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9-09
译者的文化身份及中餐菜名翻译中“中国英语”的应用
摘 要 全球化视野下,菜品名称译者所承担的责任的不仅仅是翻译出目的语受众能理解的菜名,而且还要能传达出中国独具特色的烹饪文化。中国英语作为世界英语大家庭的一部分是达到上述目的的最适当语言。
关键词 菜名翻译 中国英语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1 中国英语
中国英语的概念最早是由葛传规先生提出。葛老指出:“不论是新中国还是旧中国,讲英语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特有的东西需要表达……这些都是英语民族过去和现在都没有的,当然没有现成的译法……这些英译……是China English。”①汪榕培先生将中国英语定义为“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②李文中先生对“在中国本土使用”这一点进行了修正,给中国英语下了更为明确的了定义:“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③谢之君认为“中国英语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能够进入英语交际,其使用频度和交际效果与使用者的水平有关”。④总结得出:作为英语的变体之一,中国英语保留了英语的基本共性特征,符合规范英语的规则要求;中国英语以中国文化、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社会现实为背景,以中国人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为出发点,贴近中国现实,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属性,是描述中国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种独特的英语语言中国文化特色;中国英语不是英语水平较弱的情况下而采用的折中,而是交际者主动有意识选择之后的结果。
2 从译者文化身份看中国英语在菜名翻译中意义
翻译实际是一个跨文化交际过程,体现了交际双方文化的吸纳与传播,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跨文化交际的平衡发展。在文化领域,我国目前出现了较严重的文化逆差现象,西方文化引入多,中国文化输出少。鉴于此种现象,作为译者更应该以平衡文化引入和输出为己任,不能一味地以目标语言读者是否能看懂为目标,应该适时采用异化的策略,让目的语受众能够多接触中国文化。此时中国英语就提供了完成这一目标的条件,中国英语的使用是译者基于其特定的文化身份而做出的选择。
译者的文化身份或者称为文化认同对翻译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译者以目的语文化为出发点,则多采用“同化”的翻译方法,努力的方向是目的语受众是否能看懂。以源语为出发点,译者则多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在考虑目的语受众的理解力之外,更多考虑源语文化的输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译者保护源语文化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从事中文菜品翻译的人开始使用异化策略,而中国英语即是这种策略得以实现的工具。谈到菜名翻译,首先要提的就是中国菜品的命名方式,通常可以分为“写实”和“写意”两种类型。写实型菜名一般会以原料、烹饪方法或味型来命名,如锅巴肉片、粉蒸排骨、鱼香肉丝等;而写意型的菜名则有些会以菜品创始人来命名,例如东坡肘子、宫保鸡丁;也有些以菜品本身给人的联想或感受来进行命名,如开门红。英语国家菜品基本都采用写实的命名方法,所以英美国家的人对于菜名的预期也是其会标明菜品的主料和烹饪方法。为了迎合这种预期,早期中餐菜名翻译时,不论本身菜名是写实还是写意,译者都会按照写实来翻译,即碰到写意型菜名时,也主要翻译其主料、烹饪方法或者味型,让这些特色菜品失去了辨识度。但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人们对多元化文化接受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写意型的菜名及其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含义。笔者于去年英国访学期间对来过中国的英国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本问卷的第七题和第八题和本次讨论有关。
7. I expect there to be terms or ingredients that are alien to me on the menus.
A. strongly agree B. agree C. neutral D. disagree E. strongly disagree
8. What are your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menus so that you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m?
问卷的第七题是想了解目的语受众对于在中国餐厅菜单上会看到不认识的术语或食材是否会有预期,有90%的受访者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可见如果使用中国英语描述中国特有的烹饪文化,并不会让目的与受众产生困扰。在回答第八个问题时,有20%的受访者都提到在中国餐厅就餐不只是吃的问题,而且是一种文化体验,可以看出其想了解更多旅游目的地的饮食文化的愿望,这也与中国英语使用的目的不谋而合。
3 中国英语在菜名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如前所述,中国英语最早是从翻译的角度提出,也是解决菜品翻译难点的一个重要启示。中国英语的主要是通过音译、译借或语义再生来实现的。如上所述写实性菜名主要目的是给食客提供菜品的食材、烹饪方法及口味等,所以其英文翻译也应着重体现这些信息点。不可否认中西方烹饪文化中有共同的地方,烹饪术语也有相似之处,这也是翻译可以进行的必要条件,但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巨大差异造成中西在食材、烹饪方法及口味上又有很大的差别。比如,中国的独特烹饪文化造就了中国特有的食材(如豆腐)、烹饪方法(如回锅)和口味(如川菜味型中的麻辣,其中的“麻”更是多数西方人不曾有过的口感),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就要借用音译、译介和语义再生来体现。如tofu这种翻译就是采用了音译的方法;“回锅肉”中的回锅译为twice-cooked即是用到了译介的方法;而“麻辣”被译为“mala”是采用了音译的方法,而译为“tingling and hot”或者“numbing and hot”则是采用了语义再生的方法,给tingling和numbing赋予了新的意义,即中国特有食材花椒带给人的独特感受。写意性菜名的翻译中国英语的用处就更为重要。通常写意性菜名命名的目的就是提高其辨识度,英译也应遵循这一原则,所以许多都采用了音译的方法。如“麻婆豆腐” “宫保鸡丁”及“夫妻肺片”译为“Mapo Tofu”、“Gongbao Diced Chicken”和“Fuqi Sliced Beef Offal”。
4 结语
在现阶段,中国英语是除汉语之外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语言媒介。中国英语是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产物,它是基于规范英语并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反映中国人特有文化的英语变体。全球化背景下,从事中国菜品名称翻译的译者应以传播中国烹饪文化为己任,中国英语正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有效载体。
注释
② 汪榕培.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1(1):1-8转56.
④ 谢之君.中国英语: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的干扰性变体[J].现代外语,1995(4):7-11.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真挚
- 6年中考满分作文:想做你的朋友
- 6年中考满分作文:金色苦难
- 6年中考满分作文:我成长中经历的财富
- 07中考作文】—《你还会再入我梦中吗》
-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童年
-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月夜的沉寂
- 秀作文:为母亲加油
-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什么?
- 6年中考满分作文: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
- 那一声声“宝贝”
- 6年中考满分作文:爱的传递
- 责任让人美丽
- 6年中考满分作文:放心吧,有我们在
- 6年中考满分作文:走进西藏
-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的绿化研究
- 挖方岩石边坡绿化
- 调味品企业如何“调”出好市场
- 长寿路的雕塑与绿化
- 山东省高速公路绿化现状与对策
- 居住区道路绿地
- 高速公路的景观美化设计
- 公路路域环境及绿化特点
- 关于借鉴判例制度的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 中印消费者行为差异的营销意义
- 探讨中国白酒业的跨世纪网络营销
- 营销谈判全攻略之二:逻辑与语言沟通篇
- 中国法的形式取向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论语义图形的设计表现
- 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 《司马光》阅读片段赏析
- 《四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四季》教学设计
-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教案
- 《乌鸦喝水》阅读学案
- 《爷爷和小树》课后反思
- 《乌鸦喝水》阅读教案
- 《荷叶圆圆》教案
- 《乌鸦喝水》阅读
- 《蓝色的树叶》教案
- 《乌鸦喝水》阅读课后研究活动
- 《司马光》阅读体验性学习的尝试与思考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阅读教学设计
- 《司马光》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