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甘肃省普通高校排球运动队发展问题研究

甘肃省普通高校排球运动队发展问题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9-09

甘肃省普通高校排球运动队发展问题研究

【摘 要】通过前两届甘肃省大学生运动会可以看出,甘肃省普通高校排球运动队的发展并不均衡,从而也映射出甘肃省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甘肃省部分普通高校排球运动队的训练进行调研发现,普遍存在选材困难、教练员紧缺、政策支持和专项训练经费不足等问题,较好地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甘肃省高校课余排球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甘肃省;普通高校;排球运动队;发展

0 前言

排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比较普遍,与足球、篮球并称为“世界三大球”运动,深受各阶层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在我国各类高校中,都将排球运动列为学校体育课程的一项必修课程,同时,很多高校也将其纳入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体系,组建高水平运动队,不仅可以提高学校排球运动的水平,带动学校排球运动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借助各类排球比赛来达到对学校的宣传作用,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从而带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在过去的两届甘肃省大学生运动会上,排球均被列为竞赛项目之一,参赛高校逐届增多,然而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各高校排球运动发展不均衡,竞技水平参差不齐,比赛的欣赏程度不高。一部分高校为了比赛仓促组队,缺乏科学、系统的训练,违背了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为了今后我省高校排球运动的健康、良性发展,了解并解决好存在的问题势在必行。

1 甘肃省高校排球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排球选材较难

甘肃省各高校中,除了少数几个有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的学校外,大部分高校组建排球队时均只能在已有在校学生当中选择有排球训练经历以及身体素质条件较为突出,符合排球运动选材规律,适宜排球运动的学生。前者大多为高中阶段校队成员,有一定的排球训练和竞赛经验,为基本成型队员,但是这部分学生经过高考之后普遍有较长时间中断训练,缺乏训练和比赛的连续性;后者虽然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但对排球运动的认识基本为零,必须从头开始,通过长期、系统的训练,经过逐步的筛选而进一步成长为合格的排球队员,但是普通本科学生每天忙于各自专业课程的学习,无法保证高密度的运动训练,想要在短期内形成一定的比赛能力比较困难。

随着现代排球运动的快速发展,一支球队想要在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除与排球运动员自身的综合素质、球队的整体实力有关外,还与教练员的指导有着密切的联系。排球教练员是整支球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排球训练、比赛、教育和管理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1]。

在我国,高校运动队的教练基本上都是由体育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大多都拥有较高的学历和职称,而且长期工作在体育教学的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是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不能等同于一名优秀的体育教练员,教学与训练之间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没有完善的排球教练员培训渠道,只能依靠现有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不断地自我摸索,这当中难免走弯路、绕远路。

1.3 竞赛机制不确定

2008年甘肃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之前的几十年里,我省都一直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持续性高校体育竞赛,很多高校都没有排球运动队,更没有人从事专门的排球运动队训练。第一届大运会筹备期比较仓促,从下发通知到比赛不到半年时间,致使很多高校都措手不及,在缺少教练和队员的情况下临时组队参加比赛,由于时间短,任务紧,参赛的大部分队伍都没有足够的训练时间,有些队伍甚至还没有成型就上场比赛,严重地影响了赛事的质量。第一届大运会之后,很多人都在观望,没有人知道第二届大运会会在什么时候召开,有人甚至猜想,会不会有第二届大运会了,所以很多高校的排球队训练工作又停顿了下来,直到2010年接到第二届大运会的通知后才又恢复了训练。这种竞赛制度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了高校运动队的训练工作,使之不能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教练员和运动员都严重缺乏安全感,没有比赛就没有训练,教练员没有实践的机会就永远没有提高的机会。

1.4 缺乏政策支持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贯彻普及与提高要求的重要内容[2]。《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简称《条例》)中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3]。学校体育运动队是我国课余体育训练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也是我国课余体育训练最富活力的训练组织之一[2]。然而在我省的一部分高校中,体育工作是不被重视的,学校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冲击仍很强烈,对学校体育的作用和功能认识不彻底,还停留在只要文化课成绩好,其他都无所谓的错误理解上。有的学校领导过于急功近利,注重眼前利益,只重视竞赛成绩好的传统项目,对于成绩较差和新兴项目则实施“砍杀”战术,这种做法严重地打击了一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积极性,不利于学校体育的全面发展。从两届省大运会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参赛学校都能参加3-4个项目的比赛,而一小部分学校往往只是“交差”似的参加个别单人项目,两者比较,可见一斑。

