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迈向法治新时代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和要实现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施依法治国是我们党的正确决策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全民打开新局面,持续推进,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迈向法治新时代。
关键词 推进 依法治国 新时代
根据党的十八大要求,我们要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坚持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法治国家的一体建设,开创依法治国的新局面。
一、依法治国的必然性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仅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内容和内在目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和动力源泉。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以及不稳定因素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人们更加重视对自己权益的保障,更加期望建设民主法治,更加渴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因此,我们要把推行依法治国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上。
科学发展观的实行需要推行依法治国,科学发展观的彻底执行是一场制度创新和观念改变。我们想要把思想从封建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然而这种变革会受到各种制度的束缚。因此我们要通过法治来深入执行科学发展观。用供给、导向、创新制度来解决阻碍科学发展的制度缺陷、空白和漏洞。让科学发展以制度化为基础,以法治化为轨道,真正实现科学的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推行依法治国。目前,我国社会矛盾不断且易发,某些官员依法执政的能力不强,责任感差,将事情处理不当引起与群众的矛盾,造成严重后果。将法治作为社会利益关系的纽带才能体现社会的正义与公平,让社会的和谐更加稳固。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要实现社会公正、政治清明、长治久安、民心稳定,必须要靠推行和落实依法治国。虽然法治建设要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但其导向作用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成效倍大,相反我们现在对法治建设有丝毫松懈便可能会带来长期甚至灾难性的后果,再去解决便事倍功半了。
要想让党的执政能力有所提高必要依法治国。国家的成败关键在党,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民主执政,科学执政才能让国家走上富强。
二、依法治国任重道远
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各个领域上要全面实现小康,推行依法治国,任务还很艰巨。从过去来看,旧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使得法制制度很少,解放之后中国并没有马上合理并系统的建立保卫人民民主主权的各项法制,而本就并不完善的法制也鲜有人去重视。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加上发展并不平衡的社会经济,使得我们推行依法治国时会面临更多繁杂的问题以及更加严峻的考验。
社会主义法律形成的现在虽有法可依,但有法不依现象严重甚至愈演愈烈。传统的中国对法的看法缺少发自内心的信仰与规则意识,并不追求公平正义的法律文化。古代中国讲法也只是把法当作一种工具和措施。认为法应该服务于人并且往往用来对付别人。而不是西方所理解的理性和正义公平的观念。现如今民间的一些小商贩偷税漏税,有商家甚至与有关部门勾结,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有错反而乐此不彼,甚至其他人竞相模仿。这些人完全不把法律看在眼里,只想着从法律的漏洞里谋取最大利益。这种法制观念与如今的西方的法治观念有很大差别。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有一天和美国的女朋友逛街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此时将要过马路的他们正好赶上红灯亮了,然而当时街上并没有车辆行驶,中国学生认为完全可以安全的过马路于是就过去了,而美国女朋友直到绿灯亮了才过马路,之后美国女朋友以他的法律意识淡薄,认为这样无发展为由与中国学生分手了。后来,中国学生回到国内交了一个中国姑娘,同样十字路口的选择,中国学生这回直到绿灯才过马路,而那位姑娘和当初的他一样闯红灯了。中国姑娘认为他太守规矩了不懂得变通,这样不灵活的人似乎也没什么发展前途,也和男生分手了。这个故事很恰当的反映了现如今中西方法治文化的差异。我们虽知道法律知识,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社会形成了法律文化。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不懈努力,中国已经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我们仍需要进一步的去完善并使其形成法律文化。这个任务是长期并且艰巨的。政府应该服务于人民,致力于社会事业的发展、民生的改善、文化的建设、经济体制的完善、生态环境的保护、社会纠纷的化解与预防以及权利的制约规范等领域的立法。政府要反腐败,要紧抓政府机关执法的文明公正。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要真正做到。同时还要严格的规范司法的行为,来提高司法的公信力。政法队伍要加强建设,管理制度要加强完善,行政法官的业务能力、司法理念以及工作水平要提高。
大力开展宣传法制教育也是推进依法治国的有效途径。只有提高人民的法治意识,全民一起投入到建设法治社会里,才能打好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实基础。法律实施的主要主体是人民群众,开展宣传法制教育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让社会主义的法治精神走进学校、乡村、企业、机关,并能够深入人心,融入人民的生活中去,形成法律文化。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万众一心,把推进法治治国与全民参与相结合,将法治当作一种信仰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坚持不懈的法治建设,我们就势必能迈向全面推进的法治新时代。
参考文献:
[3]张传鹤.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内在逻辑[J].理论学刊,2014,
(9).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门前的小河
- 捉蛐蛐
- 我的本领
- 俄罗斯喝酒记
- 游汉阳陵
- 难忘的教训
- 我学会了炒菜
- 广播操比赛
- 俄罗斯之行
- 徽园沙雕展
- 夜晚的特别牙膏
- 暑假钓鱼记
-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 快乐的一天
- “战地”行医记
- 水黾研究(二)
- 让植物为生命护航
- 商务―最后的王牌 惠普 ElitePad 900商务平板电脑
-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优秀项目案例
- 政府职能在创意产业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比研究
- 贵州省平塘县羊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 谁更适合你的办公桌?
- 爱国即爱家,自强即复兴
- 双面人生 加倍给力 华硕TACHI(太极本)21超级本的试用之旅
- 农村散养户动物免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展开
- 抗结肠小袋纤毛虫中草药的体外筛选
- 投影+Wi-Fi 分享更有趣 索尼PJ510E数码摄像机
- 脚踏长柄修剪刀
- 人工授精技术推动绵山羊质量提高
- 操场上 备课资料
- 遭遇无法生成——《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 春天在哪里 教学反思
- 父爱拿什么也换不了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反思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课设计
- 四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教学计划
- 《枫桥夜泊》教材解读
-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合作小组建立的策略
- 让作业不再是负担
- 教学计划
- 童年
- 《枫桥夜泊》教学随笔
- 重阳节的传说
- 茱萸与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