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英文隐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

英文隐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英文隐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

英文隐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 英文隐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 英文隐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 文章来源

论文关键词:修辞格 隐喻 翻译技巧

论文摘要:修辞格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鲜明突出,加强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隐喻是英文当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正确理解原文的隐喻手法,并在译文中体现,才能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和风格。本文就英文隐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进行了一些探讨与总结。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修辞则是语言表达的艺术。修辞格是英语中最常见的用于增强表达效果、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加强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手段之一。隐喻(metaphor)又叫暗喻, 是英文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辞格。韦伯斯特词典对隐喻的定义为:“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 in which a word or phrase ordinarily and primarily used of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 指的是根据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点把某事物或动作原有的含义转嫁到另一事物或动作, 借以提高语言的表达力的一种修辞手法。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正确理解原文的隐喻手法,并在译文中体现,才能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和风格,提高翻译水平和翻译质量。以下笔者通过举例浅谈并总结了英语隐喻修辞格在翻译方面的一些理论与技巧:

一、直译法

与明喻(simile)通常使用like, as等比喻词相比,隐喻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使用喻词,因此其主体和喻体的关系就显得十分紧密,以至于在形式上成了相合的关系。当英语中有些表达法与对应的汉语表达法的隐喻意义基本一致时,我们在翻译中通常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做到形神皆似。举例如下:

1. Tom is a donkey. 汤姆简直是头驴。(隐喻:汤姆是一个像驴一般的人,指愚蠢的人。) 

2. Shakespear is a mirror of British history. 莎士比亚是英国历史的一面镜子。(用镜子来隐喻莎士比亚十分贴切。)

3. His action is to add feul to the flame. 他的行为简直是火上浇油。 

4. Low wages are the country’s trump card at this stage of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低工资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现阶段的一张王牌。(“Trump card”是指可以盖吃任何一张别的花色的牌,和中文的王牌正好相符。)

二、意译法

在许多情况下,因为东西方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存在着巨大差异,大量英语词汇的隐喻意义是英语文化中所独有的,以至对于某些英语当中常用而汉语中不用或罕用的隐喻手法,需要采取意译的办法,才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思想和精神。例如:

1. There is a mixture of the tiger and the ape in his nature. 他的本性及残暴又狡猾。(老虎在英语文化中是凶残的象征,猿猴则是狡猾的代表)

2. Every dog has its day. 凡人自有出头日。 You can't teach old dogs new tricks.你无法教老手新把戏。(在西方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因此狗通常用来隐喻人物)

3. We suggest that you break the ice by some words of less weight. 此句中,“break the ice”是英语里特有的,而汉语里并没有这样的表达,此处应译为“打破或缓解僵局”。

三、喻体转换法

同样因为中西文化差异的缘故,在表达同一概念时往往会采用不同的喻体。因此翻译某些隐喻词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把英文中的喻体替换成符合汉语文化色彩的喻体。如:I haven’t got an ear for music. 我没有音乐细胞。(ear隐喻意义指人们理解和欣赏所听到的某事物的能力,汉语中我们则习惯说音乐细胞)又如:It’s never too late to lock th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汉语只说亡羊补牢而不说亡马补牢)

四、关联与归化法

认知语用学理论之一的关联理论认为:原作者和译者都是通过交际意图把信息告诉各自的读者,要做到忠实于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就需要译者首先要理解原文,并根据关联原则找到各种信息的最佳关联,最终做出一个最能体现原作者交际意图的译文。关于隐喻的理解,关联理论认为是说话人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让听话人从中推导出这样的隐含意义。当源语语言文化与目的语语言文化相差甚远时, 译者可以依据目的语语言文化规范对原文进行归化翻译,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与期望达到语用等效。

例如:Unfortunately I was married and had a lioness at home. 从关联理论角度来看,a lioness 是指我的妻子,而西方人往往用lion或lioness来形容强势地位的人物。这样lioness是作者用来形容一位在家中处于主宰地位的妻子。这样的人物按照汉语的习惯,应该是“母老虎”而不是“母狮子”。因此,这句话的正确翻译应是:很不幸,我娶了一位母老虎般的妻子。

五、混合译法

有时为了保全原句的意义, 又不舍弃原句所描绘的意境,我们可以同时兼用直译和意译的混合译法,达到神形兼备, 画龙点睛的效果。如: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滚石不聚苔,转业不聚财。 Every flow has its ebb. 潮有涨落日,人有盛衰时。

六、增译法 

有时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语用差异,翻译一些隐喻时,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语。读者根本不知喻体为何物,有时即使直译了也会失去原文的语用意义,特别是一些涉及人名和地名的隐喻。翻译这类隐喻时,可以采用增译法,即稍加解释说明, 以突出喻底。如:

1. That man is another Shylock. 那个家伙是又一个夏洛克, 为人吝啬。(夏洛克是文学作品中吝啬的形象角色)

2. When a woman puts her mind to work, her brain cells light up a night view of Las Vegas. 当一个女人集中精力工作时,她的脑海就如同着名赌城拉斯维加斯的夜景一般亮起。(在拉斯维加斯前面加上着名赌城,则会为译语读者提供与原语读者相近的信息) 

总而言之,隐喻的翻译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通过以上几种方法,我们能尽量忠实恰当地做好英语隐喻修辞格的翻译,正确地传达隐喻的喻义,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译文的语用价值。

参考文献: [2]陈定安.(19

9

8).英汉比较语翻译[J].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3]何自然.(19

8

8)语用学概论[J].湖南教育出版社.

[4]黄任.(19

9

6)英语修辞与写作[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陈道明.隐喻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9).  [7]胡壮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

(4):1-7.

[8]谢之君.翻译中的隐喻性认知[J].上海科技翻译, 2001

(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