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网络舆论场的博弈与治理

浅析网络舆论场的博弈与治理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9

浅析网络舆论场的博弈与治理

摘要:自2014年成立中央网信办以来,我国高度重视阵地建设,积极强化网上舆论管理,积极开展引导,网上舆论形势总体良好,由党和政府主导的主流舆论在网上占据强势地位。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网上舆论仍面临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改进方法,用好网上话语权,增强引导效果。笔者认为,应高度重视我国网络舆论形成博弈的原因以及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尽早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舆论场引导与治理对策。

关键词:网络舆论场;舆论引导;主流媒体;自媒体;博弈

一、网络舆论形成博弈的原因

1.外在原因:社会多元变化和复杂的媒介格局。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困惑、矛盾和压力交织重叠,社会心理出现震荡和失调。同时全球格局复杂多变,正处于发展变革调整时期,政治经济形式复杂多变,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也愈加频繁,尤其是西方对我国加紧了文化输出和思想渗透,这其中也包括一些敌对势力和媒体对我国进行恶意报道的攻击,严重损害了我国对外形象和国家利益。同时,随着人们的信息获取量越来越大,思想活动越来越独立,使得我国在满足人们信息多样化需求并用主流舆论来引导社会思潮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当前,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以其自身优势对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在媒体市场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这对传统媒体是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两者在相互竞争中加速融合,形成了跨媒介合作。与此同时,由于媒体的双重属性,在经济的推动下和政策的倾斜下,越来越多的行业渗入传媒业,形成跨产业融合,导致复杂的媒介格局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复杂的媒介格局造成了多种舆论场的并行存在,这些舆论场常常存在一定的隔阂,有的时候甚至存在尖锐的对峙。

2.根本原因:不同利益人群思想之间的博弈。网络舆论场之所以产生舆论冲突和舆论博弈,是因为舆论场中不同声音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阶层,毕竟任何舆论主体都是无法摆脱利益原则的。在网络舆论场中,有代表政府的政府舆论,有代表主流媒体的媒体舆论,有代表西方势力的舆论,还有网民自发的舆论,多种不同利益阶层都在发声。造成网络舆论场众声喧哗的原因,除了利益诉求外,还取决于网民由于自身因素造成对同一事件持不同见解,从而会出现舆论差别,众意的纷然杂陈,直接表现为不同思想感情的人的行为、动机与追求,而实际是现时代多种经济因素和精神传统汇合成的社会意识的综合体。

二、网络舆论场引导偏差的原因

1.政府禁语:信息不公开,网民因言获罪而带来情绪对立

自媒体舆情事件广泛、多样,各类理性与非理性的情绪在自媒体舆论场中发酵,舆论生成多元化,舆论倾向复杂化。我国早期网络舆论引导重视维稳,曾采用删帖、删号、禁言等方式进行网络舆论引导,然而以“禁、堵”为主的方式不仅无法实现网络舆论一律,反而易激起网络舆论的强烈反弹,将导致工作陷入被动,更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精神。

同时,网民因在自媒体发表负面言论遭跨省追捕、因言获罪等也引发各方争议。因言获罪本身会成为自媒体舆论场的引爆点,不合理的因言获罪更易在情绪的集结中带来网民情绪的抵触和官民情绪的对立,与网络舆论引导的初衷背道而驰,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2.媒体失语:议程设置不当带来分裂与隔阂

两个舆论场的自说自话实际意味着自媒体舆论场对传统主流媒体话语权的蚕食与瓦解,传统主流媒体对于自媒体舆论场话题的视而不见与失语将加速社会舆论的分裂,逐步消解自身话语权和引导力。

3.媒体错语:错误信息传播导致公信力与引导力下降

在鱼龙混杂的自媒体信息海洋中,对无法核实的信息,网民期待主流媒体的核实、澄清、纠错与校正,对主流媒体的专业性、理性具有高期望值。主流媒体错误信息传播无疑会导致自身公信力下降,消解话语权威和引导力。

三、网络舆论场引导与治理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网络舆论形成博弈的原因及舆论场引导偏差等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对网络舆论场进行治理。

1.遵照舆论场运动规律进行网络舆论引导

舆论场作为舆论形成的温室,加剧了舆论圈的扩散和融汇,使人们的情绪由积郁走向激荡,迅速形成巨大的意志合力。舆论场一旦构成,一场大规模的舆论举动就难以避免,因此要想对舆论进行有效引导或者避免大规模的舆论举动,就应该在舆论场形成之前进行引导。在网络舆论圈状态时,意见的求同和交锋就已经展开,相同意见的网民聚集在一起,出现了意见一致且活跃积极的舆论人。因此应重视舆论圈的初始信息,及时把握舆论中心动态,掐断舆论“燃点”。 此外,在网络舆论场中表达意见的网民仅占全部网民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还有绝大部分网民在面对社会事件是不发表意见的,他们成为舆论场中的“暗流”,只采用“围观”的方式观看舆论场中各种力量的博弈。但是不发表言论并不代表没有意见倾向性,隐性舆论和显性舆论在一定时期是交互转化的。因此,在进行舆论场治理时,不应只重视显性舆论,更应该重视潜在的隐性舆论。

