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翻译目的论的运用初探及反思

翻译目的论的运用初探及反思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翻译目的论的运用初探及反思

摘 要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性的跨文化人类交际活动,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译文文本的生产活动。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在翻译过程中受众是译者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翻译目的论打破了传统等值观的限制,能有效指导译者实现译文功能的最终目标,为综合多种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服务,产生易被读者接受的译文最终实现预期功能。

关键词 翻译目的论 跨文化 译者

一、翻译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二、翻译参与者和翻译活动

在过去很长时间内,译者的作用和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和研究。传统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从属于原文。但翻译目的论的观点与之相反(程跃,2008)。翻译活动中共有三个参与者,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但目的论出现之后,除了前文提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以外,又加入了翻译发起者和最后译文使用者两个角色。这样在整个翻译活动中便出现了五位参与者。翻译过程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语言学理论难以驾驭翻译的全过程, 因而不可能把翻译理论建立在纯语言学的基础之上(刘四龙,2001),我们还要关注译者这个群体。

(1)译者的地位

(2)译者的素质

翻译不只是一种文化的复制和语言的转换。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译者翻译过程中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同时,道德条件要求译者具备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鲁迅曾就翻译说过这样一番话:“极平常的预想,也往往会给时间打破。我说向来总以为翻译比创作容易,因为至少无须构思。但真正地搞翻译,就会遇到困难。”(何圆月)最后,专业条件是一个译者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

三、结语

奈达以现代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社会符号学、交际学理论和信息论为指南,采用不同于传统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方法,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种种问题都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为中国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现代翻译学起了无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2]程跃.翻 译 目 的 论 中 译 者 的 角 色.文学语言研究考试周刊[J].2008

(46):216.

[3]段自力.翻译目的论介评[J].渝州大学学报,2000

(2):8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昭君出塞
快乐童年
一场有趣的战斗
学煮饭
寒假里的一件事
种花
欢乐的春节
我们家的2008年度总结会
泡泡糖一样的干妹妹
我最喜欢的照片
我的一天
第一次在冰上踩
小螃蟹
除夕
热烈的“战争”
培养职高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如何利用教材插图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论合作学习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改背景下省级教研员角色定位及专业发展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探析
构建高效教学新模式,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
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让数学思维在课堂提问中自由成长
浅谈初中生物微实验开发的研究
运用多媒体组合突破地理教学难点的教学模式初探
关于初中数学人教版教材教学中的问题探讨
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认真落实课标,深刻解读教材
以《荷塘月色》为例分析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二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五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二
王之涣生平
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三
画图理解 再现情景
是“鹊”还是“雀”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一
《登鹳鹊楼》插图研究四题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四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三
王之涣拒收玉器
《暮江吟》教学实录之一
夕阳乎,朝阳乎?——《登鹳鹊楼》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