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我们是什么样的父母?

我们是什么样的父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我们是什么样的父母?

“妈妈,我爬不上去呀,哇哇哇……”

那个六岁的漂亮的小丫头,在绚丽多色的人工攀岩墙上哭着,但她手脚却始终没有停歇,她的父母着了正装在下面看着她,并没出声。这孩子不同于其他哭泣着的攀岩的孩子,她手脚不停歇,不算很有天赋、但攀爬本能属于正常――这么一路哭泣着,她竟然攀到了12米高的线路顶端,梆梆地打完铃铛,下来了。一滴滴清泪挂在可爱的脸蛋上。

这是一个孩子的样本。

TNS攀登中心这里,一逢周末,则是孩子们的天下。哭泣着一路到顶的孩子让人如此忍俊不禁。也有胖孩子不吭声地一路挣扎,终于到顶,落地时他自己哭了,也依然不说话。再到后面,他爬地越发自信。也有孩子是天才,一个文山的10岁男孩连爬几个大人都很吃力的线路,他顺利到顶。也有孩子在低处横移或两米内都表现很好,一旦高一点马上就崩溃。最小有两岁四个月的混血小宝,也有哭笑转瞬变化的多动小男孩。

这是位于昆明的TNS攀登中心,这里面的大多孩子并非“户二代”,因为他们的父母更多地并未深度甚至并未参与过户外。概略统计样本的话,大体仅有2%~3%的孩子能算“户二代”――他们的父母参与户外运动,也开始带着自己的孩子走入大自然。这些“户二代”孩子,有的以前参与或接触过攀岩,有的是其他如野营、单车等项目并未攀岩过,当然,他们总体程度上比其他非“户二代”的孩子要能力强一些,至少往往在协调性、尤其是心理层面,适应高空攀岩要顺利得多。

笔者曾是所谓欧美型的“鼓励派”――对孩子赞美、鼓励,一味加油。但随着青少年户外培训、引导的深入,发现对于很多中国孩子,这样的方式效果很小、意义不大。大多中国孩子攀岩到中间,遇到技术困难、或是所谓恐高时,往往低头去寻找爸爸妈妈、而非攀岩教练,他们往往想的不是自己解决问题而是放弃,放弃的焦点就是寻找父母心理的软肋,孩子们就开始哭泣……

常见一些居住在昆明的国外家长及孩子,整体再对比中外孩子,外国孩子往往比中国孩子独立、勇敢、协调很多,远远超出同龄的中国孩子。他们的父母来自德国、美国、苏格兰、澳大利亚等等,也往往有童子军、户外运动的诸多经历,从小有跟随父母野营、徒步等经验,父母带孩子的方法、现场观看孩子攀岩,往往和中国父母有很大差异。他们显得平和自然;而中国的大多数父母,声嘶力竭,恨不得帮助或者踢孩子屁股,把孩子驱赶到线路顶端……

置这些孩子及父母们于这个时代背景之下,也能看出“户二代”的小环境、大社会及文化,才是决定孩子们性格、能力、独立性的最大的外环境因素。而体质、遗传、人种,在个体方面差异性并不大。

所以,国外的孩子们往往都不存在所谓“户二代”的说辞和概念,他们可能早已是户N代。追溯根与芽,追溯文化渊源,这个文化差异的差距,是时代的、是国家的、是传统的差异和差距。

回头,看看我们中国的孩子所生长的这个“系统”吧:首先是自己的爸爸妈妈的小环境,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是第一个堡垒、也是大门,如果父母忙于工作应酬、无暇顾及孩子、不能带孩子走入大自然,那么孩子的第一个启蒙之门肯定是蒙昧甚至封闭的。家庭的影响无疑是最重要的。

当然,我们这一代人,大多的户外经验也是自学成材,心态开放,但往往也不能给孩子有系统的引导。在五一的一次场昆明近郊活动中,一俱乐部带领某学校的四年级孩子及家长去野营,他们的活动主题是野营、烧烤、喝酒、野外卡拉OK。而夜晚和早晨的暴雨,把他们急急赶走了,最终,这个商业俱乐部抛弃了一顶天幕、几十个酒瓶、遍布二十多平方米的各色垃圾。我们不知晓俱乐部的领队,从哪里学会并引导他们的客户―孩子和家长去从事这样的户外?

