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9-08
北大走出个『愚』教授
他是“愚”教授――张京华。本是地道的北京人,1979年高分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4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此后在北大执教。任教的第10年,他便被北大破格评为副教授,那年他才31岁。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却因对历史文物和国学的热爱,于1999年主动调往河南的洛阳大学(现为洛阳理工学院)工作。面对众人的疑惑,他的回答是:“我是个书呆子,北京优势我很难用上,除了图书馆。”可作为多年的老朋友,现为深圳大学哲学系教授的王立新却说:“他不是用不上北京的优势,而是压根儿就没想过要用。北大那座大师林立、学术至上的殿堂炼就了他的自由之思想和独立之人格,他追逐的只是学术而非其它。”
学术无止境,张京华的脚步也没有停止。在洛阳呆了3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身在”永州的湖南科技学院的招聘启事。永州,虞舜的巡游之地,司马迁曾考察过那里,元结、柳宗元的大量诗刻就藏在那里,宋明理学始祖周敦颐故居就坐落在那里……这一切对于从事文史研究的张京华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诱惑。
人生少不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张京华再次“南下”,投身到了偏居一隅的湖南科技学院。在别人看来,张京华的人生在一步步“往下流”。他却认为“每一步都在接近自己的理想之所,都在逼近自己的‘精神母国’。”
因特有的地理条件,永州的唐代石刻占湖南省的50%以上,宋代石刻占湖南省的65%以上。全国北宋诗刻共计344种,湖南省有64种,居全国第一位,而这64种全在永州。有一次,学生汤军急匆匆地跑到张京华办公室“丢”给他一连串关于摩崖石刻的问题,张京华当时一下子被问“傻”了。为了弄懂相关问题,张京华花了几个月来专门做研究。此后,每逢节假日,张京华或独行,或结伴,到九嶷山、浯溪、朝阳岩、淡岩、拙岩等地,风餐露宿,整理、发掘永州摩崖石刻瑰宝。仅朝阳岩摩崖石刻就发现150余处,超过永州市文物处之前统计的114处,并首次发现其最早石刻系唐代大历十三年安南都护张舟真迹,填补了国内对朝阳岩摩崖石刻研究的空白。据统计,湖南科技学院关于摩崖石刻研究已出版专著3部,即将出版1部,发表论文35篇,采集拓片300余幅,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不贪图舒适的环境,不追求奢华的生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这就是中国文人、学者的传统美德。作为学者,张京华“愚”在严谨治学,淡泊名利;作为教师,张京华“愚”在无私奉献,诲人不倦。为张京华的“愚”点赞!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阳光倾城
- 停电
- 正月十五看花灯
- 我的第一次
- 国色天乡游
- 舍得。
- 国色天乡游
- 放擦炮
- 哥哥的小黑板
- 生命
- 冷清秋
- 生命
- 开门
- 寸草悠悠
- 原来我非不快乐
- 十所“百佳网站”建设对比及启示
- 辅助SDN节点旅行社实现个性化旅游的软件系统研究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 浅谈提高油田企业纪检人员的能力素质
- “托物取象”与诗性言说
- 实践的探索
- 获取汉语话语权策略探析
- 如何创新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西宁市“民工荒”问题实证研究
- 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促进铁路企业改革和发展
- 从《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看毛泽东的文革心路
-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对物质利益的初步探索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隐喻的认知解读
- 从《大街》透析辛克莱·刘易斯的自我超越
- 论邳州农民画的象征审美空间
- 《天上偷来的火种》教学札记
- 《空城计》教学设计
- 《天上偷来的火种》片断赏析
- 《天上偷来的火种》相关知识
- 《天上偷来的火种》教学设计
- 《天上偷来的火种》教材理解
- 《天上偷来的火种》其它杂项
- 《天上偷来的火种》教学设计
-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片断赏析
- 《空城计》教学设计
- 《天上偷来的火种》教学札记
-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材理解
- 《天上偷来的火种》教学设计
- 《天上偷来的火种》教学札记
-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