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合唱与现代城镇社区文化精神的构建

合唱与现代城镇社区文化精神的构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08

合唱与现代城镇社区文化精神的构建

合唱源于平等,没有人人平等的观念就没有合唱,合唱生于群体,没有共同的创作目标与追求和谐之音的心灵素质就没有合唱。合唱在我国历史发展中担负了太多的社会责任,在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下,合唱又被推向了现代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的前缘。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一种不挂靠任何行政单位和经济实体、一定地域下自助非盈利性的社会合唱群体越来越多地活跃在文化活动中,向社会展示了自觉、平等、和谐之本质精神的群体文化力,展现了合唱活动中最自然、最纯净的状态。

显然,社区合唱在中国的兴盛发展而显示出的巨大社会力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在探讨合唱对现代城镇社区文化建设之关系的同时,本文试图通过珠三角城镇合唱团体特别是广东肇庆合唱团的活动状况,认清社区合唱的特点,寻找存在的问题,追溯问题的根源,寻求发展对策。

一、合唱与现代城镇文化精神构建之关系

现代城镇社区建设必须把社区基础建设与文化建设放在同样的地位。现实中,社区文化建设却常常不受重视,现代城镇在为人们提供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却不能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而此时人们对交往、互动的需要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越来越多的人急切向往一种艺术化、美学化的人生态度,因此以艺术为题的“群”体活动似乎更能满足人们这一需求。合唱就是最受人们欢迎的“群”体活动之一,正如我国老一辈合唱指挥萧白所说:“合唱是一项高品位的艺术,它不属于娱乐文化,它属于经典文化;但是它和其他经典文化的区别又在于它的大众性,高可攀低可就。”也就是说合唱是最简便、最直接、最广泛、最容易使普通人接受艺术感染和熏陶的高雅艺术,因而也是最能激发“自觉、平等、包容、互助”的社区文化精神的社区艺术活动。

“群”是合唱社会性的根源,合唱以“群”声创美,以“统一、平衡、和谐”的本体要求体现明确的集体主义、秩序与规范等社会学意义,这是合唱艺术本体对合唱者“行为”的要求,要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必须有意将其内化,在作品规范下做到身心合一,以求其主观精神情感和作品思想内涵的高度融合,才能达到精神的充分对接,才能体现合唱本体的社会性作用。

一个演唱者容易做到的事,一“群”演唱者做到就很难了,因此合唱“群”成员之间的良好社会性互动,是合唱社会性的重要内容。广东合唱协会副会长平黎明教授谈到他带领肇庆合唱团2012年春节期间出国演出前后的艰辛,是对合唱群体互动质量最好的检验,要保证演唱质量,春节期间也没有放松排练,即使演出之前的欧洲之旅,在巴士上、饭店旁、广场空地甚至是酒店地下室都成为了合唱团的排练舞台,最终演出获得了很高的赞誉,合唱团的纪律也获得了组委会的高度评价。该团建团十多年来先后获得了许多荣誉,正是因为这一群体有明确的活动目标、一致行动的能力,有持续的互动关系和情感交流,甚至能表现出具有严密高效的群体行为特征,否则这些成绩都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合唱群体互动的质量,体现在合唱艺术水平的高低,而对社区文化来说,合唱的作用远远超出合唱本身,其社会性意义更为重要。

在我国,关于“群”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从荀子的“能群”到晚清的“合群变法”,即使是在现代社会,“群”的活动依然是政府关注并引领的重要问题。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群”存在的价值、目标、意义完全不同,如果说“合群变法”是合群、是求知、是使涣散的个人变为凝聚的社会力量而改变社会政治体制,那么合唱的“群”是合作、是传承、是愉悦、是净化、是服务社会。合唱的“群”虽然是文娱性群体,但也能展现出巨大的社会力量,其共同的审美性需求和创美目标,极易激发成员对群体的信任和积极性,形成集体共同意识和一致行动的能力,因此合唱的塑造力不可忽视。

“自觉、平等、包容、互助”是社区合唱中最能体现社区文化精神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都来自合唱对成员行为意识的塑造。作为开放的社会群体,社区合唱群体互动是成员自主选择和支配并源于自身需要的自主性社会互动,如果没有自觉、平等意识,如果没有包容、互助意识,这样的团队是不可能存在的。

之所以把合唱放入现代社区文化精神构建的视域中,是因为合唱一直以来以一种特定的文化意义吸引着不同层次却有着相同爱好的人们参与,并以它独特的文化图示影响人们的认知方式和途径,以崇高而神圣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向人们展示自身的、自然的、人生的美,净化他们的心灵,塑造他们的行为,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合唱与现代城镇文化精神构建之现状

然而,在珠三角,特别是“百歌颂中华”活动期间,虽然有成千上万支合唱团在参与(有记者统计广州市就有“三千多支业余合唱队唱响云山珠水”),其实,有大部分是完成任务临时组团的,还有一部分是歌咏队,不具备合唱团的实质,社区合唱发展并没有因此而受到足够的重视。

(一)对社区合唱认识、扶持不足

在采访中,肇庆合唱团副团长回忆起当年建团的往事:“历时十三年,开始起步确实是苦,但是很快乐。”该团常任指挥平黎明教授也是感慨万分:“肇庆合唱团没有用政府一分钱,也活了十三年。”他们的话中透着辛酸。的确如此,一个自觉、义务服务肇庆人民、深受当地人喜爱的团队,却引不来相关部门关注的目光。在珠三角经济较为发达的一些地区,社区合唱团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社会需要是一个群体诞生和成长的理由,社区合唱的产生和发展是一定区域内普通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然而,在一些城市社区合唱群体活动并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主要原因还是经费问题,社区合唱活动与企业、校园合唱活动有所不同,要扶持、发展社区合唱就得政府出资。所以,在一味关注政绩、荣耀和经济效益的思想意识下,忽略社区文化建设,无视社区合唱群体的存在和作用,放弃合唱艺术独特的引导和教化功能对管理者来说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但社区合唱团队的成绩一样能被写入他们的年终报告中。

