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8
给朱伯儒当老师
上世纪80年代,有两个风靡全国的人物,一个叫张海迪,男一个则叫朱伯儒,他俩都是当时的“活雷锋”。1984年9月,朱伯儒与我同时到解放军后勤学院学习,他当时就任武汉军区空军后勤部副部长,年龄已满47岁,是学员队中职务最高、年龄最大的,我和他虽不在同一个学员队,但住的却是楼挨楼。
1985年3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朱伯儒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十几天的会议结束后,朱伯儒落下了一门课,叫《陆军师野战阵地防御战斗》。因误课原因特殊,朱伯儒向学院提出申请,要求免修这门课,学院的答复很简单:你是来学习的,不是来镀金的,这门课必须修。队里的学员都很同情朱伯儒。有一天,与他同队的孙明树找到我,对我说:“你们队正在修这门课,你能否去辅导一下老朱。”我一口就答应了下来。离考试只有3天了,那么多内容,3天时间也看不过来呀,要应付考试,必须要找到“捷径”。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找到军事教研室的一名主讲教员,把朱伯儒的情况作了介绍,希望他能透点“情报”。这位教员也很同情朱伯儒的“遭遇”,他拿出教材翻到第7页,我一看就明白了,第7页是讲战前部署。考部署就是排兵布阵,这要比考战中情况处置简单许多,只要将假定提供的任务、兵力、兵器情况按作战原则往地图上一标,就万事大吉了。经过两个晚上的辅导,朱伯儒基本掌握了要点。考试那天,我与他一同走进考场,随着指挥尺和红、蓝铅笔的舞动,我俩很快就完成了图上作业。不几日,考试结果下来了,我优秀,他良好,皆大欢喜。
考试结束后没多久,朱伯儒便转学到了解放军政治学院。此后一年多,我再没见到朱伯儒,只知道他从政院毕业后在成都军区空军任政治部副主任。
1987年4月的一天,我正在成都人民商场购物,一个巴掌突然拍在我的肩头,回头一看,是朱伯儒两口子,老朱见我的第一句话是:“时老师好!”一日为师,终身还为师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电视惊魂记
- 小蝌蚪
- 早晨
- 冬季运动会
- 难忘的一天
- 水是有皮肤的吗?
- 这就是我
- 田野的早晨
- 那场大雪
- 开心的“六一”节
- 大桥
- 西湖边的秋景
- 找妈妈
- 虎口拔牙
- 吹泡泡
- 电视指南榜·节目
- 国力强大是文化走出去的根本
- 行动者网络理论应用乡村旅游发展之研究
- 南非大使:中国投资者不要对南非失去信心
- 同中有异,异中出新
- 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多渠道路径探析
- 镇江“三山”景区智慧旅游建设框架研究
- 洛阳智慧旅游建设探研
- 分析德阳市石牛石刻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 自动驾驶车真的来了?
- 广电总局:抗战剧过度娱乐化不得发证
- 完片担保的中国式变通
- 基于季节性问题的反季节旅游市场营销探究
- 电视指南榜·电影
- 分析几种投资理财方式在居民财产保值中所起的作用
- 《奶奶的白发》教案之一
- 《陈毅探母》同步练习
-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之二
-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之一
- 《蘑菇该奖给谁》教案之三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之一
-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课文原文
- 《小松树和大松树》课文原文
- 《陈毅探母》课文原文
- 《骑牛比赛》教案之一
- 《小松树和大松树》同步练习
- 《奶奶的白发》教案之二
-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案之二
-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之三
-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