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云薯401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关键词:云薯401;行距配置;密度;产量;农艺性状
为加快云薯401的推广,在会泽县野马基地设置不同行距配置与密度试验,研究它们对云薯401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找出适合滇东北和类似生态区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提高云薯401的产量水平。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1.3试验设计
1.4试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行距配置和密度对云薯401产量的影响
行距配置与密度对云薯401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试验表明,不同行距配置、不同密度以及行距与密度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即云薯401产量不仅与种植密度密切相关,而且还与行距配置有较大关系。本试验中密度F值>行距×密度的F值>行距F值,说明密度因素对云薯401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行距与密度互作效应及行距因素。
3结论与讨论
种植行距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重要因素,合理密植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的前提。改变株行距,即改变马铃薯植株在田间的分布情况,从而影响马铃薯对土壤水分利用、养分吸收及光合利用,最终影响其生长和产量 [6]。在山区,农户传统种植模式的行株距为(50~55)cm×(25~30)cm,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行距,利于播种、除草、中耕和培土。
本研究结果表明,行距对株高、主茎数、茎粗、SPAD值、平均单薯重有极显著影响,对单株结薯数有显著影响;密度对株高、SPAD值、单株结薯数、平均单薯重有极显著影响,行距与密度互作对株高、单株结薯数、平均单薯重有极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1]
苏云松,郭华春,陈伊里. 马铃薯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相关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4):690-693.
[2]张永成,田丰. 马铃薯试验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白厚义,肖俊璋. 试验研究及统计分析[M]. 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
[4]唐启义,冯明光.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6]田再民,龚学臣,冯琰,等. 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冀张薯8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94-95.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童话国
- 假如我是老师
- 童年趣事
-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 挑马兰头
- 烤番薯
- 在国庆假日里
- 成长的点滴记忆
- 第一次语文月考
- 春
- 美
- 献爱心
- 她是谁?!
- 买车记
- 快乐是什么?
- 农村金融发展困境制约因素
-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 财经定位存在问题综述
- 会计职业发展不足
- 职校财务会计模拟实训初探
- 山区地带工矿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 经济贸易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 小议海洋经济预警对策
- 银行会计实践性教学改革探
- 企业管理探讨辅导
- 知识经济下的信息特点探讨
- 会计的发展趋向
- 城镇居民消费的经济释解
- 新医院会计核算制度利弊释解
- 高校财经类学生就业状况论述
- 《荷叶圆圆》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单句的结构(二)
- 《烈日暴雨下的祥子》简案
- 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三》(教案)
- 敬业与乐业
-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例谈新理念语文教案的编写
- 我的第一本书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芦花荡
- 蜡烛
-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学设计
-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之二
-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