1.5 缺少体育专项经费

我国学校体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划拨和学校学费收入,是学校教育经费的一部分,《条例》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都规定: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为学校体育提供物质保障。并且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保证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把学校体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并做到与教育总经费的增长实行同步增长。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级学校对体育工作的不重视,体育经费始终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总是被挤了又挤,缩了又缩。虽然《条例》和中央7号文件都有提到“专项经费”和“一定比例”,但是没有规定具体的比例,各校在实际操作中,则比较随意,常常是根据实际临时划拨,有些学校甚至“能省则省,能免则免”。

2.2 教练员培养

2.2.1 充分发挥教练员培训基地的职能作用,定期开展各单项教练员培训和职务评定工作,提升本地教练员的实际执教水平,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走出去,引进来”,加强与发达省市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2.2.2 提高高校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吸引更多的外来优秀体育人才到我省高校任教。

2.2.3 将竞赛成绩作为体育教师职称评定的一项标准,不能让教师个人承担因训练而延误科研所带来的损失。

2.3 后备力量培养

2.3.1 重视中小学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强对中小学体育运动队的建设及运动员等级评定的力度,转变思想,解决好学习与体育锻炼之间存在的矛盾,使学校体育工作能够真真切切地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为高校输送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

2.3.2 高校应该更加完善学校运动员选材机制,能够运用多种灵活的方式,科学地开展运动选材,使学生能够物尽其能,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进一步将俱乐部模式引进校园,并给予指导和帮助,是校园俱乐部能够快速、健康地发展起来。

2.3.3 有能力的高校应该与地方各中小学加强交流,结成相互帮扶对子,利用高校的优势师资、专业等资源,指导和帮助地方各中小学科学、合理地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发挥高校的绝对优势(下转第131页)(上接第118页)职能,不仅要“送文化下乡”,也要“送体育下乡”。

2.4 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

2.4.1 地方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应该切实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相关要求,将政策落到实处,落实到具体,加强监管力度,使各级各类学校都能自觉地将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培养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也要有强健的体魄。

2.4.2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大教育拨款的额度,各级学校应该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资金投入,明确体育专项经费在学校教育总经费中的百分比,使专项资金能够真正地做到“专款专用”,不乱花一分钱,但也不少花一分钱。

2.4.3 各级学校应该广开财路,从更多的渠道筹措资金,弥补体育经费的不足。例如: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优势,使一部分优势资源产业化、商业化,可以大胆尝试与企业合作,开发优势体育资源,借企业的鸡生自己的蛋,互惠互利,达到双赢的目的,既发展了学校体育工作,同时也解决了经费紧张的问题。

3 小结

普通高校的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运动训练体系的一个关键组成环节,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基础运动训练的一种组织形式。抓好普通高校的课余体育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为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起到基础性作用。我省高校的体育运动队建设虽然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面都能切实地把国家相关政策落实到位,落到实处,今后我省的学校体育工作一定能有长足的发展,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学校体育模式,逐渐缩小与发达省市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2]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85-18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醉人的春雨
我姥爷是个彩票迷
绿色海口
相约海口
枇杷情深
玉树,加油!汶川,加油!
曹王之旅
我是家中好帮手
Happy day(开心的一天)
记一次活动 ——小小新闻发布会
我最喜欢的动物--小白兔
有趣的世界大战
淡墨
玫瑰
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路径浅议
论伊玛堪的著作权保护
浅析制约学生高考英语写作能力的因素及突破途径
论两岸统一的共同社会心理建构
“总体布局”视域下毛泽东三线建设研究
浅谈音乐对儿童心灵启迪的引导作用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试论模糊语言的科学性
论近代交通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内地化牵引
从豕部汉字谈豕猪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
基于三维目标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媒体乱贴标签的恶果
构建科学质量观探析
体育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类的“老师”》教案之三
《长城和运河》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人类的“老师”》教案之一
《钟表店里的争吵》教案之三
《长城和运河》教案之二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长城和运河》教案之一
《人类的“老师”》课文原文
《钟表店里的争吵》教案之一
《钟表店里的争吵》教案之二
《长城和运河》教学课例
《三顾茅庐》说课材料
《三顾茅庐》课文原文
《长城和运河》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人类的“老师”》教案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