2.网络舆论主体协同互动形成正面舆论

网络舆论的产生很大一部分都与政府形象或信用挂钩,政府应当避免舆论引导中出现“塔西佗效应”;媒体在舆论引导中应该注重现实议程设置功能,主动掌握话语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对网络舆论场博弈过程中出现的负面舆论或产生的谣言及时澄清引导,保障传播的有效性,从而推进舆论的有序化演进;网民则应该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以及常识判断,理性对待社会热点事件,不要被舆论所绑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个人思想独立性,避免陷入“沉默的螺旋”或情绪化的宣泄中,同时注重和发挥网络舆论领袖在重大舆论中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话语权。

在舆论引导中,应当形成以政府舆论为基准,媒体舆论为抓手,网民舆论为着眼点的协同促进机制,在网络舆论中应当共同作用,让政府所代表的主流舆论在博弈中占据主流,促进正面舆论形成,使舆论朝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演进。

3.意识形态博弈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互联网的使用和发展,使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状态,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他们掌握互联网核心技术和话语霸权,使得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各种形式大肆宣扬和渗透西方价值观,输入意识形态信息,在出现社会问题或社会突发事件的时候,这些舆论以有组织、有阵地、有诉求等方式充斥在网络舆论场中,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隐蔽性,这就无形增加了主流舆论博弈获胜的难度。

4.建立建全网络舆论引导法律保障机制

在加强对包括《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用户帐号名称管理规定》《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等在内的现有网络监管立法的执法工作,强化这些立法对网络运营商监管责任的规定,增强网络运营者的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应积极鼓励并支持利用网络表达或传播内容健康向上思想、言论的组织或个人[3];积极探索调动发挥评论引导人员积极性的有效办法和途径,制定考核细则;积极加强对于在网络上传播的一切个人作品的审查力度;共守“七条底线”,立法严惩利用网络传播不良信息的行为,切实达到利用法律手段为互联网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的目的。

以柴静视频事件为例,柴静视频根本上不是视频本身问题,而是由视频所反映出来的舆论场喧嚣与躁动问题。这种舆论场的喧哗,反映出我国主流媒体对重大舆情事件估计不足,对舆论流疏导、截留、弱化、对冲不够。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对于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网上舆论产品或作品,我国的管控制度尚处于缺失状态。柴静视频,不是我国传统说法上的“党和人民喉舌”的媒体产品,其仅代表了个人观点或者是她服务的某组织观点。然而,这种作品,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可以很方便地传播。这类现象,需要我们高度警惕。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并明确要求“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我国具有“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特征的网络舆论场,我们应牢牢把握“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这一工作要求,坚持“依法监管、积极引导”这一基本原则,以“扶正祛邪,兴利除害”为己任,积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大力推进网络舆论队伍建设,解决“正确的不发声”问题,唤醒“沉默的大多数”,把握好引导网络舆论场的时、度、效,抢占舆论时机的制高点、舆论道义的制高点和舆论表达的制高点,使我国网络空间全面清朗起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象棋比赛
野炊
假如我是一只蚊子
我家的小菜园
激流勇进
小金鱼
难忘的“六·一”
泡泡游戏
那个高大的背影
妈妈的爱
巴拉河家乡的河
游中南百草园
一堂快乐的课
森林服装店
温暖
海洋热潮背后的“中国问题”
涉及分布时滞的恒化器模型概周期解的全局指数稳定性分析
3D打印机制造出“微型肝脏”
南海园镇融合全力打造国家级高新区
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浅议跨文化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天津滨海新区发力高端制造 2017年形成六大产业集
论高中班主任如何创设班级教育心理环境
网络环境下同步协作学习互动实证研究
“现实的人”视域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十二五”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公布
长春高新区计划兴建半导体产业基地
加热炉模糊控制探讨
厦门:将从四方面推动两岸科技产业深度对接
天津大寺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引进40个中高档汽车品牌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教学总结
五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教学计划
开车好!和走路好! 作品赏析
你的温柔将带给学生优雅 教学反思
让语文课结尾多些生动 教学反思
小学生常见缩句百例 备课资料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与指导
学会向学生请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后反思 教师随笔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分类复习句子部分
快乐的假日小队 学生作文范文
语文人教版六下第三单元试卷 备课资料
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作品赏析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学生作文范文
温故知新润物无声
小学生常见病句30例 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