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寺、庙、祠、观、庵的区别
旅游时,我们经常会到当地的寺庙拜一拜。不过,寺、庙、祠、观、庵这些听起来差不多的地方,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寺
《说文》云“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以后寺人的官署亦即称之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等。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太常寺则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之“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汉代,九卿中有鸿胪卿,职掌布达皇命,应对宾客,其官署即“鸿胪寺”,大致相当于后来的礼宾司。梵语中,“寺”叫僧伽蓝魔,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越来越少,而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庙
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那时,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混在一起,庙作为祭祀场所,还常用来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
祠
祠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当于纪念堂)。这点与庙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指诞辰和忌日)祭礼不绝。”东汉末,社会上兴起建祠抬高家族门第之风,甚至活人也为自己修建“生祠”。由此,祀堂日渐增多。
观
《释名》云:“观者,于上观望也”。观就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天文观察台”。史载汉武帝在甘泉造“延寿观”,以后,建“观”迎仙蔚然成风。据传,最早住进皇家“观”中的道士是汉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汉元帝顽疾而被引进皇宫内的“昆明观”。从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筑称之为“观”。
庵
古时是一种小草屋,即所谓“结草为庵”。旧时文人的书斋亦称“庵”,如“老学庵”“影梅庵”。汉以后建了一些专供佛徒尼僧居住的庵堂,于是“庵”也就成了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专用建筑名称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是仙女
- 扫地
- 我的爸爸
- 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 书的新一代
- 我的小闹钟
- 可亲可敬的妈妈
- 鸟儿的争论
- 瞧,这对书呆子
- 我最喜欢的游戏
- 童年趣事
- 吃面大赛
- 我的老师
- 小猴学本领
- “音乐迷”老爸
- CTCL: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范式(2)
- 家庭信息化平台的开发与发展
- 金纳米簇信号放大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高速铁路通信GSM―R中智能网的异地冗余备份机制
- 核酸碱基自组装膜表面电子转移性质研究
- 通信计费数据采集网络的模式探讨
- 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疾病标记物分子印迹技术在分离传感分析中的应用
- 纳米孔金膜电极的制备及应用
- 纳米孔分析化学
- 基于ArcGIS的城镇基准地价空间变化分析的新方法
- 热工仪表校验仪校准方法的探讨
- 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CV的应用研究
- 基于纳米Pt形貌调控的化学需氧量电化学传感研究
- 肿瘤坏死因子与可溶性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研究
- 小学生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怕写作文 作文指导
- 《春雨的色彩》教学随感
-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让爱充满我的课堂 教师随笔
- 国旗在我心中飘扬 学生作文范文
- 由丰字所想…… 教师随笔
- 小学二年级班语文期末试卷分析小学二年级班语文期末试卷分析小学二年级班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教师随�
-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 你能原谅老师吗? 教师随笔
- 四年级第七、八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 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
- 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总结
- 四年级第五、六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
- 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
-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河坝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