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让教师拥有课程领导力

让教师拥有课程领导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08

让教师拥有课程领导力

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教师对课程系统的认识及课程行为的自觉程度,是对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系统把握,包括教师课程意识力、课程设计力和课程实施力。教师课程领导力,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学校层面,能以平等、合作、分享的领导方式,为学校课程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对课程进行决策,从而实现课程开发的目标。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层面,能够充分发挥其自主权,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学年教学计划,拟订单元计划,充实课程补救教学,定期进行课程评价,以独特的方式充分发挥其在教学工作中积淀的课程领导智慧,形成独特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在知识共享中达到心灵共通的默契,形成对学生积极的影响。学校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才能保障教师能够拥有课程领导力。

一、管理变革―赋予教师课程领导权

为了更好地服务学校课程改革,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学校管理机构也相应地进行了调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变革;二是制度完善。组织变革方面,实施“三轨制”,即四个中心、一会两院和项目负责制。职能部门包含“四中心”,即学校发展研究中心、课程与教学中心、学生成长服务中心和资源协调中心;“一会两院”,即学术委员会和葵园课程研究院、葵园教师研究院,实行项目负责制。制度完善方面,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校课程改革的推进,我校对制度进行了建设与完善,主要是教师培训、葵园教师研究院和教学成果三方面的制度(见图1)。

组织结构的变革改变了学校以往只强调纵向管理的做法,加强了对重点工作的横向管理,实现由线条管理向网状管理的转变,将管理重心下移,更加贴近教师的常态工作和实际需求,真正把管理落实到学校的“微循环系统”中,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以项目负责制为例,项目负责人带领项目工作小组负责该项目全面工作的开展。项目小组可以直接整合三个中心的相关资源,直接组织各部门的相关人员召开协调会,减少工作环节,避免由于部门局限造成的信息不畅或责任推诿。我校作为“教育部影子项目校长培训基地”,迎来16位“影子校长”,他们需要跟随刘畅校长进行为期10天的研修学习。就此项工作,我们在三部校园张贴“项目招募”海报,在主动申报的基础上组建项目工作小组,还有部分教研组提出承办课堂研讨活动。在工作中,项目工作小组制订出详细的培训计划,吸取以前项目中“过程性资料后期不易整理”的教训,在计划中对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做出详细具体的要求。项目结束后,一本厚厚的项目工作纪实性书籍的初稿就已整理成型,现已正式出版。在这本纪实性的书稿中,参与项目的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这本书的主人公,体验着付出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管理机制的完善为教师学习、研究、评价、反馈、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有效运行和不断更新、完善。干部层面:“四个一”制度。即每天一次下组、每周一次干部例会、每学期一次规划分享和一次总结分享。年级组层面:年级集会制度(每月第一周)、年级总结会制度(每月最后一周)、组长作业检查制度(每月第一周)、年级总结报告制度(每学期末)。教师层面:周反思制度(“每周一得”“故事分享”等)、周教研活动制度、周安全教育制度。 学校层面:团队学习制度、成果固化制度和九项校本机制。团队学习制度:每月一次的“名师课堂”讲座、每学期一次的“教师论坛”主题活动、每学期读书交流分享会等。成果固化制度:每学期编辑出版两期“教科研杂志”。九项校本机制:日(一日校长制)、周(集体听课制、下组蹲点制)、月(月工作汇报制)、学期(干部党员民主测评制、年级组工作交流制、教职工提案制)、年(教师岗位意向调查制、10件实事制度)。

二、多元培训―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

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目标是:抓常态,帮助教师明确优势与不足,结合反馈意见改进、完善日常工作;育骨干,培养和形成骨干教师梯队,使骨干教师有机会成长为教育家;建课程,在完善学校“新学堂”特色课程中,发现、培养课程专家;树榜样,发现教师的闪光点,以榜样鼓励、激励教师,传递正能量;成文化,帮助教师树立成果意识和科研意识,形成大气、雅气、灵气的教师文化。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每一位教师、每一类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我校针对不同层面教师发展需求的不同特点,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完善已经形成目标引领、交流分享、调研反馈、课程建设和榜样引领5类共计30多项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见表1)。

在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的过程中,学校课程改革实现教师的真正“卷入”:全校2/3的教师参与到教材开发、编写和实施的过程中。在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的过程中,课程改革实现教师从关注一节课到关注一个模块或领域,再到关注一个学科教育的转变。在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的过程中,课程改革实现教师从关注“教”走向关注“学”,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从传递型走向服务型。在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的过程中,课程改革实现教师学生观、教师观、评价观、策略观等的改变。

伴随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如何评价教师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过去学校会关注哪位教师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今后学校会更关注哪位教师是某门课程的开发者、编写者。简而言之,即职称荣誉―课程参与度―开发什么课程。过去我们会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怎样教的,今后我们会更加关注他们是如何通过课程实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简而言之,就是:从“孤立看一节课的‘教’”到“整体看一门课的‘学’”。过去我们关注教师评优课上得精彩、研究课上得出色,今后我们会更加关注教师的特色是什么,会让教师的特色成为学校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即:评比结果―教师特色―特色

教师。

有谚语云:有些人促使某些事情发生,有些人观看这些事情发生,有些人则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学校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众多教师能成为促使课程改革发生的人。每位教师都在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共同践行着中关村一小“一位好老师就是一门好课程”的行动理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飘•韵
幸福的回忆
最宝贵的一句话
龟兔第二次赛跑
写作的乐趣
五龙谭
建立“S”星球
鸟趣
和我们一样享受和平的世界
伤心的一天
那一次妈妈哭了
校园的春天
杭州之美
过年真快乐
红树林
基于文化产业视角下提升呼和浩特城市品牌的对策研究
用平衡计分卡评价物流管理效率的方法初探
棉花新政 棉农三盼
应急物资的政企合作储备模型研究
透过“双十一”浅析电商物流
浅析航天企业采购合同风险控制
航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小微物流企业发展困境分析
浅析物流的是与非
加强天津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提升农产品物流能力的对策分析
义乌区域电子商务虚拟连锁配送模式研究
基于TQM的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标准研究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文献综述
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差异探讨
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试点下航空物流产业竞争力研究
《依依惜别》演讲稿
《鲁滨孙飘流记》课后反思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
《看菊花》——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设计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叙事
《慈母情怀》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上《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沐浴桂花雨的芬芳──《桂花雨》教学后记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聆听《慈母情怀》有感
《黄果树听瀑》教学后记
成长足迹(二)依依惜别阅读材料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反思
《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2
欣赏,领会,创造——《泊船瓜洲》听课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