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8
我国政府主导型会展发展趋势初探
我国会展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而多数展会的政府主导色彩浓烈。本文基于分析我国政府主导型会展经济的发展概况基础上,分析政策因素对会展业带来的影响,探索我国未来政府主导型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希望有助于会展业中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促进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
引言
会展业作为新兴现代服务产业,在促进经贸交流、扩大市场消费、带动产业升级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观我国重要的会展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政府在会展业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高规格的展会均由政府主导。并且,会展业所涉及的场馆建设、营销推广、招商投资、行政审批等多个方面更无一不折射出政府的影子,可以说政府既负责“搭台”,又负责“唱戏”。
而随着国八条等节俭办会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措施的出台,促使“中国式”会展行业的发展向着标准化、市场化前进。业界认为这些规定及导向或将成为会展业的重要拐点,因此关于政府在中间扮演的功能及角色转化引发了高度关注。
一、我国政府主导型会展概况
按照经营主体的市场角色,国际会展发展模式分为市场型、协会型、政府市场型、政府主导型四大类型。所谓政府主导型会展模式强调政府背景下的企业化运作以及对市场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这类国家鲜明的代表有德国、新加坡等。依据该划分标准,很多人会认为我国当前的会展模式就是政府主导型。笔者认为,我国的会展发展模式与德国等会展王国的政府主导模式是有明显不同的。两者除了有明显的调控措施差异,在自身角色认知上也各有偏向。所以,不妨把我国现在的会展模式定义为政府主导型的初级阶段,而将德国、新加坡等模式看成是其成熟阶段。
会展业一直被视为“城市的面包”和经济的“助推器”,在我们国家被地方政府放在重点发展的地位。像上海世博会、广州广交会、成都西博会等大型展会,往往是政府进行全市总动员,调集各项资源保障展会的顺利进行。会展业发展初期,由于各种机制尚处于形成之中,政府主导确实能够带来许多优势,能迅速整合人力和物力资源为会展的举办大开方便之门,带动会展业兴旺。但毕竟是资源配置和利用率较低的方式,偏离市场规律,也反映出了诸多的弊端,比如盲目布展、重复办展等,市场化机制始终不能有效确立起来。
二、我国政府主导型会展发展趋势
前文提到德国、新加坡处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会展模式成熟阶段,那么其政府在中间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德国政府在会展业的职责主要是宏观调控和提供管理、协调等经济服务。场馆由政府投资兴建,而日常运营会交给专门的会展管理机构负责。德国贸易展览业协会(AUMA)是德国展览业的最高协会,承担了政府的许多职能。包括会展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规章制度的确立等。新加坡于1974年成立了旅游局的展览会议署,政府在会展业中担当了服务角色。与德国相似的是,政府主要致力于为会展业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且每年都会制定专门推广计划向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宣传。另外,必须提到的一点是政府与会展公司的关系,在新加坡,会展公司是可以不经过政府审批和交纳费用来举办会展,显然这与我国的情形是截然不同的。
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我国现有的政府主导型初级模式将不利于会展行业的良性竞争。随着市场配置作用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必须明晰自身在会展业中的角色定位,首先要认识清楚两对关系: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二是领导者与服务者的关系。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倚靠市场化运作方式,因此政府必须要集中精力平衡这种关系。因此,地方政府可以参考国外会展发展经验,借助于发挥会展行业协会的主体作用,淡出有形之手,配合无形之手。还应明确政府不是会展业发展的领导者,而是积极的服务者。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中国会展业将逐步向市场化转型,政府主办的会展活动将越来越少。总之,政府是以宏观调控者的身份来对整个行业进行规范和引导,其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对会展软、硬环境的塑造。包括做好本地会展业发展的长短期规划、协调参展商、办展组织等市场主体的行为、塑造良好的会展环境、做好城市形象的营销和推介等。在会展成熟阶段,政府需要更多放权给行业协会,形成政府、市场与协会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如下图。
会展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市场竞争,而政府作为市场监管的服务角色同样不可缺失。我国政府可以试着去吸收借鉴发达会展国家德国、新加坡的管理经验,为角色的转化做好铺垫,使得政府主导会展模式朝着市场化方向稳步前进,进一步促进会展经济的转型升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闯关”的玫瑰
- 35世纪的我
- 美在大街上
- “比武”
- 大海
- 同窗好友
- 科技小队活动
- 一次家庭游戏
- 铅笔与橡皮
- 铅笔、转笔刀和橡皮的故事
- 参观西安大雁塔
- 我是“运动员”
- 一件令我欢欣鼓舞的事
- 一年四季
- 池塘
- 浅谈服装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 浅谈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的培养
- 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一体化教学中如何避免学生两极分化
- 引领鲁班文化,育中职文化品牌
-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技能培养途径的优化
- 创新教育理念下“课题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浅析中职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师生齐聚人民大会堂领奖
- 语文阅读教学演示课件的内容优化
-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与培养探析
- 基于“行为改善”的中职青年教师“主题式”校本研修
- 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
- 19生命生命一课一练(附答案)教学反思教学
- 关于生命的格言教学反思教学
- 生命 生命-教案
-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五教学反思教学
-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三教学反思教学
- 19生命生命精品教案A案教学反思教学
-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一教学反思教学
- 19生命生命精品教案B案教学反思教学
-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二教学反思教学
- 花的勇气教学建议教学反思教学
-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六教学反思教学
-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四教学反思教学
- 19 生命 生命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教学
- 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 生命 生命-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