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6
试析英译汉的三个重要环节
试析英译汉的三个重要环节 试析英译汉的三个重要环节 试析英译汉的三个重要环节
摘要:该篇论文开门见山直接引出在一般英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他们不能将英文的材料忠实而通顺的用汉语表达出来。接着,该文提出要攻克英译汉难关必须首先掌握并理解英译汉的三个重要环节—正确理解、充分表达、校正润色,并采用举例的方式对如何做到正确理解和充分表达做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英译汉;重要环节;正确理解;充分表达;校正润色
身为一名高校的英语老师,经常学生会问我一些有关英语学习方面的问题。在从事英语教学的这几年当中,我发现无论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还是较差的学生,都存在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无法把所阅读的文章忠实而通顺的用汉语表达出来。事实上,大多数的英语学习者和爱好者都觉得英译汉比汉译英难。但无论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都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而这一语言实践活动离不开它的理论指导。也就是说,对于一般的英语学习者,要做好英译汉,除了掌握两门语言的基本知识、社会文化外,还要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并将其应用于翻译实践中。
着名的翻译理论家范守义曾写道:“翻译不外乎理解与表达两个步骤。”[1]这一点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因为要做到理解、表达并不难,难的是要做到正确理解和充分表达,因此对于一般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译汉应包括三个重要环节,即正确理解、充分表达、校正润色。
所谓正确理解是指在动笔翻译之前边读原文边思考和想象的过程,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原文的思想内容、感情和风格等的过程。正确理解是充分表达的前提条件。那如何才能做到正确理解呢?
首先,要正确理解词的准确意义。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一样,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多,还有一些词既有褒义又有贬义,还有一些词的含义随着历史演变、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发生了改变。在英译汉时,若不仔细推敲,很难通顺地将其翻译出来,稍有不慎,还可能闹笑话,或者即使你认识原文的每一个字,依然翻译不出来。这里列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例1 He has the reputation of being a bloodsucker.
She has made a reputation for herself through hard work.
这个例子中的两个句子都含有reputation,字典里对于reputation的解释是“名声;名誉;名气”。很显然reputation既有贬义又有褒义,但是如果你忽略了这个词的贬义,那么第一个句子(“他是一个恶名远扬的吸血鬼”)就很难通顺的翻译出来。
例2 John can be relied on for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这个例子中如果你不知道to eat no fish 和to play the game分别是典故和习语,就会误译成“约翰为人可靠,他一向不吃鱼而且经常玩游戏。”to eat no fish出自一个典故,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耶稣教徒为了表示对政府的忠诚,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只吃鱼的习俗。因此,to eat no fish(不吃鱼)是表示“忠诚”的意思。to play the game和to play fair(规规矩矩的比赛)同义,由此转义为公平的对待,举止光明正大,为人正直等。
例3The farmer whose pig was killed by an automobile was raving mad. “Don’t worry,”, said the motorist, trying to comfort the owner. “I’ll replace your pig.” “You can’t”, growled the farmer, “you ain’t fat enough!”.
在这个例子中,从农夫的语言中可以判断出他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他对replace一词的理解只限于“替代”,他不知道replace还可以表示“偿还”。当motorist对他说:“我会把猪赔给你”时,他却以为motorist要做他的猪,而生气的喊道:“你不行,你不够肥!”这是多大的笑话呀。
其次,要根据语境来确定表达方式。例如要将“It’s freezing cold here.”译成汉语。在不同的语境下译文也不同。译为“这里冷的要死。”,仅提供信息,向在场的听者说明这里冷;译为“这里好冷呀。”表示请求,希望听着打开暖气;译为“这里可真凉快。”作为反语,抱怨说话的地方太热。
最后,在翻译之前要弄清说话人的意图,然后再决定表达方式。比如翻译Harry is a professor, but he can not spell.若译为“哈里是个教授,奇怪的是他不会拼写。”则表示惊奇;若译为“哈里是个教授,但是他不会拼写。”则表示对事实的陈述。
当你正确地理解了原文,接下来就要把你所理解的内容忠实而通顺地用汉语充分表达出来。所谓的充分表达,即利用目的语的驾驭能力,完全而恰如其分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立场感情和风格笔调。表达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对原文理解的深度以及对译文语言的修养程度。常用的表达方法就是直译和意译。在我国长达2000年的翻译史上,对于应该采用直译还是意译来翻译文章,众说纷纭。其实,直译还是意译,是由被译文章本身决定的,不是译者本身所能控制的。应该遵循的原则是:该直译时便直译,该意译时便意译,也可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例如:Ruth was upsetting the other children, so I showed her the door.[ 3]译为“鲁丝一直在扰乱别的孩子,我就吧她撵了出去。”在这个译句中,前一部分是直译,后半部分是意译。如若吧“so I showed her the door”译为“我把门指给她看”不能够确切通顺的表达原意。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校正润色了。翻译如同写作一样,要经过精心的修改。但是,大多数的人在翻译时往往只过一遍,译完便完,不做任何修改,这一点是极不可取的。译文不仅要校正而且还要校正两遍。第一遍看译文在人名、地名、日期、方位、数字、标点符号等方面有无错漏。译文中有无不妥的词、词组、句子。第二遍着重润色文字。
总之,在动笔翻译之前,掌握这三个重要环节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理解是充分表达的前提,而充分表达是正确理解的结果,校正润色则是使译文更加忠实通顺的必不可少的一步。
参考文献: [2]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修订本)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8月第2版.
[3]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年9月第一版.
[4]郭着章.《英汉互译实用教程》(修订本)武汉大学出版 2001年6月修订版社.
[5]赵世平.《左学右练英语翻译写作
(1)》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年3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祖孙三代”
- 把鲜花送给最美丽的人
- 井水
- “四世同堂”
- 我的“打工”记
- 撒谎的好处
- 难过的双休日
- 我悟到一个理儿
- “嘀、嘀、嘀……”
- 卖甘蔗的小姑娘
- 心听
- 电脑进农家
- 江南雨
- 梦中之海
- 学泡茶
- 试析研究生培养环境的创新研究
- 浅析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探讨
- 简论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
- 试析民办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之刍议
- 试析拓展留学生教育的思考
- 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 试析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的现状及优化思路
- 简论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 试论全面质量管理的全日制自考助学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 浅论地方综合性大学实现教育国际化的特色资源
- 试析“科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采矿工程专业的实践
- 试论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中的思考和探索
- 简论新时期加强高校贫困生成才教育的对策研究
- 简论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 浅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醉翁亭记》课文评点
-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 燕喜亭记
-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 《醉翁亭记》习题精选
- 《醉翁亭记》课文翻译
- 《醉翁亭记》中心意思
-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 《醉翁亭记》优化测控
- 《醉翁亭记》文言知识
- 《醉翁亭记》字词活用
- 《醉翁亭记》修辞手法
- 丰乐亭记
- 《醉翁亭记》同步达纲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