》为了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也实行了数字化转型,在报网融合方面较早地采用了“网络+报纸”的捆绑销售模式,并早在2001年率先推出手机报。当下《金融时报》正与欧洲的移动运营商合作,准备大力发展手机新闻业务。在报纸网络版的服务内容方面,《金融时报》采用收费的方式,根据不同的收费额度,读者能够享受到不同等级和内容的信息服务。报网融合最重要的一点是,网站的内容并不是报纸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其内容更加丰富了,阅读体验更个性化了。
融入全媒体的趋势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最优的选择就是打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区隔,去拥抱一个全媒体时代。报纸的全媒体化应当是包括英美报纸在内的世界范围内纸媒最重要的发展趋势。
仍以《纽约时报》为例,《纽约时报》为适应全媒体,通过组织创新推动新闻报道的流程再造,推动编辑记者、报纸网络的协同,从而带来了编辑记者以及技术人员工作角色的新变化。例如,2006年《纽约时报》要求曾经只为报纸工作的图表部门做好为其他媒介平台制作新闻图表的准备。2007年《纽约时报》组建了一个既懂新闻又懂技术的5人互动新闻小组,与其他记者编辑并肩作战,借助技术人员维护的互动数据库,制作了大量极具表现力的新闻作品。在《纽约时报》,越来越多的记者成了“记者程序员”,开始学习视频拍摄、3D动画制作、数据库的更新维护甚至数理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新闻的采编和发布方面,《纽约时报》的全媒体实验更是打破了以往的流程,呈现出复杂的、互动式的特点。
小型化和专业化的趋势
另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在线内容的关注,人们对于信息的个性化需求趋势将更加明显。这也意味着除了大众化、综合性的报纸外,专业化的报纸将更加受到具有不同信息需求的读者青睐。《金融时报》首席执行官John Ridding认为在应对数字媒体的挑战中,报纸的专业化发展会是一个趋势,并将在未来的报纸中扮演重要角色。 调查类报道的强化趋势
新闻传播的核心一定是高品质的内容。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只是工具性质的变化。虽然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对于新闻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体验,但是坚持好的新闻内容是传统报纸发展的长久之计,也是报纸能够继续存在下去的重要理由。新媒体的长处是快、多、视觉化等,软肋是泛、浅、公信力差等。迄今为止,纸媒调查类报道的深度仍是新媒体所无法具备的,因此不少英美报纸开始把吸引读者的着眼点放置于此。一项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的受访报社负责人表示相比三年前,他们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调查类的深度报道之中。
办报方式和报道方式不断变化的趋势
面对新媒体时代,报纸应当及时调整,积极应对,不断适应新变化。以《洛杉矶时报》为例,该报编辑部设有专门为美食版服务的厨房,厨房就设置在采编室内。报纸在推荐相关的美食之前,负责编辑会亲自下厨进行美食实验,甚至会邀请专业的厨师进行现场表演和指导。如此,报纸的趣味性、权威性、真实性在读者之中建立起来。新媒体时代,读者对于信息的“体验式”消费应当被报纸重视起来。与新媒体相比,时效性差一直是报纸的软肋,当然报网融合和报纸的全媒体化尝试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此方面的不足。但对于报道方式的创新性探索和尝试,也将成为未来报纸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现在,英美许多报纸开始将第二天见报的新闻改为当天在报纸的网站上及时发布。具体的操作流程是:第一时间发布→发布后及时炒热→捕捉到读者关心的新闻→对所关心新闻做出深度报道→第二天见报。这种报道方式将新闻事件报道的选择权部分地交到了读者手中,当然也对编辑、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媒体对于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寻求改变和创新才是报纸的出路。相对成熟、发达的欧美报业也在不断地尝试突围之路,关键是在发挥报纸长处、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报网融合、报纸与新媒体的融合。
注释:
①菲利普・迈尔:《正在消失的美国报纸》[M],新华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233~234页
②http://news.qq.com/a/20130416/000785.htm
参考文献:
①【美】卡罗尔・里奇著,钟新教授主译:《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最宝贵的一句话
- 过年真快乐
- 建立“S”星球
- 伤心的一天
- 那一次妈妈哭了
- 和我们一样享受和平的世界
- 五龙谭
- 飘•韵
- 幸福的回忆
- 杭州之美
- 红树林
- 写作的乐趣
- 龟兔第二次赛跑
- 校园的春天
- 鸟趣
- 透过“双十一”浅析电商物流
- 棉花新政 棉农三盼
- 加强天津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提升农产品物流能力的对策分析
- 义乌区域电子商务虚拟连锁配送模式研究
- 浅析物流的是与非
- 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差异探讨
- 小微物流企业发展困境分析
- 浅析航天企业采购合同风险控制
- 用平衡计分卡评价物流管理效率的方法初探
-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文献综述
- 基于文化产业视角下提升呼和浩特城市品牌的对策研究
- 应急物资的政企合作储备模型研究
- 航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 基于TQM的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标准研究
- 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试点下航空物流产业竞争力研究
- 《依依惜别》演讲稿
- 沐浴桂花雨的芬芳──《桂花雨》教学后记
-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叙事
- 《黄果树听瀑》教学后记
- 《看菊花》——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设计
- 《鲁滨孙飘流记》课后反思
- 《慈母情怀》教学反思
- 《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2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反思
-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
- 聆听《慈母情怀》有感
-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 五年级语文上《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 欣赏,领会,创造——《泊船瓜洲》听课感受
- 成长足迹(二)依依惜别阅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