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谈电视节目的前期策划

新媒体环境下谈电视节目的前期策划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08

新媒体环境下谈电视节目的前期策划

【摘 要】2013年的一档明星亲子旅游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取得令人瞩目的收视奇迹。不仅同时段收视排名位列第一,其主题“教育问题”也迅速成为当今社会热点话题。不同于以往的电视节目,它开创了新的运作模式,依靠电影叙事技巧进行不平衡设置从而营造戏剧冲突,大量纪录镜头配合快节奏剪辑完成叙事形成情绪张力,另外进行运营创新、节目包装创新等与新媒体环境相迎合的发展策略,从而获得较大成功。本文在叙事学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新媒体发展环境分析《爸爸去哪儿》的前期策划,探寻其创新运营的成功因素。

【关键词】新媒体;爸爸去哪儿;叙事学;创新

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前期策划对电视文本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策划一档优秀的电视栏目,不得不考虑电视大众传媒包括选题定位、市场调研、制播方案、反馈信息整合等具体因素在内的,影响受众阐释与接受的前期运作策略与策划。运作策略与选题策划不仅关乎经济效益,同时也兼顾社会效益,不仅迎合受众的需求,也在不同的接受语境下兼具社会道德教化。

一、新媒体营销策略分析

新媒体是相对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新型媒体形态,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慢性反馈,它的及时互动为调整节目运作带来无限可能。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总是快于传统媒体,在《爸爸去哪儿》的前期策划中,不可否认利用微博等新媒体的前期宣传的作用。《爸爸去哪儿》仍致力于新媒体的运作,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利用新媒体之长为传统媒体谋出新的出路。如,运用微博等新媒体制造话题、提前预告或者进行二维码互动等。这种新的前期策划,不同于以往电视节目,它迎合当下媒体传播发展,利用资源优势等给节目带来清新之风。在新的环境要求下,与新媒体资源相结合也是目前电视产业的最好出路。《爸爸去哪儿》正是抓住这个先机进行营销运作,使得节目的影响力远远大于电视传播带来的单极效益,实现各个行业共同营销的良性运作。这种与新媒体环境相迎合的策略,不仅使人耳目一新也为之后的电视产业链运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随后的电视产业副产品如广告、图书、玩具、商标等也借力东风产生良好的效益并与新媒体运作形成良性循环。

另外《爸爸去哪儿》不仅将新媒体营销运作于传统媒体的发展中,还将新媒体扩展到电影领域里去,开辟新形式的商业电影。如2014年的电影《爸爸去哪儿》,甚至将综艺模式复制到大屏幕的电影里去,将新媒体扩展运用到极致。

二、故事化叙事策略分析

故事化叙事,是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作品新的要求,也是未来电视节目发展的趋势。《爸爸去哪儿》迎合了这一新的发展要求,开创了新的故事模式,它依靠电影叙事技巧进行不平衡设置从而营造戏剧冲突,采用大量纪录镜头配合快节奏剪辑完成叙事形成情绪张力,形成营造感染力。这种故事化的叙事策略极大吸引受众的注意,为节目质量及艺术水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模仿电影叙事手法。在电影化叙事中,叙事完整是最基本的保证,起承转合是其叙事发展的模式,不平衡因素的设置造成的戏剧性是其叙事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叙事完整是指节目表达的不再是一个娱乐片段,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完整过程。在一个个完成的过程中,设置戏剧化因素从而推动起承转合的叙事。这种叙事手法极具戏剧色彩,人物的性格是不断变化完善的,故事的发展也是完整的递进的,从而具有较高的质量与水准。节目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形象是一成不变的。孩子们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也是在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如Kimi依赖性特别强,到最后变得可以独立去完成任务。Cindy由一个“爱哭鬼”变成一个善良、充满力量的“女汉子”。天天由开始的强烈排斥反感到后面的担当懂事等等。他们的形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变化、丰满,不是“脸谱化”,而是不断挖掘出人物更真实的一面。因此,观众感受到的人物形象不是扁平的,而是丰满的、立体的、真实的。

(二)不平衡设置制造戏剧化因素。不平衡的设置,即制造反差、冲突、矛盾,设置反转、悬念等因素。悬念、冲突、反差等都是运用戏剧手法讲故事的重要手段之一,这里却被用到了电视节目里,如此的设置为节目增色不少。《爸爸去哪儿》很懂得通过制造冲突来叙事、推动故事的发展,并且在发展中挖掘到更深刻的东西,不仅表现了人物性格,也深化了主题,引导观众向更深度的层次去思考。如通过孩子们的性格、性别、年龄的差距来设置不平衡。节目里孩子们年纪大小不一,“三男两女”分配,性格不一,且互相并不熟悉,这样极易形成冲突感。通过房子住所的差异来形成“不平衡”。如节目组选择的五所房子,形成鲜明对比,以制造悬殊、制造悬念,引起观众的期待心理。节目通过房子住所的不平衡设置,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不仅形成冲突感,推动故事发展,还设置了悬念。这些不平衡的设置为完成戏剧化叙事创造不少有力的条件,从而推动故事的发展,挖掘到更深的层面上去。

