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钢琴表演艺术中的放松技巧

浅谈钢琴表演艺术中的放松技巧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浅谈钢琴表演艺术中的放松技巧

摘要:“放松”一直是钢琴演奏中一再强调的弹奏状态和技巧,从入门开始,老师便一再强调。本文将钢琴表演艺术中的放松技巧分为演奏前、演奏中、演奏后三个阶段,从生理和心理上讨论“放松”的技巧,并对钢琴表演中放松和紧张的相互关系做简单阐释。

关键词:钢琴表演艺术 放松技巧

我们在钢琴演奏中时常谈到“放松”这一概念。钢琴演奏中必须有意识地进入这种积极休息的“放松”的状态,巧妙地让所有可以不用力的部位毫不费力,却又能随时转入行动的状态。魏廷格曾说:“就以某部位为主导的瞬间用力和及时放松的绝对时间比例而言,真正用力的时间绝不多于,甚至可以说远远少于‘休息’放松的时间。只有这样,演奏者才能在体力上轻松胜任洪亮、壮伟、长篇巨制的钢琴作品。”

一、如何在钢琴表演时放松

“放松”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上的放松,一种是心理上的放松,下面我们以时间为界限,结合生理与心理,将放松的状态分为演奏前、演奏中和演奏后,来谈谈在钢琴表演中如何放松:

(一)演奏前的放松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钢琴演奏者都很胆怯,普遍会出现手掌、手臂或者肩膀肌肉紧绷,常常弹错音,做出许多多余的、干扰演奏的动作,很容易显得僵硬,身体无法放松,但就他们的演奏水平来说,根本不应当出现此类问题。追根究底,这种现象是没有信心的表现。

前苏联著名钢琴家涅高兹认为“信心是放松的基础”,并且在他的著作《论钢琴表演艺术》中专门用一节论述了这一观点。表演一首音乐作品,应当在演奏前就形成对完美演奏的强烈自信,要形成这种强大的自信心,自然得对作品有信手拈来的熟练程度,否则,在演奏前还在被弹错音、表错情的问题困扰,当然不可能在演奏中做到忘我地投入,害怕弹错音引起的慌乱,也是导致身体紧绷,不能放松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想要自然,放松的完成一次演奏,对整首作品成竹在胸的状态是演奏前的必要准备。

我国古代古琴演奏者操琴之前先要沐浴更衣、净面焚香,保持心情的平和,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演奏的环境、演奏者的心情和状态都有可能影响到演奏,额外的精神压力和负担都会直接影响演奏,所以稳定的心理素质是关键。演奏之前可以通过自我暗示法来增强信心,通过情绪转移引导自我避开不良因素,降低压力,实现自我心理放松。

(二)演奏中的放松

对于演奏的作品在全面理解基础之上的整体把握,是在演奏中达到放松状态的前提。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应当从理解音乐入手,把握音乐的总体结构、发展趋势,理清脉络和气息的开合,追求生理上的放松的前提就是要在精神上达到自然放松的状态。涅高兹也曾说道:“永远不应当忘记,弹钢琴时,在音乐上亦在精神上,如若不能放松自如,生理上(动作上)也绝不可能放松自如”。

音乐作品的节奏好似跳动的脉搏,这种说法其实不无道理。我们不妨思考一下,我们的心脏终身都在“咚咚”跳动,人的大脑都需要休息,为什么心脏好似一直都在跳动,不知疲累?仔细想想,心脏一收一缩的节奏中间,其实有非常短暂的空隙,在这空隙间,心脏就做了放松状态的休息,因此才能够持续工作几十年,甚至在高强度运动时也能够高速运转。节奏好比跳动的脉搏,我们的双手就是操纵着脉搏的心脏,在节奏的缝隙里寻找休息处。只有这样,才能在遇到高难度、高速度、高强度的作品时,始终保持放松的身心状态,把握音乐的律动,把握“平衡与和谐”,以表达美妙的音乐形态。

演奏中,指尖触键的动作要稳定而有把握,从肩部到手指的动作要灵活、富有弹性并且放松。除了瞬间用力的“点”,之前和之后的除指尖以外的的部位,都要及时进入放松状态。在手指向下一个音的位置行进之前,要在脑子里迅速确定速度、触键方式,并且仔细思考设计,使每一个手指交替的瞬间,接替的手指都处于最有利、最方便的位置。时刻记住,下一个音的弹奏总是在前一个音的位置就已瞬间做好完美的准备,不在音前临时找音,有把握才有放松。

《溪山琴况》中对于古琴的审美和演奏方法有“迟”况、“速”况之说。钢琴演奏与之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触键的方式并不全是时刻绷紧指尖准备敲击,有时缓慢、身体放松、沉着的触键会比小面积尖锐的触键方式好很多。即便在短促、坚硬的音型处,也应当保证非用力部位的放松,指尖到位之后,同时停止用力,只需站稳以承担身体自上而下的力量。

我们这里所说的放松,不是任意和懒散,而是有控制的放松,这种感觉是指演奏者的手指、腕部、手臂和身体其余部分的一种自然的状态。过于任意的放松会使手指在琴键上的站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过分地紧张又会导致身体的僵硬。在触键点后的保持过程中,应当感受琴键的回传力,使身体自然的力刚好到抵消、吸收这股回传力,达到最大程度上的自然和放松。

