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潮剧的传承与保护

试论潮剧的传承与保护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8

试论潮剧的传承与保护

【摘 要】潮剧是我国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其历史悠久,艺术积淀深厚,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对潮剧的传承与保护,就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课题。然而,对潮剧的传承与保护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从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具体性、实效性三大理论层面,对这一重要艺术课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对于潮剧的传承与保护,可以提供理论思考与实践参考的双重价值。

【关键词】潮剧;传承;保护;重要;具体;实效

潮剧是我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和台湾、东南亚各国。其历史悠久,艺术积淀深厚,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对潮剧的传承与保护,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艺术课题。然而,对潮剧的传承与保护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广,触及的层面深,为此,本文将这一复杂系统工程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解读。

一、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

对潮剧传承与保护的第一个层面,是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

这是一个更改认知系统,但又是一个智力支撑系统与动力之源系统。因为只有在理性上充分认识到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才会在正确的理性指导下做好传承与保护的各项具体工作,才能在传承与保护的具体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出色地完成传承与保护的历史重任。

潮剧是全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素有“南国奇葩”的美誉。它的历史十分悠久:“明中叶已形成,当时称‘潮调’,也叫‘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用潮州方言演唱。嘉靖年间已有剧本流传,现尚存有嘉靖刻本《荔镜记》,以及稍后出版的《摘锦潮调金花女》和《苏六娘》等剧本。潮剧属宋元南戏遗音,其声腔受弋、昆、汉等剧种的影响。音乐唱腔以联曲体为主,也吸收板胡腔体的上下句式,有一唱众和及帮腔的形式;保留了较多唐宋以来的古乐曲,又不断吸收当地的大锣古音乐、庙堂音乐和民歌小调,音乐曲调优美动听,管弦乐和打击乐配合和谐。伴奏乐器中的低音‘深波’(一种独特的大锣),最具特色,善于表现低沉气氛、悲怨情绪。”[1]

潮剧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各有应工的大戏,各行当表演细腻生动、程式规范、技巧娴熟。其中,尤以旦、丑两行更为丰富。正旦又称“青衣”,潮剧俗称“乌衫”。潮谚有云:“小生拿折扇,花旦抛目箭,乌衫同汁嗒嗒滴。”

潮剧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存活于舞台上的生动例证,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更是潮汕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还是联络世界各地潮汕人的文化纽带。民族文化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对潮剧的传承与保护,就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潮剧以其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含量与深厚的艺术积淀,以及较高的审美价值,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此可见,对潮剧的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勿须赘述了。

二、传承与保护的具体性

对潮剧传承与保护的第二个层面,是传承与保护的具体性。

理性认知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做好潮剧传承与保护的各项具体工作,也就是把传承与保护工作抓牢、抓全、抓细、抓紧、抓到底、抓到实处。要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指导,重在行动。

具体而言,潮剧的传承与保护的具体工作内容,有以下几项:

(一)剧目的传承与保护

剧目是潮剧的载体和中心,也是潮剧的凭借和依托,没有剧目就没有潮剧。因此对剧目的传承与保护,是潮剧传承与保护的第一要务。潮剧剧目数百出,经过甄别筛选,传统的经典剧目与保留剧目也有数十出。例如《荔镜记》《苏六娘》《扫窗会》《芦林会》《辨木》《闹钗》《刺梁冀》《闹开封》《陈三五娘》等。这些剧目情节紧凑,立意高远、唱词文雅、文学价值很高;音乐唱腔优美动人、感人至深;人物形象丰满;表演艺术细腻典雅,程式规范。另有一些新编历史剧目,如《袁崇焕》《辞郎州》《文天祥》《大义状元》《月莲救母》《梅花公主》等。还有整理改编的一批剧目,如《石榴花》《节义夫妻》《钦差无旨》《乱世鸳鸯》《唐伯虎》《程咬金救薛仁贵》等。上述剧目均在传承与保护之列。

(二)剧本的传承与保护

剧本乃一剧之本,是剧目的“设计图纸”,即表演与导演的文本依据和基础。因此,对上述剧目的文学剧本,要收集整理齐全完备,并一律记录存档,录入电脑。

(三)音乐唱腔的传承与保护

音乐唱腔是潮剧的重要艺术元素,戏曲戏曲,无曲不成为戏。因此,要千方百计将所有传承与保护剧目的唱腔音乐收集整理齐全完备,一要以文字符号形式形成文本资料与曲谱;二要以音频与视频资料为参照,并一律录入电脑。

(四)对传承人的保护

潮剧有许多优秀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曲艺词典》的“潮剧”词条中,就提到谢大目、洪妙、姚璇秋、李有存四位;而在戏曲演员的人物词条中,又收入潮剧演员洪妙、郭石梅、姚璇秋三位名家。洪妙擅演老旦、女丑,唱腔圆润优美,做功细腻生动,自成一家,代表剧目有《辨本》《老少配》《包公会李后》《香罗帕》等,因在《辨本》中饰杨令婆尤为出色,故有“活令婆”之称。郭石梅擅演丑和老生,代表剧目有《程咬金》《李晤直》《金来清》《清官艳史》《秦德避雨》《荔镜记》《苏六娘》《辞郎州》《奸商马文明》等。姚璇秋擅演青衣,唱腔圆润清晰,做派稳重大方,代表剧目有《荔镜记》《苏六娘》《扫窗会》《辞郎州》《江姐》等。其中《荔镜记》《苏六娘》已摄成影片。如今她已八十岁高龄,仍健康矍铄。

三、传承与保护的实效性

对潮剧传承与保护的第三个层面,是传承与保护的实效性。

实效性即注重实际效果,不搞花架子,不玩花拳绣腿。以实际效果为出发点和归宿。具体来说有以下几项措施:

(一)通过剧目排演进行人才培养

先后投入排练并演出的传统经典剧目有《陈三五娘》《苏六娘》《刘明珠》《换偶记》《王茂生进酒》《续荔镜记》等,由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和国家级传承人姚璇秋、方殿荣等对青年演员言传身授,使传承工作与剧目生产相结合、新老相结合,收到良好的实效。

(二)成立专门的传承保护机构

为了做到组织落实,汕头市成立了专门的潮剧传承与保护机构,将原广东潮剧院院部及三个演出团体划转设立“汕头市潮剧研究传承中心”,继续保留“广东潮剧院”的牌子,专门承担潮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也收到了良好的实效。

(三)加大演出力度

演出是传承与保护的最佳方式。潮剧工作者先后举办“潮剧节”、“潮韵流行风”、“潮起粤东”、“潮剧优秀剧目展演”、“潮剧经典唱段民族交响音乐会”、“广东省青年潮剧演艺大赛”、“潮剧票友演唱大赛”等10项重点演出活动,助推了潮剧的传承与保护,收到了良好的实效。

参考文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齐天大圣的喜好
我的内心世界
精彩的足球赛
我喜欢的老师
小狗旅行记
铅笔盒里的悄悄话
小小的我
给解放军叔叔的一封信
母爱
清明节扫墓
我的天堂
小事三件
太空大战
小时候的事
童年趣事
如何让幼儿喜欢音乐活动
怎样才能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民族地区信息技术发展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几点思考
谈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思路探索
论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要途径
如何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言
浅谈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中职学校开放式体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展途径
探讨在职高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路径分析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应用现状研究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二教学案例反思
知识:白血病简介教学案例反思
知识:慈济医院简介教学案例反思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优秀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二教学案例反思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教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教学案例反思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三教学案例反思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四(附后记)教学案例反思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设计教学案例反思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三教学案例反思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一教学案例反思
知识:跨越海峡的生命救助教学案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