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4
龙门造像小题记
康有为云“魏碑无不佳者,虽穷乡儿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异态,构字亦紧密非常,岂与晋世皆当书之会邪,何其工也?譬江、汉游女之风诗,汉、魏儿童之谣谚,自能蕴蓄古雅,有后世学士所不能为者,故能择魏世造像记学之,已自能书矣”【1】这段话极言造像书法之可师,魏碑无不可学,对龙门石窟造像题记推崇极高。
自西魏至北齐、北周,书法体势已有了较大的不同,到隋唐时期更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洛阳一带典型的魏碑体书法风格,实际上风行了四十余年,但在这四十余年中,留下了大量的石刻书法遗迹,除墓志被埋于地下,至清末民国才大批出土外,其他如碑刻、造像题记等一直昭然于世。
但在清中期以前,龙门北魏造像题记并未进入书法家的视野,尚未成为书法的取法对象,对其中的原因,现代学者多有讨论,但均未提及根本。包括龙门造像题记在内的北魏书法被忽略,根本原因是北魏是鲜卑族政权,与历代文人所普遍接受的华夏文化一线单传的观念不合。清中期以后,随着学术风气的转移和文人、书家们关于书法观念的改变,龙门北魏造像题记书法的美学内涵和取法价值渐渐被发掘出来,并逐步成为了书法的经典作品。
清代学者注意到龙门造像题记的首推诗人袁枚,这一点《语石》的作者叶昌炽在书中云:“袁子才《随园随笔》曰:龙门之山,伊阙之内,石刻佛像最多,皆有姓名与造像年月,俱北朝人为君亲祈祷之意,惟杨大眼以名将题名为世所重,其他碑中略与文词者,碑首两侧俱蛟龙之形,明季犹存七十二座,故俗传为七十二座蛟龙碑“余收藏大业、开皇、长安、武平、景明、孝昌等石像记,仅二十余种。”“子才所记当乾隆时,《金石萃编》尚未成书,此为龙门造像见于记载早而较详者,后来流传益盛。即洛人亦但侈言廿品、以至二千品,无复知有七十二座蛟龙碑之称矣。”【2】
到民国时期,书家们对龙门北魏造像题记的书法风格、美学意蕴、在书法发展源流中的意义以及不足之处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张宗祥先生在《书学源流》中以史家的眼光对书学源流进行系统概括,从书法史的角度对龙门北魏造像题记书法作出了精辟、中肯的评价。
张宗祥指出,“汉、晋之间,书学系统至纯不杂,降及六朝,至杂不纯。如异军突起,各自为战。六朝书法今为圆笔和方笔两类,认为“若造像小种,指不胜数,亦有流丽,类晋人而下开唐之《院体》者此则小支而非大综”。六朝之字以观之,门分派别虽各不同,至论其大较,则与晋不同,非故立异,自汉以来至羲之,其巧已极,则返之于朴,绳之以法,自然之势也。并对“朴”和“法”的关系作了详细阐述:
“朴之弊也野,法之失也构,夫所谓野,非鄙陋之谓也,如《郑长献》《慈香》之类是已,其拙处如小儿学书,其劲处虽善书者不能及,譬若岩栖之士,游侠之徒,不知廊庙为何地,法律为何物,兴之所到,意之所快,即掉臂攘袂游行其间,彼其为书,盖不知世上复有何等书,此所谓野也。所谓构者,非局促之谓也,如《孙秋生》《魏灵藏》之类是已。法之所在,不可或失,譬如儒家者流,言行动止,一范乎礼,舍礼之外,不敢妄为,此所谓构也。然野之弊魏,齐已极。构之弊魏,齐犹未尽显,且法之为物,愈求而愈密。此《郑长献》《慈香》之书后不多见,而法律严整之书遂演而为隋碑也”。
另“古人论书以为疏者宜密,类云峰大字,左右上下各不相谋,而六朝造像,尤多例外之作,六朝信佛,佛之为教,苦行持戒,其说明性。了解无不圆通,故六朝之雄肆庄严,格无不备,一变晋习”。张宗祥还列出了金农――郑长猷,汉隶。赵之谦――六朝造像的书法传承线索,在他的观念里,龙门北魏造像题记书法堪为书法经典!是书法传承谱系中的重要环节并无疑义。
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梁启超对龙门造像记也非常重视,其书法取法北魏,清劲不俗,他还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推北碑为方笔之祖,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并认为《龙门二十品》遒健雄浑,峻峭方整,这种书风是与北魏当时社会风气!审美趋尚是一一相肖的,论证了龙门北魏造像题记书法风格出现的必然性。
民国时期的书家敏锐地注意到刀刻效果对龙门北魏造像题记书法风格的影响,并对取法造像、碑志时的“刀 、笔”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刘咸忻云:谭复堂评《始平公》造像记曰:刀多于笔,“造像碑版之分也”此论颇有味造像本一时风尚,如今祈福酬神之匾联,书人固不尽能手,造作尤多草率,非如碑志之慎重,写刻求全其笔意势固然也,后人于崭截齐整之处,悉以为用笔之妙,殆不免于过矣,即碑志虽甚精工,亦未必无出于刀者。夫作书诚有方笔,方笔诚能崭齐,岂可概以为无?故吾观石刻中崭齐之处,有笔毫所必不能成者,谓非刀而何?【3】
从刘咸忻的论述可以看出,民国时期,龙门造像题记书法已成为学书人所广泛取法的范本,尽管在学习取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弊端,但这只是取法者不善取法,不能脱变之故,并不是龙门造像题记书法本身的原因,这正与世人取法《圣教序》流为院体,取法颜真卿流为吏手俗字一样,并无损于范本的经典地位。【4】
龙门造像题记正是有这样的书法魅力,让无数的书家痴迷膜拜。余藏龙门题记旧拓二百余品,每一品都生动鲜活。历来书家及金石家评价龙门造像题记,首推《龙门二十品》,然其余造像亦是风格迥异,特色鲜明。虽是篇幅小,但有大气象。今精选未常见者,以飨同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忘的一天
- 妈妈我爱你
- 生日礼物
- 春天
- 我的家乡
- 我家装了节能灯
- 山羊
- 丹苏流浪记
- 家乡的荔枝
- 玩缝纫机
- 爱挑剔的老鼠妈妈
- 我的“小猪”
- 一片绿叶的回忆
- 游新世纪广场
- 捉鱼
- 投影+Wi-Fi 分享更有趣 索尼PJ510E数码摄像机
- 双面人生 加倍给力 华硕TACHI(太极本)21超级本的试用之旅
-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展开
- 脚踏长柄修剪刀
- 农村散养户动物免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爱国即爱家,自强即复兴
- 让植物为生命护航
- 商务―最后的王牌 惠普 ElitePad 900商务平板电脑
- 人工授精技术推动绵山羊质量提高
- 水黾研究(二)
-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优秀项目案例
- 政府职能在创意产业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对比研究
- 贵州省平塘县羊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 抗结肠小袋纤毛虫中草药的体外筛选
- 谁更适合你的办公桌?
- 描写花卉的好词好句好段
- 《枫桥夜泊》说课设计
- 《画龙点睛》课后反思
- 描写梅花的好句好段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片断赏析
- 让学生有自己的意见
- 说说茱萸
- 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片段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格律参考
- S版语文11册期末测试 学生习作
- 描写野草的好词好句好段
- 张海迪的成长故事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综合资料
- 《月亮的心愿》教学随笔 教师随笔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