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9-08
在公共场合撒欢的中国小孩
有人抱怨,中国游客特别吵闹,缺乏修养,这当然是一种偏见。事实上,我碰到过不少年轻的中国游客,不但懂礼貌、知风俗、英语好,而且独立且乐于帮别人拍照,是真正的旅行者。
我每次出行,真正觉得有点头疼的,是带着孩子的中国游客。
一次乘飞机,旁边坐着一位带着三四岁孩子的中国母亲。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个小男孩每隔半小时就闹着要吃东西,从他们自带的饼干、薯片等各种零食到飞机餐,从矿泉水到果汁,一刻不停。所有食品混合起来的奇特味道,加上母亲与他不间断的讨价还价,让我这个从头到尾的旁观者在下飞机时精疲力竭。
我唯一感到庆幸的是,这只是数小时的中国国内航班。如果在超过10小时的国际航班上碰到这样一对母子,我该怎么办?
孩子当然都是会吵闹的,但中国家长似乎不大注意约束孩子在公共场合的行为,甚至默许孩子的调皮捣蛋。我在上海地铁里经常看到,孩子跑来跑去嬉笑打闹,或者拿着零食汉堡旁若无人地大吃,还不时把碎屑往地上扔。最糟糕的当推机场的厕所――不时可以见到,家长上厕所,孩子在外面撒欢,试图打开别人的厕所门,还有家长抱着孩子在洗手池上玩耍,占着地方不说,还把水溅到别人身上。
印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而在西方不少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地铁里是禁吃食物的,再饿也只能等到出地铁再解决。比较小的爱哭闹的孩子,一般都会衔着安慰奶嘴。实在有特别调皮或者爱哭的孩子,家长常会红着脸在最近一站下车,并且向周围乘客道歉。
原因在于,公共场所有一个潜在的秩序规则,就是所有人都要约束好自己,尽力不给别人添麻烦,尊重他人获得安静的权利。在中国的公共场所,特别是碰到孩子的时候,家长往往太过重视满足自己孩子的需要,忽视了这个公共秩序。
所谓“中国游客”的负面形象,恐怕就要从“公共空间不等于自家客厅”这个意识的建立开始。
从根本上说,这也意味着,要从小教育孩子做一个对自己公共行为负责的人――而不是只享受溺爱,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父母和长辈。
有一次,我站在星巴克买咖啡的时候,脚被旁边玩耍的小男孩轻轻踩了一下。站在我身后的母亲,马上沉下脸,把孩子拉过来让他向我道歉。我故意没有立刻说“没关系”,而是继续等待着。最终,在憋了一分钟之后,这个顽皮的小孩终于说出了那句“对不起,阿姨”。
我知道,这不是一句容易的话,但对孩子,却会是受益一生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沈阳”PK赛
- 颠倒的世界
- 小公鸡交朋友
- 诚实最重要
- 我的课余生活
- 滑旱冰
- “鸟的天堂”欢迎您——小白鹤的欢迎词
- 春天的魔术
- 孩子们眼中特殊的班级“名片”
- 妈妈,您真好!
- 鲜花走进教室
- 最美的青春
- 家乡四季美如画
- 好大的鸵鸟蛋
- 爱是心灵光明的殿堂
- 郭峰在东北局组织部
- 弘扬伟大抗联精神
- 试析乳化炸药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 国企职工工资收入问题探讨
- 专利保护与社会公共利益问题研究
- 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模式分析
- 园林景观工程的规划设计
- 加强企业管理会计队伍建设的对策
- 企业教育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浅论数字背景下我国电视媒体经营内容及盈利模式
- 锦屏“8.30”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其对工程影响分析
- 《救国时报》与辽东抗战
- 抗日志士李明远
- 淤泥混合轻质土室内制备实验研究
- 成思危的三次选择
- 三峡之秋*
- 威尼斯的小艇
- 古诗三首(枫桥夜泊、别董大、暮江吟)
- 小英雄雨来
- 古诗三首(枫桥夜泊、别董大、暮江吟)
- 鲸
- 海豚救人*
- 军神
- 少年闰土
- 狼牙山五壮士
- 金色的鱼钩*
- 一件运动衫
- 小英雄雨来*
- 蟋蟀的住宅
- 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