(三)全知视角与内聚焦叙事相结合。纪录镜头的运用,同样为节目增色。从叙事的角度来看,真人秀节目是一种运用了纪录片的纪实手法、影视剧的戏剧冲突性、游戏竞赛的竞技性以及节目与观众互动性为一身的综合性娱乐节目。所以不得不分析其纪录镜头的运用。在这档节目中,导演采用叙事学中全知视角与内聚焦叙事相结合的手法来讲故事,内外相结合,从事件到人物心理到引人反思,不断深入,从而达到引人共鸣的效果。全知视角即上帝视角,用纪录镜头将拍到的一切都展示给观众,观众了解所有事件,而故事里的人物却只知一二,这就为戏剧化发展创造条件。如父子双方游戏互动,观众了解所有事件,却隐瞒故事中的人物,这就为揭开人物动因埋下一个个伏笔,等到真相大白时激发起所有的情绪,这种积攒性手法极大地突出了情绪效果。事件后,导演再进行人物采访,将事后人物内心感受用独白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从而使观众了解到当时事件中人物的心声。此时的这种视角便是内聚焦叙事视角,以主观感受各个事件经历发出心理感慨。这种全知视角与内聚焦视角相结合的叙事手法极大渲染了故事效果,在不平衡设置的戏剧化因素里得到最大水平的发挥,达到了非常出色的效果。

三、电视节目创新策略分析

电视节目制作模式的复制导致制作思维的僵化,由于受众需求、电视节目的制作成本等,使得每一次模式的营销运作都显得小心翼翼,创新几乎是“履冰之举”,成功模式的复制对电视制作人来说是相对明智的。这就导致国内电视节目的趋同,很难有成功的创新之作。而《爸爸去哪儿》的引进则为国内电视节目带来清新之风,虽然它引自韩国同名电视节目,但在节目形式上也进行了不少的本土化创作。其中字幕的运用、童真的曲风、故事化叙事等都让人耳目一新,这些创新因素都为节目增色不少。

(一)字幕设置创新。字幕是这一电视节目最有特色的因素之一,它开启国内趣味字幕形式的先例,照片、动画、动漫、头像等都成为其字幕制作的元素。表情化、动态化、情绪化等都是其趣味性的形式表现,如当表现“吃惊”、“生气”等的心理状态时,字幕是“火冒三丈”的图样;当表现“窘迫”、“泪奔”等的心理状态时,字幕则是两个“泪点”的图样。字幕版的“西瓜荡秋千”,便处理成卡通人物的“西瓜”在荡秋千。另外表现人物表情,而又没有相应镜头时,便用绘上各种表情的人物头像来代替。这种表达效果,反而比真实镜头更为有趣。

(二)节目包装创新。节目包装是节目风格的重要体现,在《爸爸去哪儿》中,电视节目的包装恰到好处,为节目增色不少。如同名主题曲《爸爸去哪儿》童真味儿十足且朗朗上口,父子对唱更显温馨,奠定了“亲子教育”、“寓教于乐”的节目风格。节目开头则是一部简短动画片,直接表达节目主题。节目音效同样颇具特色,音乐童趣表现得恰到好处。

(三)游戏内容创新。不同于以往明星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将叙事重点放在不为人知的明星正常亲子生活上,并在艰苦的环境挖掘出人性的光辉来。同时淡化了主持人的调度作用,重点表现叙事对象的正常生活和真实反应。节目主持人首次以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到节目的发展之中,而不再作为一个调控者、协调者。这一改变是创新的,和以往电视节目不同的是,主持人扮演了真人秀节目中的一个角色――“村长”,这个角色令人倍感亲切,不仅拉近了与节目中小朋友的距离,又体现了节目亲和趣味的风格。游戏同时设置许多不平衡,为其叙事张力作铺垫。

参考文献:

[3]何竞平.新媒体时代的电影营销策略――以《爸爸去哪儿》为例[J].中国电影市场,2014(09).

[4][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那一次妈妈哭了
幸福的回忆
五龙谭
杭州之美
写作的乐趣
和我们一样享受和平的世界
建立“S”星球
红树林
最宝贵的一句话
鸟趣
过年真快乐
飘•韵
伤心的一天
龟兔第二次赛跑
校园的春天
基于文化产业视角下提升呼和浩特城市品牌的对策研究
浅析物流的是与非
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试点下航空物流产业竞争力研究
义乌区域电子商务虚拟连锁配送模式研究
棉花新政 棉农三盼
加强天津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提升农产品物流能力的对策分析
基于TQM的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标准研究
用平衡计分卡评价物流管理效率的方法初探
航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差异探讨
浅析航天企业采购合同风险控制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文献综述
应急物资的政企合作储备模型研究
小微物流企业发展困境分析
透过“双十一”浅析电商物流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叙事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反思
成长足迹(二)依依惜别阅读材料
《慈母情怀》教学反思
沐浴桂花雨的芬芳──《桂花雨》教学后记
《依依惜别》演讲稿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
《黄果树听瀑》教学后记
聆听《慈母情怀》有感
《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2
《鲁滨孙飘流记》课后反思
《看菊花》——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欣赏,领会,创造——《泊船瓜洲》听课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