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9-08
基于LAC理论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游客管理研究
LAC(可接受的改变极限)是从游客环境容量概念发展而来的,用于解决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矛盾的理论。这一理论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很多国家公园的规划和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介绍了LAC理论的内涵、渊源和步骤,并结合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实例,提出将LAC理论应用于我国国家公园游客管理的设想和基本思路。
一、前言
二、LAC理论的内涵、渊源、步骤
LAC理论(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即可接受的改变极限理论,于1985年由美国农业部林业局的科学家在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发展并提出来的,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容量替代概念,用以解决游憩环境容量问题,它主要是用来在绝对保护(Absolute Protecting)和无限制利用(Unrestricted Recreational Use)之间寻求一种妥协和平衡。LAC是一个系统框架,目的在于确定可以接受的资源使用方式,强调了该地区需要的条件,而不在于该地区可以承受多少具体数量。LAC的确定需要对什么是“可接受的”有一个政治决策,并可能需要建立在( 管理者、使用者、专家等) 就什么是不能超越的“使用极限”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然后再定义出符合上述目标的保护使用的一致标准,并对此进行长期监测。
LAC 理论在实施过程中分为 9 个步骤:(一)确认区域特殊价值、问题与关注点;(二)确认并描述游憩机会类型;(三)选择有关资源状况和社会状况的监测指标;(四)调查资源状况和社会状况现状;(五)确定每一个游憩机会类型的资源状况和社会状况标准;(六)确认备选的游憩机会类型在整个保护区的空间分布;(七)为每一个备选方案制定管理行动计划;(八)评估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九)实施行动计划并监测资源与社会状况。
半个多世纪以来,基于LAC的游客管理实践活动在欧美的许多国家公园得到了重视与发展,并扩展到一些普通旅游目的地及发展中国家旅游目的地。可以预料,一旦 LAC 理论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它将在国家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的规划和管理中带来革命性变革。
三、LAC理论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游客管理中的运用
(一)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发展概况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年8月―9月期间,分别在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园景区望天树随机选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现场访谈,问卷共发放500份,全部当场收回,回收率达100%;其中有效回收问卷467份,有效率达93.4%。
(三)游客满意度分析
采用里克特5级量表评分。以5分、4分、3分、2分、1分表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通过计算,满意度为3.47,重要性为3.75,见表1。
通过调查发现,游客对西双版纳国家公园的人文景观、生态环境,讲解服务、旅游安全、服务态度相对满意,分值均高于3.5分,而游客对景区卫生、景区容量、餐饮购物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均在3分及3分以下,这反映了交通不便、景区游客人数过多,景区卫生不好是游客体验到的问题,也为今后的建设提供了发展的方向。
(四)西双版纳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规划及的管理中的问题
1、国家公园的社会上认知度不高,缺乏统一的法规标准
西双版纳国家公园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大部分管理人员对国家公园的理解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理念还不明确,还带有传统自然保护区管理中保护与游憩相分离的局面,很多人把国家公园的建立片面地理解为进行“旅游开发”。由于西双版纳国家公园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有林、国有水体、集体林和集体权属土地构成,权属多样、性质多种,法规多样、标准多样,在国家公园理念的推进、规划和管理上增加了难度。
2、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两个机构、两个职能的管理格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黑猫捉鸟记
- 一副球拍的故事
- 原来老爸很狡猾
- 哎!老师
- 我们班的形象代言人
- 瞧这围棋迷
- 天使的翅膀又长出来了
- 母亲
- 我的好友——“大猩猩”
- 不想长大Vs想长大
- 羽毛也幸福
- 我的(xx)同桌
- 当“爆脾气”遇上“财迷鬼”
- 我家的“福尔摩斯”
- 魔法世界历险记第一集
- 海事执法船舶建设的哲学思考
- 浅谈墨子的教育内容及现代意义
-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兴起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式的转换
- 哲学视域下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
- 抗日战争中彭德怀的战略战术思想
- 傅作义政治转型过程中的双重性
- 浅谈近代政治哲学研究的转型
- 论毛泽东资本主义经济思想
- 谈儒家思想中的共同体精神
- 论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及时代意义探讨
- 谈儒家哲学可持续发展价值
- 哲学思想在兽医教学的结合
- 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 图书馆哲学在图书馆实践中的应用
- 论管理行政的“科学”内核及其政治哲学基础
- 《诗词五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别云间》《醉花阴》《水调歌头》
- 我的信念
- 紫藤萝瀑布
- 我的信念(教案)
-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 《理想》教学设计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为你打开一扇门》《繁 星》《冰心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古代寓言二则》
- 初一实习试讲课《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
- 山中访友
- 寻找语言宝石,感受语言的美 ——《春》的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 《皇帝的新装》教学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