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校课程模式构建探讨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校课程模式构建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2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校课程模式构建探讨

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能力,如何培养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动手能力的人才是当前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一门广泛吸收多个学科知识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文从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希望以此为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我国近年来新兴的管理类专业,以培养善于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高级人才而成为高校中深受学生青睐的学科专业。当前,社会对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虽好,企业对毕业生能力却不甚满意,作为该专业众多课程的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一、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知识又包含实践内容,因此要真正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就必须要对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充分的认识,分析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课堂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但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教学形式单一,效果欠佳

一直以来,大多数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主体,以试卷为评价的,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生动性和灵活性,教学过程中信息多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输。这种方式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导致学生身体被束缚在课堂,思维被禁锢在教材。对课程内容被动接收,最终导致学习的兴趣缺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积极性不高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普遍以大班授课为主,受学时限制、教学内容繁多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注意力主要放到如何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涵盖足够的教学知识点上,除了课前大量的准备工作外,一个案例教学周期需要3―5个学时的课堂互动,但现有的学时分配根本无法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因此,案例教学就畸形化为案例分析阅读和简单问答,这种教学方法严重挫伤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更不可能发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枯燥,实践性较差

人力资源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需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在多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都是以讲授为主,仅配有少量的案例教学,理论讲授占绝大部分比例,且求博求全,实践教学比例课时比重过低。对学习的评价也通常是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导致学生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书本,记住了很多理论,但根本不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内课外脱节,忽视实际运用能力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和真实的工作环境相结合,无法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经常被当作一门高深的知识去讲授。实际上,虽然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不结合真实的案例或者融入对应的环境,只能是纸上谈兵,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大脑中除了一大堆凌乱的理论外,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却能力欠佳。

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通过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笔者以企业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所需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进行调整,突出了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训环节的衔接和融合。

各步骤具体内容如下:

(一)以真实企业人力资源人才能力需求为基础,设计课程的培养目标

通过对众多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人力资源岗位主要工作任务为“人力资源日常管理”、“人才招聘与面试”、“人才培训开发分析”和“绩效管理与薪酬”,四部分,因此,笔者将“人力资源日常管理能力”、“引人与留人能力”、“人才开发能力”和“激励能力”四种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二)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设计实训模块和项目

现在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应聘人员的实际工作技能,希望新进人员最好能够马上上手,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3]因此,人才培养中就需要对如何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进行研究,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真实环境中的实践(如校内外实训基地实习)无疑是提高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设计了“提高人力资源重要性认识”、“人力招聘与面试技能训练”、“培训开发训练”和“绩效与薪酬设计分析技能训练”等四大实训模块。

(三)按课程实训内容和要求,安排理论教学内容

由于课程强调理论教学的必要性,课程实训必须以专业理论作指导,遵循“必需、够用”原则,因此,研究团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体系进行科学整合,把课程教学也分为四个教学单元,13个章次,力求理论有效指导技能训练。

(四)将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训模块结构严格匹配

本课程把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训模块结构连接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理论教学的四个单元与四大实训模块一一对应,理论讲授在先,技能训练接后。学生的课程学习和实训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五)配套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课业”教学模式

要落实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必须改革传统的课程模式。笔者设计了“实践课业”教学模式。实践课业突出能力培养的实战性,并以具有可操作性的低成本运行方式,来完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即立足课堂完成课业训练,把课堂作为技能训练、素质培养的场所;在课堂布置工作环境,营造职业气氛,使学生得到职业体验。

三、结束语

笔者认为应加大课程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相信随着课程模式的探索,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职业能力会更加契合社会需求,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定可以获得更大的进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家的小狗
我爱家乡的蓝印花布
我爱家乡的竹林
小猫
上课“认真”的同学
小刺猬
我爱家乡的姑嫂饼
我爱家乡的桑果
我家的鸡
乌龟
我的小房间
可爱的小金鱼
邻居家的小“奶牛”
葡萄
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珠三角就业起薪调查与求职指导
基于Mathematica的数学实验课程改革与创新
班级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与建议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韩剧走红的原因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
认知行为疗法(CBT技术)在高职生的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基于人格培育视角的大学生情绪智力与组织公民行为研究
不同情绪下“潜在合作”对决策公正性的影响
近十年来我国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研究述评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之我见
高校考试评价改革实践的困境与破解策略
学生干部组织协调能力研究
影响驾驶员安全行车的因素及对策
军队院校专业系参谋人员能力素质培养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环境及途径
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精品教案 一名师设计
一下语文园地六之教材分析名师设计
25快乐的节日教案优秀设计二精品案例
快乐的节日教案优秀设计四精品案例
25快乐的节日教案优秀设计B案精品案例
快乐的节日教案优秀设计五精品案例
24画家乡教案设计五精品案例
25快乐的节日教案优秀设计三精品案例
24画家乡教案设计一精品案例
262识字7优秀教案一最新
画家乡教案设计十(第一课时)精品案例
画家乡教学反思精品案例
画家乡教案设计七精品案例
262识字7优秀教案三最新
25快乐的节日教案优秀设计A案精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