所以,看事物和现象,又跟户外培训、户外团队体系相关,家长们从哪里又能学到系统化的户外规则?而今,国内的诸多登山协会、户外俱乐部、各色培训机构,也逐年围绕户外等活动,做各种商业、非商业的服务,但这些机构,本身也参差不齐。整体国内的户外团队、机构的生态发展,也还处于一个急速膨胀、有活力、有热情、但诸多也无序无规则无体系的状态。

孩子们所处的另外一个环境则是学校,但如今绝大多数学校都不敢甚至命令不组织各色活动,甚至都取消了春秋游。这又和教育系统惩戒机制、家长心态、社会机制相关,学校怕出事、怕责任。所以,如今流行的是,家长们会形成自己的微信或QQ群。这是有意思的现象,这也是家长的本能,是一种自然形成的习惯。家长们,倒往往互通信息、形成一个潜藏的交往群。

走入大自然、参与户外,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群里的少数“户二代”引导出来的。体制内教育无法实现的,基于网络交往、家长社交,倒形成一个小小的“家长户外及教育”的风潮。

社会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信息交往、行为互动――孩子们的户外、“户二代”也是符合这样的一种规律。在“精英型户外家长”这个层面,比如家长参与滑雪、攀岩、登山等有丰富经验和阅历的人群中,他们的孩子也往往更早接触和深入大自然,孩子和家长也不由构成了这样的一个辐射点,影响到孩子的同学和他们的家长。这是在目前国内比较显著的一个特点,毕竟来自官方政府、体制内的机制滞后甚至缺乏,民间的自我成长与互动,成为了这样的驱动源头之一。而各样的商业户外机构,无论是户外俱乐部、攀岩场馆、自然学校等,也在自发成长,成为孩子们及其家庭的一个个交汇点。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当“户二代”再长大成人,他们将会把从小养成的这种习惯、户外生活,自然融合到自己的生活中,而不再是什么户外风尚,而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北美、阿尔卑斯地区的欧美社会,曾经走过的一条道路。

我们拿什么去传承给孩子们?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的镜子,当然他们也都是我们的朋友。

孩子们是父母影子的折射,越小的孩子这种父母缩影更明显。所以在中国,无论我们这代人还是下一代的孩子们,都是在一个社会前进的过程中。对于我们这些父母来讲,一切也还摆脱不了学习、实践、深度参与、开放心态的这些必经之路。最终,我们也还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最核心和长远的一点,就是一套科学、有凝聚力、讲求理性、多实践、多学习的户外人群社会,无论滑雪还是单车,无论攀岩还是皮划艇,多元的多样化的,从个人到俱乐部到协会、到户外学校等,从家庭聚会到商业活动、到户外培训机制,来自民间的力量能有一个千流归海的趋向,那将是给中国孩子们最大的一个礼物,那将是一个有创新、有严谨和科学、有安全和规则的户外社会系统。

这样系统的力量,开放而包容,会把每个孩子的创造力、胆魄勇气激发出来,这样系统下成长出来的孩子,将会逐渐赶上欧美日本的那些孩子们。

我们是中国户外的第一代父母,我们从上一代继承来的几乎一无所有。但我们还要前行,陪着、引导我们的孩子成长。

我们得拿出我们的勇气、好奇心、耐心、理性、思考、活力、创新力、实践,简单一句话,就是多陪我们的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走入户外,这才是我们可以拿出来的、也是我们必须拿出来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不能藐视
黄河
三个孩子的不同生活
聪明猴森探险记
这件事,真让人后悔
金色的秋天
语文竞赛
我学会了理书包
妈妈
五官争功
这件事,真让人后悔
秋游东塔公园
我家的“猫大人”
五美分和寄信卡
秋天
浅析人力资源开发对公司发展的价值论文
浅析通过公共组织促进民主公共治理论文
勘察设计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生态环境协调的对策探讨论文
浅析关于道路运输市场管理的思考论文
浅析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论文
浅析当前领导干部阅读倾向论文
浅谈信息化视角的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论文
试论公共管理经济适用房论文
电子秤研究开题报告
谈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论文
招投标及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论文
试论公共利益的界定论文
电子商务网站开题报告
地方政府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讨论文
《掌声》课堂教学实录
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总:选修一 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全国各地生物高考试题分类汇篇十六:现代科技专题部分
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总:选修三 专题二细胞工程
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总:选修三 专题一基因工程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复习课(修改病句)
感受郭敬明
2012年高考试题解析生物学科分项版之专题3_细胞的代谢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
2012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总:选修三 专题三胚胎工程
2012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西卷)解析版
读《大雪之后》有感
口语交际《讲报评报》
《少年闰土》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