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运用电教手段强化中师化学教学初探
运用电教手段强化中师化学教学初探
【关键词】运用电教手段强化中师化学教学初探
为了提高中师化学课的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为“四化”培养“四有”新人。我们在中师化学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优势,结合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中师化学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实验课教学和深入开展课外话动。为小学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自然常识课教学的合格师资。
一、结合师范教育培养目标和中师化学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育方法。
师范学校的学生是未来小学的教师。为了满足小学儿童的求知欲,教育儿童学科学、用科学,师范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修养。因此,我们在中师化学中注意加强培养小学自然教师的意识性。我们利用幻灯、投影的特点去揭示矛盾,启发思维,在实验、读书、练习等方面,不断开拓思路,努力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由于中师教学目的、教育对象、教材内容和普通中学不同,我们根据中师化学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创新数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运用投影手段,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演示实验所发生的现象。例如:电解CuCl2溶液时,运用投影手段,同学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阴极的碳棒上有一层红色的铜覆盖在表面;在阳极的碳棒上,有气泡放出。又如:在讲“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将两个都盛有FeCl3溶液和KSCN溶液的混合溶液的培养皿放在投影器上,可以看到溶液呈红色,在一个培养皿里加入少量的FeCl3或KSCN晶体,可以看到溶液的红色变深,再向另一个培养皿里加入少量的KCI晶体,可以看到溶液的红色变浅。运用电教手段进行化学投影实验,弥补了传统实验中的不足,扩大了演示实验效果。我们自制了化学反应及其变化规律的投影片三十六框,教学时,结合课堂内容选用投影片。例如在讲“氟、氯、溴、碘及其重要的化合物”这一节时,我们结合课堂内容;进行“非金属间的置换反应”的投影教学,并举例得出结论: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原子可以置换出化合物中非金属活动性较弱的离子,其置换顺序是:F>Cl>Br>I。这一部分的知识学生就掌握得更牢固了。
我们还结合课本内容将重点,难点设计绘制成投影片,叠映在实验现象的相应位置上,使演示与板书,讲解有机地结合。不仅缩短了教学时间,而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形成了牢固的概念。这样我们就抽出了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去探索课本上没有讲到的科学知识。使他们真正掌握小学自然课教学所必备的科学知识和从事小学自然课教学的能力。
二、联系小学实际,加强实验课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实验形成概念,以实验反映物质与化学变化的规律。实验有助于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在实验课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投影手段,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运用化学变化的内在规律去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探索真理,发现问题的积极性。
为了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药品等实验方法,以形成熟练的实验技能技巧。我们自己设计制作了常用实验仪器的主要用途及使用方法的投影片二十四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投影二十二框,几种常用气体的制取和收集的投影片八框,在做实验前结合学生内容所用的仪器、药品,先演示投影片,提醒学生在实验中,正确使用仪器药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做实验,这样避免了危险事故的发生,有效地加强了实验效果。我们还努力培养学生运用电教手段摸拟自然现象设计实验的能力,并且具有开辟“第二课堂”的能力。
我们在化学教学改革中,组织学生上好实验课,根据实验目的和内容,拟定操作程序并绘制成投影片,在实验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进行放映,这样学生有目的地进入实验室学习。在实验中,我们强调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给学生更多的实验机会。从化器的安装配套、实验过程的操作训练、实验现象的观察判断、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实验结论的归纳总结、实验仪器的保管使用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的训练。同时组织学生按小学自然课本上涉及到化学知识的实验仪器,实验程序绘制成投影片,使学生将来能适应小学自然课教学的全过程。
三、开展课外活动,扩展视野,丰富学生知识。
现代化教育的总目标的开发学生的智力,我们的教学必须立足于使学生主动求知,发展创造性。在中师化学改革中,我们以中师学生从事未来教育为基点,以小学自然常识为核心,向化学涉及的社会范围延伸,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意了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有利于把基础知识抓扎实,让学生有时间投身到“第二课堂”,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和处理将来教学中偶发事件的能力。
我们还充分发挥电教设备和教学仪器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定期开展化学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自制教具(包括投影片、投影器件),配制试剂,设计实验,举办化学竞赛。为了强化能力培养,我们运用电教手段定期组织化学晚会,化学游园活动,化学幻灯会。组织学生定期到师范附小见习、实习小学自然常识课(规定要用电教手段教学,并自制所需的投影片),辅导小学搞小制作(包括投影片)、小发明,把学习理论、探索问题和教育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些活动充实了“第二课堂”,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使他们感到学习化学很有意思,从有趣,有志,到学得有劲,在学习中主动进取,自觉求知,认真学好化学,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几年来,我校毕业生有30%以上担任小学自然常识课教学,其中60%成了自然常识教学骨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九寨沟导游词
- 好孩子
- 詹天佑纪念馆导游词
- 一件好事
- 黄龙导游词
- 鲁迅故居
- 黄山风景区导游词
- 法国梧桐树
- 九峰公园
- 黄鹤楼
- 我们的教学楼
- 血汗长城
- 胜似亲人
- 小蚂蚁
- 妈妈,你休息一会吧!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