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新形势下践行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践行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新形势下践行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

摘要: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内在要求。坚持群众路线要做到思想认识、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的辩证统一,既要从中国特殊的国情出发继续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又要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现代化国家发展的时代需求,坚持推进治国理念的创新和制度创新,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尊重群众的主体价值。

关键词:群众路线;民主;公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子,最能动的力量。党和国家的命运与群众的发展息息相关。当前我们最重要的历史任务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要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凝聚中国力量就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因此坚持群众路线不仅是中国现代化国家发展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运作方式。

一、群众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内在要求

“群众”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词汇,群众以及由此延伸的群众路线在中国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它折射了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中国奋斗的历史。由群众构建国家,由群众创立政权,群众是政权的主体,没有作为主体存在的群众就没有新生的人民政权,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各项政策措施也就无从推进,这就是中国特殊的国情。

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现代化国家治理模式的探讨,关于公民的内涵和公民权利的保障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实践。在西方千百年来,“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深入人心,而在中国则始终奉行“民者,国之本也”的基本理念。[1]在今天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社会治理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仍然不能忽略“群众”和“群众路线”所蕴涵的中国自己特殊的国情和特定的历史环境,不能以“公民”理念完全取代“群众”思想。在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和世界各国现代化都不断推进的时代,我们很难忽视“公民”理念的不断推进及其在现代化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因此,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过程中,更加自觉地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的保护和实现。

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

历史的发展总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因此也就有了关于“历史周期律”的探讨。而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新路,那就是“民主”。什么是民主?民主“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2]。 如何才能实现民主,我们党也早有论断:“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

息。”[3]因为“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发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如此这般也才可以跳出历史周期律,真正做到“历史自觉”――把握规律、利用规律、驾驭规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始终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坚持群众路线,将之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继承下来。这不仅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更是我们党生死存亡的关键,是党的生命线。因为坚持了群众路线,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因为坚持了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才领导人民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稳步推进。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是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固本基石。黄苇町先生在《苏共亡党十年祭》中指出:“归根结底,是原苏共丧失了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丧失群众基础是原苏共丧失执政党执政地位的根本原因。”[4]苏共的历史警示我们,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

三、群众路线是思想认识、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的辩证统一

群众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它既是一种思想认识,同时也是一种工作的态度和工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5]从这种角度来看,群众的追求体现了最原始的人类需求,这种需求也正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只有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才合乎历史前进的方向。因此,坚持群众路线就等同于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规律,这是我们最大的政治。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群众的自我解放,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具体工作中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脱离群众的“命令主义”,二是脱离实际的“尾巴主义”。

“反对官僚主义(即命令主义和自命一贯正确)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毛泽东群众路线的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求的态度是心甘情愿地做群众的小学生,而不只是他们的领导者,而且不能把群众视为愚蠢笨拙的乡巴佬,而应当信任他们,让他们参加行政管理和政治运动。只有采取这种方法才能发动群众而不损害他们的意愿。”[6]中国社会的发展历史充分印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理论,改革开放以来的若干重大理论突破也都是由群众的首创活动开始的,经过实践的检验再由中共上升为理论而后又指导实践。只有将党的领导和人民大众监督,政策规则的制定与群众的广泛参与,顶层设计和群众的创新与实践辩证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实现“群众路线”的积极贯彻和执行。

其次在群众路线的贯彻执行中还要克服“尾巴主义”。“我们要领导群众前进,但是不要命令主义。我们要密切联系群众,但是不要尾巴主义。我们要从群众原来的水准出发,去提高群众的觉悟,率领群众前进,我们要在自己的工作中,把最高的原则性与群众最大限度的联系相配合,这就是我们的群众路线。这当然是不容易做到的,但只有如此,才能够得上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才配称为一个好的共产党员。”[7]

四、在民族自治地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自治权

民族自治地区有其特殊性,特殊的自然条件,特殊的人文环境。这就要求在民族自治地区贯彻和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要在贯彻执行党的大政方针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特殊实际情况,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切实行使好自治权。

群众路线是推动民族自治地区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根本保障。群众路线的关键不仅在于制度的设立,更在于对制度的贯彻和执行,这才是群众路线的第一要义。而体制的确立,制度的完善以及贯彻执行的有力都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只有将群众路线的理念形成具体的制度,并以法律法规的的形式确定下来,才能真正形成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坚持贯彻和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的根本经验,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动力和保证。坚持群众路线,不仅要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更要注重依据形势的发展需求进行制度的创新;不仅要重视制度的设计,更要重视实践中的具体贯彻和执行。将先进的治国理念,进取的实践精神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融入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之中,并将之以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尊重群众的主体价值,这才是贯彻和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真正要义。

[参考文献]

[1] 《淮南子・主术》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

[3]黄炎培:《延安归来》中毛泽东谈“历史周期律”语,国讯书店,民国卅四年,第65页。

[4]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

[7]《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7-358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五龙谭
红树林
伤心的一天
鸟趣
最宝贵的一句话
飘•韵
校园的春天
杭州之美
幸福的回忆
写作的乐趣
和我们一样享受和平的世界
过年真快乐
龟兔第二次赛跑
那一次妈妈哭了
建立“S”星球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文献综述
用平衡计分卡评价物流管理效率的方法初探
基于文化产业视角下提升呼和浩特城市品牌的对策研究
透过“双十一”浅析电商物流
应急物资的政企合作储备模型研究
浅析航天企业采购合同风险控制
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试点下航空物流产业竞争力研究
基于TQM的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标准研究
义乌区域电子商务虚拟连锁配送模式研究
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差异探讨
加强天津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提升农产品物流能力的对策分析
浅析物流的是与非
棉花新政 棉农三盼
小微物流企业发展困境分析
航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成长足迹(二)依依惜别阅读材料
《鲁滨孙飘流记》课后反思
五年级语文上《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看菊花》——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设计
聆听《慈母情怀》有感
《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2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反思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
《黄果树听瀑》教学后记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沐浴桂花雨的芬芳──《桂花雨》教学后记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叙事
《慈母情怀》教学反思
《依依惜别》演讲稿
欣赏,领会,创造——《泊船瓜洲》听课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