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9-09
做一本接地气的读物
亲爱的读者,这是我们新年的第一次见面,也是我们第707次相遇。您可曾记得:过去的一年,我们一起走过塞北江南,领略洛阳的牡丹飘香、山东的鲁茶清韵、湖北的稻香虾肥,为广东品牌农产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欢欣满怀,为农产品“湘军”重整河山的豪迈击节而歌,也曾为江西椒农滞销而奔走心忧……
我们一同见证农产品目标价格的出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方兴未艾、婴幼儿奶粉安全经营行动的启动……
我们一同感受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的如火如荼……
自2000年创刊以来,《农产品市场周刊》开本几经改版,风格几度调整,但我们的视线从未远离风起云涌的农产品市场,从未远离读者的需求。
有人说,读图时代,应该加大图片的占比;也有人感慨,应该淡化期刊的农业色彩,让刊物更加时尚。应该说,这些建议都有一定道理,但未必适合这本刊物。农产品行业,有资本大鳄挥斥方遒纵横捭阖,也有小本买卖人披星戴月餐风宿雨。有包装精致富丽奢华的珍品,也有灰头土脸毫不起眼的大路货。但农产品行业不是IT时尚业,苹果毕竟不是iPhone,周刊不是《时尚芭莎》。事实上,我们从来不在意,刊物到底是洋气抑或土气。归根结底,我们要做的是一本接地气的杂志。有什么地,接什么气。
2015年,面对新常态、新业态、新任务,周刊对内容、栏目和封面进行了新的调整,作了一些尝试。很难说,这就是最适合周刊的。我们深知,理念的落地,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相比起刊物的表现形式,我们更重视的,是刊物内容的接地气。
接地气,就必须把读者放在首位。周刊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但归根结底是要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消费等环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效服务。
接地气,就必须忠于事实。真实、客观是报道的生命力所在。不忠于事实,脚下沾满再多的泥土,也不过如伪劣商品金灿灿的包装,心中充溢再多的情感,也终会沦为泛滥的私情。
接地气,就必须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不仅是中国农产品市场成长路上的记录者,在宣传中央政策、反应群众呼声的同时,也致力于个案的剖析、难题的化解。
接地气,就是要落实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探索、探索、再探索,贴近、贴近、再贴近,落实、落实、再落实。
我们在做一本接地气的读物,我们希望有你同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感动
- 迷人的海滨风光
- 一次有意义的野外拓展训练
- 钓鱼
- 住房的变迁
- 读《秘密花园》有感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 吃猪尾巴
- 这就是我
- 伟大的母爱
- 小小环境卫士
- 妈妈的爱
- 蜗牛的启示
- 我想说说心里话
- 假如风有颜色
- 公允价值视角下人力资本计量方法研究
- 绿色物流发展思考
- 消费税建设为地方税主体税种可行性分析
- 我国物联网行业发展路径
- 《千与千寻》对我国动画产业的启示
- 绩效评价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 湖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研究
- 互联网时代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 江苏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
- 语重心长的教子诗
- “互联网+”背景下河北省土地流转创新模式
- 基于关键绩效指标的高校目标管理研究
- 我国足球俱乐部发展研究
- 房地产白银时代互联网应用思考
- “一带一路”与唐山经济发展升级版战略研究
- 乌塔
- 古诗两首
- 口语交际《介绍一种菜的做法
- 月光启蒙
- 25.夜莺的歌声
- 《詹天佑》
- 让学生无限创意地表达--“我为崧厦伞品做广告”网络教学设计
- 鹿和狼的故事
- 月光启蒙
- 丰碑
- 丰碑
- 桂林山水
- 毛泽东在花山
- 赶花
- 黄河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