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音乐教育与学生人格塑造的策略初探

音乐教育与学生人格塑造的策略初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1

音乐教育与学生人格塑造的策略初探

摘要:随着人们对高雅艺术人格塑造功能认识的加深,以及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积极开展,音乐教育与学生人格塑造的实践策略,已摆在广大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目前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具有很广阔的开拓空间。

关键词:音乐教育 人格塑造

一、对音乐教师进行学生人格心理学知识培训

利用高雅音乐教育进行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有效实施,首先需要音乐教育工作者掌握专业的人格心理学知识,了解中学生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这样才能使音乐教育沿着科学的轨道进行,实现有的放矢的教学。

(一)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

音乐教师必须掌握青少年的一般人格特征、发展规律以及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等人格心理学常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教育对象的普遍人格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便于在实践过程中把握住学生整体的人格发展方向,为做到兼顾个体人格发展提供可能性。

(二)需要学习的人格评估知识

人格测量的主要方法有人格量表和在日常交往中的观察两种。常用的人格量表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16种人格因素问卷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等。在日常交往中观察法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从面部表情观察人格,由体态看人格,通过言语中的表现分析人格。音乐教师掌握了这些专业的人格测量方法,才可以对受教育者进行准确的人格定位,及时发现中学生当中出现的人格共性及个性问题,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现状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三)掌握以下几种塑造良好人格的方法

二、关于音乐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

在我国传统的基础音乐教学中,长期以来是以老师为主体,以单纯的音乐知识与技术传授为目的的陈旧模式,甚至把音乐课转变为歌唱课,忽视了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激发,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审美能力、良好人格等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通过对几种教学模式的学习了解,对关于音乐教育创新有以下几点浅薄之见:

(一)利用多媒体展示与所学音乐作品相关的电影片段

多媒体技术的兴起与蓬勃发展,对学校教育也产生了积极的效应。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的特点,音乐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建立。在部分音乐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涉及到教学作品的创作背景或作者传记式的电影片段。学生通过电影情节的欣赏,可以更好地将自己置身于作品诞生的环境中,与作曲大师进行零距离的情感沟通,从而更加全面、真实、深入的理解所学音乐作品,感受大师深刻思想,最终使精神情操得以陶冶。

(二)用简单的绘画展现作品内容

在一些描写诗情画意的音乐作品学习时,让学生根据自己脑子当中所浮现的画面,用美术作品进行表达。这样的一种作品体验方式是对整体把握事物,进行形象思维的右脑功能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左右脑的平衡发育。比如,《彩云追月》是一首描绘浩瀚夜空迷人景色的民族管弦乐曲,它富于诗情画意,预示了幽淡的夜幕中云月相逐相映成趣的主题,老师可以在这首作品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绘画作品将云月嬉戏对话的意境跃然于纸上。这样的教学设计在增添了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美的感受及鉴赏能力。

(三)高雅音乐欣赏中的情景剧、音乐剧创设表演

高雅音乐的欣赏课程中,对于一些富有人物及故事情节的音乐作品,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对作品理解、想象的基础上,进行情景剧、简单音乐剧的创设表演。比如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展开部中描写了“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三个情节,老师在欣赏时可做出简单的提示,欣赏过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分组表演出这三个情节。学生通过创作表演就会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而促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勇敢、坚强的优秀人格特色。

(四)组织音乐实践活动

我们传统的学习观一直是重知识的学习而轻实践操作。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可以巩固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开阔他们的音乐视野,培养他们健康自信的心理品质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个性特长与聪明才智的发挥,能够使他们养成独立创新的意识,同时产生自我成就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因此,基础音乐教育中一定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全面素质的锻炼提高。

(五)开展“我最喜爱的音乐作品”交流活动

音乐教师可以在每学期组织开展一到两次“我最喜爱的高雅音乐作品”交流会,让学生搜集整理自己最喜欢的音乐作品及相关的知识与信息,如作者生平故事、创作背景、作品的主题内容与相关图片等等,在交流会上向其他同学讲述。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同学还可以通过演唱、演奏或者舞蹈等方式进行展示。这种形式的音乐交流会可以起到提高语言交流与沟通能力、锻炼心理素质,使学生增强集体主义意识,最终提升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学生时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具有极大的可塑空间,因此有效运用音乐教育的人格塑造功能,实现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需要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当然人格的形成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此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要重视学生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从而达到学生良好性格塑造的目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移动电话
大树小鸟
我最亲密的朋友—— “台灯”
第一次演讲
“推普”从我做起
给父母的一封信
游万卷书城
奶奶学健美操
奶奶,您真好
那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奥运之梦
七十六级台阶
二十年后回母校
令我愤怒的一件事
朴实的桂花
“四个能力”建设在高校火灾防控中的作用
刍议旋流器选煤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煤矿电气事故和防治措施解析
关于进一步提高银行支付结算效率的思考
工程造价专业学期项目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航空发动机真实机匣的包容性数值仿真
电力企业效能监察作用发挥研究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现状及其策略分析
预防危险性分析法在现实中的应用
基于有线电视的实时交互平台应用研究
浙江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与转型升级
辽宁发展农作物秸秆制燃料乙醇产业的综合分析
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与危害探讨
检索准备子系统在实用新型检索中的运用
国有施工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对策探讨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谁说没有规则》教学反思
《生命的药方》教学一得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体会
武夷山简介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备课参考
《给予是快乐的》自评稿
《生命的药方》教学反思
教略而学不略——听略读课《卡罗纳》感悟
《电脑住宅》教学反思
《卡罗纳》教学中的爱
《电脑住宅》教学反思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课堂达标练习
《卡罗纳》教后反思
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白鹅》教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