(三)扶持社区合唱活动的场地设备等硬件严重不足

其实,社区合唱最直接的需要就是排练场地问题。中山市做出了榜样。2005年中山市建成了多功能的文化艺术中心,其培训大楼建筑面积就有19551平方米,设有多间合唱排练室,免费提供给当地合唱团排练,为合唱团体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并不是每城必有。肇庆合唱团就一直深受场地的困惑,几经辗转依然“练”无定所。在采访中,合唱团副团长还说出了他目前的担忧:随着指挥平教授的退休,合唱团将再一次面临“无家可归”的境地,因为合唱团近些年的排练场地都是由平教授所在工作单位提供的。在一些新建的居民住宅区也并不缺少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但实验证明“以地缘为主聚集在一起的社区居民,并没有因此而关系密切、互动频繁一,而以亲缘、业缘、趣缘为主的社团互动频繁而有效,因此要发展社区文化必须有功能性的场所,如果一个群体没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成员就会失去对群体的归宿感,一定的活动场所有利于群体空间文化的塑造。

三、合唱与现代城镇文化精神构建之发展对策

对合唱与现代城镇社区文化精神构建的研究,其目的就是要促进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只有修正我国合唱发展的一些偏差,建立正确地合唱艺术观念,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才能还原合唱艺术精神,服务社区文化建设。

(一)摒弃功利思想,让合唱走进人民生活

人口不足加四十万的美国辛辛那提在美国是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城市,却有一千多个合唱团在常年活动,现代化的音乐厅也有六个。在日本,合唱的训练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每个城市、每个街区都有各年龄段的合唱团,合唱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被列入国家教育的战略计划中。在欧洲,市民常年参与或间接参与合唱活动的人数比例更高。而在我国,常有这样的现象:一有重大活动就会凭空冒出很多歌咏队、合唱团,为比赛成绩托人情找关系,活动完后迅速消失。可见我国合唱并没有真正走进人们生活,合唱的功利思想是多么地严重。

众所周知,合唱的价值在于对人的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合唱的功利思想是管理部门认识偏差所带来的不当导向而引出的,它导致合唱群体文化建设走向错误的方向:导致群体内部成员相互埋怨、群体之间互不交流:导致合唱作为大众文化的认识偏差,从而忽视社区合唱文化建设。回归合唱文化本质,扶持和关注这种投入少、效益大的健康社区合唱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并使之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中,合唱的教化作用才会显现。

(二)加强软硬件建设,促进社区合唱发展

1.建造和提供具备合唱功能性的场地,是政府对社区合唱事业的最大支持。根据城镇状况合理布局文化活动场馆或规划建造或维修改造或出资租用,只要解决了场地问题,社区合唱发展才能发挥作用。

2.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能把社区合唱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有这样一种说法“没有不好的合唱团,只有不好的指挥”,可见指挥对于合唱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指挥人才能带动一个地区的合唱发展水平,在深圳、中山、广州、佛山、肇庆已有成功的事例。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培养新一代优秀指挥才是社区合唱发展的长久之计。从引进、培养、管理人手,把合唱指挥人才梯队的建设作为扶持社区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圳音协合唱团为我们提供了好的经验,合唱团成员都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他们有些是基层文化干部,有些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本身也是各地音乐活动的中坚力量。他们在音协合唱团是团员、是学生,在学校、在社区他们又是社区合唱的组织者和指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现有音乐人才参与社会音乐活动的热情,还能通过在高水平合唱团的活动增强专业能力服务社区合唱发展。

3.培养社区合唱环境,助推社区文化建设。定期展开各类型各层次的合唱活动;支持和鼓励优秀合唱团队对外文化交流;鼓励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共建,并为企业资助社区合唱牵线搭桥;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借助高校人才优势推进社区合唱的培训、辅导、组织等工作。总之,要借各方之力推动合唱服务社会文化,有关部门就必须转变工作态度和方法,主动服务社区群体。

(三)发挥合唱协会作用,促进合唱事业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共同发展

让我国合唱还原合唱艺术的本质,走进老百姓的心中,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发展社区合唱是个不错的选择。要构建现代城镇社区文化精神、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社区合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消防演习
一张照片
秋天到了
小鸭子历险记
我站在圆明园前
我想去北京
我想去北京
快乐的一天
我的本领
我爱读书
数独比赛
四季
我想去北京
一场学校运动会
小鸭子历险记
张庆辉 大学生迎来好时代
高晓东 用心做品牌
父亲节 把爱“戴”给他
2015香港时装节春夏系列将再现潮流服饰
数码离时尚有多远
高歌 创造美丽的女人
数码打造升级私人生活
梦想的力量本田汽车(上)
新时尚 轻奢侈 漫生活 爱琴海购物公园
杨淼 夏日防晒不能懒怠
瑞士来信 乘着冰川快车去回信
大空间才是真王道 20万左右7座MPV推荐
林肯MKC 久违的美国味儿
大学生时装周 展现色彩斑斓的创意世界
舞台美术设计探索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2
兰州市09-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初三语文上册期末冲刺试题及答案
西南师大附中09-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明英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西南师大附中09-10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广雅实验中学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江苏学富实验学校09-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兰州十一中2010年12月初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长沙培粹中学09-10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镇江市实验初中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实验中学09-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实验中学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太仓市09-10学年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长春市68中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