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09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摘 要】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强调的教学方法是讲练结合,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学得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以致影响到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育文献《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未来的)受教育者将依靠自己征服知识而获得教育”、“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本文旨在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出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强调的教学方法是讲练结合,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教育应该强调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学习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贯穿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 ,教会学生学习比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自己有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相关资料去思维、去探究、去分析、去阅读、去思考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自主性学习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增强自主参与意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与意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用”,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的“需要”服务。在课堂上要注意“学以致用”的原则。

1、教学内容的制定要与学生的“用”相结合。

在教学生信息技术课时,制定的教学内容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例如“画笔”,学生可以利用它来设计贺年卡,送给他人;“Word文字处理”,学生可以利用它写通知、制课程表、写信;“Excel”,学生可以利用它来制作班级通讯录;“媒体播放器”,学生可以利用它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这样,在课堂上学的都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都能服务于现实生活,都是学生所需要的,学生学起来就会有兴趣,就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2、利用“任务驱动”,巩固知识。

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是为了“用”的,有了“用”的可能,“用”的需求,作为使用它的人才能想办法强化巩固知识。这说明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设计上机练习时要注意“实用性”。例如:在介绍PowerPoint中的“自选图形”的使用方法时很简单,只是单击、双击、拖动这些操作,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可是他们练习的热情一点也不高,大多数同学都是在那儿画、删除、再画,这种练习虽然学生也能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可是并不能让学生了解“自选图形”的作用。于是在设计这节课的练习时,我提出了一些“任务”来驱动他们,例如:用自选图形画一个圆柱体,并介绍一下各部分名称。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时,既练习了各种自选图形的使用方法,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同时也介绍了数学知识,有了明确的目的性,练习就有了动力。

二、创设有利条件,提高自主探索能力。

1、创建有利于自主性学习的环境及资源利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中,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讲解教案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利用CD-ROM光盘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让学生学习如何从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从局域网络或互联网络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材料,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如何从资源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如何进行问题探究,并利用资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培养独立操作、主动探索的能力。

在计算机房上练习课时,把各种教学信息和操作步骤做成网页形式,放在教师机上共享,让学生花 30 -35分钟时间学习网页中的知识,边自学获得提示边上机实践,最后独立完成规定的作业。然后花10 -15分钟时间与学生一起讨论并演示关键的操作步骤,总结出带普遍意义的内容。一方面加深印象,巩固所学内容;另一方面增强继续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了看说明书独立操作计算机的习惯,能适应其他软件的自学。

3、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的能力。

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无论是理论性较强的课还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在教学中都要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的内容及编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三、全方位互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人,教师应当以启发代替灌输,以辅导代替管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好奇心强,持久性差。课堂上如果教师讲得过多,学生会感到厌烦。所以在设计课堂情节应当多考虑学生的特点,应当做到全方位互动,即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生生互动。课堂上,学生有问题可以与老师交流,寻求帮助;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体现合作;也可以在计算机上实践练习。比如指法练习时,通过游戏软件的操作,学生大多获得了好成绩。另外让学生互相检查手指、眼睛,评出助人标兵,优秀合作小组,追求多层面的成功。

四、注意适当奖励,强化成功的体验。

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奖励,获奖的事情往往令我们终身难忘。利用奖励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成功的体验,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进一步肯定。把这种成功感牢牢地映入心里,对学生今后长期的学习必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但教师在奖励时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奖励的范围要尽量宽。每份奖品可以少一点,奖的人却要多一点,甚至可以对全班同学设定学习目标,进行奖励。其中,要注意多给后进生获奖的机会,降低奖励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如设进步奖,以小组为奖励单位等)。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有利于营造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第二,在学习的不同内容上设奖,让学生各方面的特长都能得到展示,也给了更多的学生有获奖机会。第三,奖励的方式多样。作为信息技术课,可以把奖品与学习相联系。比如奖励制作贺卡做得好的同学,可将贺卡打印出来;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奖励,就是多给时间让优秀的学生在课后到电脑室上机;全班同学提前完成了学习任务后,我就集体奖励让大家玩一节课的游戏。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过:人的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我认为,教师的任务在于将学生引向自主学习的道路上,并引导他们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接受自己,了解环境,寻求自己和环境间最佳对应的可能,并具有着手实践的勇气与持续修正的自省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能主动地去学习、自主地去学习,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总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为核心,创造性的设计教学结构,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成为一种自主自愿的活动。

参考文献:

[2] 袁平.元认知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5年04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县长叔叔的一封信
“好帮手”课桌
一次家庭会议
假文盲
大梅沙一日游
校园的早晨
脏话回收站
我悄悄的告诉你,微笑
我的成功体验
慈祥的老爷爷
知识的乐园——百家讲坛
老师,对不起
我亲历的一次火灾
给妈妈的一封信
美丽的小操场
探究电厂锅炉的运行与维护问题
智能建筑中电气技术应用分析
钻孔灌注桩施工控制
影响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因素评价分析及对策
国内机场航班延误分布规律分析
衍生化技术在色谱法检测有机农药残留中的应用
减小输油管道压力及压力波动幅度的影响
关于乡镇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人工挖孔桩基础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平禹四矿防治水研究
关于城市电网规划要点问题的探究
刑事诉讼中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再析
高层住宅及其附属人防地下室的暖通设计问题和对策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产品研发的性能设计与可靠性设计现状分析
b p m f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推荐
d t n l珍惜教案教学设计好第二课时
苏教版《g k h》教案之一
苏教版《a o e》教案之一
a o e珍贵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B p m f 教案教学设计好
j q x 教学反思好
苏教版《a o e》教案之二
aoe –真棒教案教学设计好
苏教版《d t n l》教案之二
d t n l特别教案教学设计好第一课时
a o e-精彩教学设计
a o e-精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b p m f –精致教案教学设计好
苏教版《g k h》教案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