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医分型治疗颈椎病

中医分型治疗颈椎病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中医分型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颈椎及附近软组织急性或慢性损伤,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颈骨髓、椎动脉和颈交感神经所出现的综合症状,多发生于中老年人,长期从事低头伏案工作或有过颈部损伤史者更为多见。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逐渐增加,且趋于年轻化,应引起足够重视。

本病主要表现为头、颈、肩臂或胸部疼痛、麻木,甚至出现肢体功能失常,导致瘫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本病属中医“痹症”“头痛”“眩晕”“项筋急”“颈肩痛”等范畴,多因外伤或感受风寒湿邪,以致筋骨劳伤、气血瘀滞或痰瘀阻络。据临床验证,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现将临床常见的证型介绍于下,供读者参考。

一、寒湿阻络型(本型常见于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二、气血两虚夹瘀型(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

三、气阴两虚夹瘀型(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眩晕反复发作,甚者一日数十次,即使卧床亦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身软乏力、行走失稳;或心悸,气短,烦躁易怒,咽干口苦,眠差多梦等;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而干,或舌面光剥无苔,舌下静脉胀大;脉沉细而数,或弦数。

治宜益气养阴、安神醒脑、调和气血。方药:白芍30克,丹参20克,天麻、川芎、杭菊花、枸杞子、沙参各12克,炙甘草、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地龙、夜交藤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四、脾肾阳虚夹瘀型(本型常见于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后遗症或久治不愈者):四肢不完全瘫(硬瘫或软瘫),大小便失禁,畏寒喜暖,纳差;舌淡红,苔薄白或微腻,脉沉细弦或沉细弱。

治宜补肾健脾、温经和阳、强筋健骨。方药:熟地、山萸肉、山药、白芍各30克,炒杜仲、牛膝各15克,白芥子、炮干姜、穿山甲、龟板胶、鹿角胶、炒神曲、桂枝、肉桂、炙甘草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