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7
构筑行善者和被捐助者“交际”的平台
近年来,媒体不时爆出各类人群为筹钱治病而发生的故事。贵州男子在浙江为救儿子抢银行获刑,湖北母亲在广州跪行求助遭质疑,女子为给父亲筹钱治病遭男子骗色,河南一农民无钱治病求助无果身亡,女孩北京行乞筹钱治病落空、抱憾而终遗言仍求救……他们当中,尽管有人在治病时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助,但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有的付出了惨痛代价甚至失去生命,却依然没有得到救助。总的说来,媒体在帮助弱势群体方面的努力虽有成就,但力度不够。大多数媒体只是盯住弱势群体不幸遭遇背后的能够引发人们共同关注的“新闻价值”,而对他们的不幸遭遇本身则是一报了之的态度,简单地搞成“为报道而报道”,未对身陷绝境的弱势群体重新获得希望和生机产生积极作用。正如有些评论者所说:那些关于弱势群体的报道不是杀人就是自杀,或者欠薪什么的,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报道对象。事发前,又有多少媒体能够主动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们的媒体不乏社会良知与责任,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存有爱心,只是缺少一个奉献的机缘,这就需要媒体架起这座爱的桥梁,把平时没有关系的行善者和被捐助者“接驳”到“平行线”上,让弱势群体在遭遇困难的时候及时得到帮助。媒体应本着有利于匡正社会风气的目的和态度,增强社会责任,降低弱势群体利用媒体的门槛,为弱势群体提供充分发挥平等话语权的氛围,不能因“新闻价值”或其他因素的考量而对弱势群体进行“虚假救援”。公布的求助热线电话应有人接听,接收到的求助和帮助内容应有反馈结果,让他们对媒体感到亲和力,感受到媒体确确实实是在架爱心桥梁、助弱者圆梦。
关注弱势群体就是要关注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和实际困难,寻求改善这个群体生存环境的最佳途径。对弱势群体的宣传,媒体人既要遵守新闻伦理道德,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做到不放大他们的困难,也不忽视他们的困境。同时,也要能跳出事件本身以思辨的眼光冷静对待问题,对他们身处困境的原因进行理性的分析,并以此作为选择和报道新闻事实的切入点,真正反映这个群体的想法与呼声,引起大众的共鸣,进而产生社会合力,传递正能量,改变当事人的命运,让更多的人重拾生活的信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走近她的天蓝色
- 天使国的故事
- 最平凡的感动
- “坏"姐姐
- 清洁工
- 雷锋的故事
- 描写老人
- 三姑
- I want to have many friend(我想要交很多朋友)
- 永远的朋友_我心爱的芭比公主
- 我的妈妈
- 我的家
- 一路成长——小学莫名进入初中——感谢你十二年义务教育
- 快乐的我
- 慢吞吞搭乘急速飞机
- 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述与陶瓷英语简介
- 构架图示推动语篇阅读教学的动态发展
- 浅议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的问题及对策
- 关于改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教学改革的探讨
-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 基于跨文化交际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 浅议如何才能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
- 浅谈高校四、六级考试改革后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 河南高校口译课的教学改革与思考
- 浅谈新课标下化学教学观念的转变
- 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策略之我见
- 浅析高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差异教学
- 高职思政项目化管理创新
-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初探
-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能力提升方法
- 《“空中霸王”的克星》相关知识
- 《夹竹桃》相关知识
- 《夹竹桃》练习设计
- 《向大树道歉》教学设计
- 《夹竹桃》片断赏析
- 《漂浮的山》教学设计
- 《漂浮的山》教学设计
- 《向大树道歉》教学设计
- 《夹竹桃》片断赏析
- 《向大树道歉》其它杂项
- 《夹竹桃》相关知识
- 《向大树道歉》教学设计
- 《夹竹桃》片断赏析
- 《联欢会的风波》教学设计
- 《联欢会的风波》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