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31
浅谈工笔花鸟画从写生到创作的体会
【摘 要】花鸟画着重的是表现大自然的美和生命力,所以对于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来说,写生显得尤为重要,师法自然,在自然生活中去提炼升华,才能达到花鸟画固有的灵气与生动。从写生到创作,如何将自然美转换成艺术美,这将是本文研究的中心。
【关键词】写生;观察;艺术形式;师法自然;提炼升华
一、写生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写生是创作的基础,是收集创作素材的重要方法。画家张海东说:“写生为创作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艺术创作又将客观世界提炼升华,通过对自然万物深入体察,带有创作意识的写生,把握住客观空间,自然会使我们穿越画面的空间,进入梦寐以求的自我空间的创作。”画家通过写生来熟悉自然界的花鸟草木,激发创作热情,立意优先,通过自然物像的观摩、写生,筛选并运用于画面,形成创作构图,最终完成创作,将自然美转换成主观的艺术美创造。
早在唐代,画家张b就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创作方法。“外师造化”指画家首先要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积累生活;“中得心源”是根据生活的积累、画法的掌握、情感的融入,升华为艺术形象。
因此对于工笔花鸟画创作来说,素材来源于自然,画家就需要通过观察生活,注重写生,具备深厚的实地写生基础,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所需素材,掌握写生的技巧,以绘画特有的方式来表现自然物象,才能完成具有自然生活气息的艺术创作。注重对自然的观察与生活的积累,坚持师法自然对景写生,是一个画家一生坚持不懈的创作准则,贯穿创作的始终。
二、从写生到创作
历代优秀画家创作无一不注重写生。例如一代大师齐白石先生,他笔下的虾,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他画草虫,细到触须,实到翅膀肌理,无一不生动传神。这一切都来自于他对生活的细微观察与写生,先辈们这种师法自然的创作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重视写生、勤于写生,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中去寻找想表达的东西,不仅有利于创作,也是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林荫细语》 尹世凤 90cm*180cm
对于创作一幅工笔花鸟画来说,首先需要立意,“意在笔先”,按照创作意向来收集素材。其次,通过写生为创作收集素材。写生时需做到对物像的观察了解,掌握花鸟草木的生活习性、动态结构、生长规律以及与季节气候的关系等。例如,春夏秋冬四时花卉每时每刻的变化和不同的特征,揣摩其习性,应抓住它最动人的部分,把它们的特点表现出来。
创作不是生活素材的简单拼凑,构图时要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对所要表现的物象进行取舍筛选、概括提炼、布局安排。其次,构图要考虑到主与次、疏与密、动与静、虚与实等因素,把收集筛选好的素材搭配组织于画面。
通过创作《林荫细语》,让我认识到自己写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写生经验的不足和素材的匮乏。只有多写生,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才能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其次,我对素材的筛选搭配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不能做大自然的搬运工,把一花一草都照搬进画面,刻画也不能太平均概念,让人没有遐想的空间,要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对物象进行取舍筛选、概括提炼。
三、创作贵于写生,贴近生活
生活是艺术创作之源,创作来自于生活。把生活中的写生素材融入于创作,投入自己的生活感悟与思想构思,才能创作出贴近于生活的作品。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就是需要不断地深入生活,去发现和捕捉其中蕴藏的美,大量写生,使画者与自然交流才能在描绘花姿鸟态中融入画家真实的主观感受,创作出的作品才能感染观者,从而让观者与画家产生共鸣。从写生到创作,注重物象的客观性,反映现实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性,体现创新精神,才能真正唤起内心深处共同的情思。
参考文献:
[2]周琼.浅谈中国花鸟画从写生到创作[J].美术教育研究,2012(07).
[3]郑利美.工笔花鸟画写生与创作琐谈[J].艺术理论,2008(06).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伤心的一天
- 建立“S”星球
- 杭州之美
- 鸟趣
- 最宝贵的一句话
- 写作的乐趣
- 红树林
- 和我们一样享受和平的世界
- 五龙谭
- 飘•韵
- 校园的春天
- 龟兔第二次赛跑
- 幸福的回忆
- 过年真快乐
- 那一次妈妈哭了
- 棉花新政 棉农三盼
- 小微物流企业发展困境分析
-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文献综述
- 航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 浅析航天企业采购合同风险控制
- 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试点下航空物流产业竞争力研究
- 应急物资的政企合作储备模型研究
- 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差异探讨
- 透过“双十一”浅析电商物流
- 加强天津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提升农产品物流能力的对策分析
- 基于TQM的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标准研究
- 用平衡计分卡评价物流管理效率的方法初探
- 基于文化产业视角下提升呼和浩特城市品牌的对策研究
- 浅析物流的是与非
- 义乌区域电子商务虚拟连锁配送模式研究
- 《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2
- 《鲁滨孙飘流记》课后反思
- 《黄果树听瀑》教学后记
- 《看菊花》——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设计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反思
- 欣赏,领会,创造——《泊船瓜洲》听课感受
- 成长足迹(二)依依惜别阅读材料
- 《依依惜别》演讲稿
- 《慈母情怀》教学反思
- 沐浴桂花雨的芬芳──《桂花雨》教学后记
-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 聆听《慈母情怀》有感
-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叙事
-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
- 五年级语文上《七律·长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