我们说在演奏中要达到忘我的状态,其实这种状态可以说是一种以音乐为中心的状态。演奏时的聆听是必须的,留神听每一句话(即乐句),在脑海中形成对音乐的整体走向完整的印象,这种专注于音乐本身的状态能够使演奏者忽略周围环境的影响,致力于演奏和聆听,这是非常有助于实现钢琴表演过程中的放松状态。

(三)演奏后的放松

钢琴演奏中,每一个音符的出现,也就同时即刻消失,成功与否都因为“一次性”的不可保留而不可更改。许多钢琴家在音乐会结束之后喜欢独自一人在完全放松的状态,将所有音乐会曲目全部全神贯注地从头到尾演奏一遍,这一遍所获得的信息,甚至超越练习成百上千遍的效果,有时还会有新的感悟。因为音乐会时,演奏者难免带着压力上场,有时十分有经验的演奏者也难免出错。但是因为钢琴表演的不可更改性,若是有瑕疵出现,不仅会影响演奏者表演后的心情,对后续表演也会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和影响。演出后回忆或者重听、重看演奏录音或录像,然后进行分析、理解或再体验,从而不断总结、改进,对再次演奏的把握性和放松状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正确认识和处理紧张与放松的相互关系 一位好的钢琴家应当像一个舞蹈演员一样,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控制自己的躯体,将音乐会表现得朴素、自然、美丽并且毫不费力。涅高兹年轻时常在老师戈多夫斯基家聆听和观察他练琴,戈多夫斯基的手并不大,但是却能轻巧、灵活地完成超乎想象的弹奏任务,而当涅高兹将目光从他手上转移到脸上的时候,多半会看到一张高度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投入演奏的面孔。可见为了要做到表面上的简易轻巧,若是想要完成一场自然、轻松的演奏,需要花多么大的代价,需要花多大的精力!戈多夫斯基的演奏和手的状态看来是轻松自然、十分灵巧的,但是精神上对于音乐性的紧张和专注,不仅没有使他的双手和演奏看起来,或者听起来僵硬或是不自然,反而使他看起来专注并且琴声自然、朴素。所以,要正确处理紧张与放松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和运用音乐性的紧张,把它作为对钢琴演奏中的放松技巧的补充,并且转化为表演的动力,达到充分放松基础上富于知性并且自然、灵巧的钢琴表演。

三、 结语

钢琴演奏中放松和紧张的状态其实是交替出现的,演奏中在触键瞬间紧张的状态之后需要迅速、短暂的放松穿插其间。如果演奏中没有“紧张”,钢琴无法发声,如果演奏中没有“放松”,弹出的音色不就会干涩,并且失去穿透力和厚重感。

钢琴表演中的“放松”其实来源于日积月累练琴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自然的弹奏状态和心理素质,这种状态最好是从入门开始培养,因为一旦养成紧张的弹奏习惯,身体的放松就需要从每个部位从头做起,改变长久的习惯虽然不是不可能,但也不是容易的事。当然,还有一点,手指太短、手掌过的小演奏者是永远也得不到大手演奏者演奏时的那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和气势磅礴的演奏效果的。可能有人会因为这句话而感觉气馁,甚至愤愤不平,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思考,不能回避这一确实存在的现象,但是小手不能放弃成年累月积累起来的技术窍门,和困难情况下安排计划最合适最便利演奏方法的努力。重视放松理论,结合自身心理和生理特点寻找最合适的放松方式,才是真正通往钢琴表演巅峰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2]陈秋蕊.钢琴放松触键的力[J].北方音乐,2014,(05).

[3]韩绍杰.论钢琴演奏中放松概念的相对性[J].艺术教育,2007,(05).

[4]何佳莹.浅析钢琴演奏中的放松理论[J].音乐大观,2013,(05).

[5][苏]亨利・古斯塔沃维奇・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M].汪启璋,吴佩华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朴实的桂花
移动电话
“推普”从我做起
给父母的一封信
那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奶奶,您真好
七十六级台阶
奥运之梦
我最亲密的朋友—— “台灯”
奶奶学健美操
第一次演讲
大树小鸟
令我愤怒的一件事
二十年后回母校
游万卷书城
关于进一步提高银行支付结算效率的思考
预防危险性分析法在现实中的应用
工程造价专业学期项目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国有施工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对策探讨
电力企业效能监察作用发挥研究
煤矿电气事故和防治措施解析
检索准备子系统在实用新型检索中的运用
浙江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与转型升级
辽宁发展农作物秸秆制燃料乙醇产业的综合分析
基于有线电视的实时交互平台应用研究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现状及其策略分析
刍议旋流器选煤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航空发动机真实机匣的包容性数值仿真
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与危害探讨
“四个能力”建设在高校火灾防控中的作用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反思
《小木偶的故事》教材解读
在交流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五花山》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小狮子爱尔莎》教学反思
《白公鹅》教学反思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2
《白公鹅》教学反思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之二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
《白公鹅》备课建议
我上《五花山》的教学反思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