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豫西调的现存状况探究

豫西调的现存状况探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5

豫西调的现存状况探究

【摘 要】豫西调是一种古老的音乐文化形态,它在对豫西人民的历史记忆进行保留的同时,也对豫西人民的情感精神进行体现。豫西调的深沉阴柔和祥符调的华美阳刚相辅相成,形成了阴阳互补,对豫剧艺术的戏剧表现力进行了极大的丰富,本文对豫西调的现存状况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豫西调;现存状况;戏剧表现力;传承

一、豫西调的早期形态

豫西调的衍变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一)土梆戏阶段。土梆戏阶段是豫剧的早期形态。据相关史料记载,豫剧的最初生成是在开封年间,主要是在开封的外八处和内十处开展表演活动。同时,还在开封以西的很多地方流传。在同治年间,豫剧已经从这外八处和内十处,向更远的地方扩大,而伴随着豫西调传播范围的不断扩大,说明在豫西很早就开始流行土梆戏了。

(二)多剧种相互交融阶段。据史料记载,在清道光年间,在豫西大地上,多种剧种相互融合和交流。秦腔、越剧等一些历史上较为古老的戏曲剧种,都在豫西大地上流传和交汇。而豫西梆子从许多剧种中套取了很多东西。例如,套用了青剧。青剧这个剧种,曾经在中原一带很流行。同时,豫西调还对黄戏进行了套用。黄戏是从襄樊一带向中原传入的。而豫西调套用的第三个剧种,则是越调,越调属于土生土长的戏种。豫西调这样通过拼凑,形成了越西梆子的调门,道白、曲牌和引子来自罗戏,武打来自皮黄戏。豫西调通过融汇和吸收各个剧种,并且与豫西地方语言相结合,最终形成了豫西梆子这个生气勃勃的新剧种。在同一时期,河南出现了多个剧种,有梆子、越调、皮黄等,并且出现了不同剧种同台演出的情况。如上世纪二十年代,被称作豫西旦角的总师傅的燕小庚,就曾配演过“二进宫”。四十年代,在郑州梆子戏班里,还对平黄戏的节目和调门进行演唱。在梆子戏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皮黄戏中的京胡担纲主奏乐器。从史料记载来看,洛阳城西是靠山搭台又夹唱皮黄戏,河南讴的土梆戏是从开封传来,因此而得名。而到了豫西山区,即变成了“靠山吼”。

二、豫西调的现存状况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豫西梆子通过与其他戏种的长期合作,开始不断地变强变大。在罗戏班中,梆子腔在最初仅仅是附属小技,后来开始逐渐在戏班里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罗戏本行的节目反变成带搭兼演了。在众多戏种中,豫西调一枝独秀,脱颖而出。另一方面,由于形成了规范的声腔,豫西调戏曲开始逐步走向成熟。

从目前豫西调的生命密码进行审视,能够看出,现在的豫西调既和高调子、沙河和豫东等系统唱调不同,同时也和祥符调的区别非常显著。它形成了自身另类的形貌特征和风格,密切联系着它的构成元素和生命基质,构成了豫西调独特的风格韵味。

作为中原文化的一张名片,豫西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一种休闲娱乐形式。在我国的分布区域极其广泛,而目前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文化的变迁,豫西调的市场已经不再红火,虽然豫西调的艺人和工作者努力创新和变革,但依然没有将其发展的瓶颈突破,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演出剧团机制僵硬、人员老化。在河南的一些专业剧团中,演出人员老化,水平不高,无法体现豫西调的文化底蕴,极大地限制了豫西调的文化发展。同时由于演出团队具有不合理的年龄结构、演出不完整、阵容不齐、行当欠缺,这样就不能使舞台演出效果达到最佳,对观众而言,也丧失了一定的吸引力,也使剧团失去了生命力。

(二)政府不重视豫西调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传承豫西调,需要不断地聘用新人入伍,而目前国家对于豫西调的传承和发展,却没有充分重视,在财政和政策上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剧院必须靠自身的创收,为新入伍的人员发放薪水,这样豫西调的发展,就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对于新题材创编和剧目的创新,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

(三)豫西调剧目创编中存在的问题。剧目的创编,是豫西调艺术发展的核心,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如果舞台上总是上演老的豫西调,就会使观众的新鲜感丧失。所以为了更好地吸引观众,就必须要更新创编观念。而目前豫西调的创编观念比较滞后,一些作品不能对现代复杂的社会生活进行体现,也不能塑造丰盈的人物类型。

三、结论

作为豫西人民情感和智慧的结晶,豫西调为豫剧走向全国舞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豫西调这个珍贵的剧种,却遇到了发展的瓶颈,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同时不断创新剧目,对演出剧团的体制进行改革,为剧团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使豫西调得到更好的传承,促进豫剧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2]王耀华.论“腔音列”(下)[J].音乐研究,2009(0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乌龟
三(5)班的故事
三(5)班的故事
三(5)班的故事
三(5)班的故事
三(5)班的故事
别摔疼一滴露珠
米羊羊历险记
三(5)班的故事
除陋习,争当校文明之星
三(5)班的故事
三(5)班的故事
名字的故事
二十年后回故乡
“阿汪”外传
人造板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分析论文
试论投资审计的风险与防范
最新论文格式标准
我国房地产信托风险控制问题的研究
边防部队财务风险管控的对策探讨
加油卡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新型绿色节能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
浅析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融合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论文
2015论文格式模板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主要问题
B2C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基于信息化体系建设的燃气企业风险管理探究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浅析
浅析房地产投资的风险及对策
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我教《向沙漠进军》(本站论坛稿)
《范进中举》教案设计(本站论坛稿)
我教《劝学》(本站论坛稿)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本站论坛稿)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时间的脚印》教案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地毯下的尘土-语文版七年级下教案系列(本站论坛稿)
《送行》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水调歌头.游泳》创新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教案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案(本站论坛稿)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本站论坛稿)
我教《获得教养的途径》
〈绝唱》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