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9-08
印度现代艺术:多元文化下的自我演进
开年之始,印度文化部、印度驻广州总领事馆、印度国家现代美术馆带来了“眼睛与思想:印度艺术新的介入”展在广东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由印度国家现代美术馆现任馆长瑞杰夫・卢臣担任策展人。
展览整体作品以架上绘画及摄影为多,作品主题各异,虽然企图以“眼睛与思想”这种常规的宏观定义概括所有的作品,但是观看过后,会发现关于印度现代艺术与西方现当代艺术的纠结与演进成为了展览中另一条重要的线索。其实这并不是刻意为之,但是关于这段历史又似乎不能避而不谈。
印度现代艺术的发展脉络与国家的民族觉醒和政治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像其他亚洲文明古国一样,印度有着长远的宗教及历史传统文化。19世纪,西欧与北美因为工业革命而全面革新之际,这些工业国家透过强大的生产力和武器,以殖民的方式迫使许多文明古国,如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原有的社会及经济体系破灭,进而被动地进入“现代化”。在这个时候,西方艺术也随着枪炮、玫瑰、病菌一起传入,在一片怨怒中植根入本地。
“孟加拉画派”是印度现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但并不是一个完成体。其画面的表现上更接近传统艺术,多绘制神话及传说题材,传统艺术的遗风明显。但是这没有阻碍它为当时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可能性,比如纳尔达尔・博斯(Nandalal Bose)后来就从孟加拉画派中脱离出来,在作品中加入现实题材,真正地推进到下一个阶段。可以说“孟加拉画派”为后来的“民族主义――现代主义的印度艺术”奠定了基础。印度艺术发展到上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受到尼赫鲁国际主义影响,绘画与雕塑作品主要呈现出表现主义风格,与此同时又融合了印度传统的雕塑、壁画、细密画等多种民间艺术元素。随后,抽象主义、立体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等风格兴起,印度艺术家们不断地从本土的文化和传统元素中汲取灵感,形成了具有印度特色的现代主义风格,譬如新坦多罗主义。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具象主义得到了复兴,艺术家们通过具体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问题批评与讽刺。此后,在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印度艺术抛开了对西方艺术的成见,而是拥抱它幻化出一个全新的,可以说与别处没有多大差异的当代艺术混合体。
整个展览的作品,更有一种进程中的印度当代艺术的味道,可以看到“印度现代艺术”作为一个阶段和过程,如何最终走到现在的受到全世界瞩目的印度当代艺术。同时这种传统与西化双重夹击下的演进,和中国、韩国,以及其他亚洲古国又有什么不同。这就给予一个对比式的重新审视及回顾中国现代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的构成关系的机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玩灯笼
- 我的爸爸
- 爱心充满人间
- 妈妈的爱
- 我的故事
- 聪明的公鸡
- 但愿这样的事不再发生
- 菊香秋韵游丛台
- 一次难忘的经历
- 种大蒜
- 飞吧,小麻雀
- 秋天
- 脑筋急转弯
- 一次难忘的活动
- 含羞草
- 《嘿,老头!》中老年父子剧之全新开局
- 我做梦,在时代的河床上
- 西泠十周年庆典秋拍总成交额18.33亿元,总成交率83.33%
- 马苏,别叫我“女汉子”
- 2015年盘点十大青偶剧
- 艺金所上线试水P2P网贷
- 我的爸爸叫马原
- 一张古镇保护开发的“负面清单”
- 《奇葩说》:奇葩?说什么?
- 印度现代艺术:多元文化下的自我演进
- 观察 从小马奔腾看新政落地后之新态
- “以文学的名义紧紧依偎”丁捷座谈会成功举行
- 视频网站,青偶剧的新阵地?
- 第二十三届柔刚诗歌奖揭晓
- “媒体、市场与文艺的走向”论坛成功举办
- 《这儿真好》同步练习
-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想
- 《我叫足球》同步练习
- 《世界多美呀》课文原文
- 《放小鸟》教案之三
- 《放小鸟》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 《放小鸟》教案之二
- 《我叫足球》第二课时说课材料
- 《放小鸟》教案之一
- 《这儿真好》教案之一
- 自由想象 水到渠成——《放小鸟》案例评析
- 《这儿真好》教案之二
- 《我叫足球》课文原文
- 《世界多美呀》教案之一
- 《世界多美啊》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