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深度报道对电视编导职业素养的要求

深度报道对电视编导职业素养的要求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6

深度报道对电视编导职业素养的要求

摘 要 面对媒体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突出媒体差异、构建核心竞争力、服务受众的需求所在。电视编导必须顺应新媒体环境的发展,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担当好受众的 “把关人”角色,善于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入整合,并丰富深度报道的形式。

关键词 深度报道;电视编导;职业素养;要求

0 引言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电视新闻节目开始向深度报道发展,同时也对电视编导的职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深度报道强调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剖析,力求更好地发挥电视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因此,电视编导应注重对海量信息的整合提炼,担当好受众的“把关人”,用丰富而深刻的新闻内容给受众带来启发,并提升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1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需求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新媒体异军突起,并推动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新闻获取途径的多样化。受众既可以选择传统的广播、电视、报刊媒体了解新闻信息,也可以应用智能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登陆互联网,随时关注新闻动态。而且新媒体在新闻信息的实时报道、关联信息提供、互动交流方面的优势非常突出,互联网中的门户网站可随时向受众传递最新的新闻信息,受众还可点击相关链接探寻事件的前因后果,并参与互动评论。因此,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突出媒体差异、构建核心竞争力、服务受众的需求所在。

首先,全媒体时代各大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存在趋同性,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基本描述较为相似,缺少媒体差异和新意势必会导致电视新闻媒体竞争力的下滑,例如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受众往往是先从新媒体中接到通知。而深度报道则能够充分借助电视媒体视听结合的优势,在陈述新闻信息的基础上,对新闻事件给予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从而彰显媒体之间的差异。其次,新媒体在新闻信息传递的时效性、整合性以及互动性方面给电视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电视新闻节目若要拥有稳定的受众群体,不断提高节目收视率,就必须在节目质量上下功夫。深度报道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正面或负面报道,而是对复杂事物多层次和多侧面的描绘,直至揭示其本质。所以深度报道可以引导受众更为理性地思考,避免停留于事件的表面,其节目内涵丰富、分析由表及里,对树立电视媒体公信力、构建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深度报道不仅涵盖对新闻事件本身的探讨,还涉及相关领域及未来的分析,受众可从中受到深刻启发,并用以指导自身的行为,因而深度报道也有助于提升受众服务水平。

2 深度报道需求下电视编导提升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面对媒体的激烈竞争,电视新闻需要从传统的新闻信息播报向深度报道的方向发展,充分借助电视媒体的优势,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新闻事件加以剖析,以便更好地发挥电视新闻媒体的舆论领航作用,展现媒体公信力。因此,电视编导必须顺应新媒体环境的发展,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一方面,全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对新闻信息的报道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如果电视编导将新闻节目定位于新闻信息的传递,而不是深度的分析和解读,那么电视新闻就会缺乏自身的竞争力,原先的受众群体也会逐渐流失,转而选取其他更为便捷、更具新意的媒体获取新闻信息。但深度报道也并非轻而易举,其中既有新技术的应用,也有海量信息的整合,以及深度分析内容的策划。例如对重大新闻事件展开的深度报道,编导就要深入考虑事件所牵涉的领域,如何及时跟踪新闻现场,如何还原事件的始末,如何用舆论引导受众。这些工作都需要电视编导从思想到能力的转变,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才能促进深度报道发展。

另一方面,全媒体时代不仅新闻获取途径多样化,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也同样在向多元化方向转变,无论是严肃性的新闻话题,还是民生类的新闻,其中都不乏大量的深度报道。而受众的审美能力、受教育水平也在与日俱增,他们对新闻信息的关注除了时效的要求,还有新闻质量的诉求。千篇一律的新闻报道已经不能吸引受众的目光,解说式新闻、访谈式新闻往往更能提高受众对电视新闻的忠诚度。所以随着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深度报道的涉及面更广,其中还暗含文化艺术、人文关怀等思想和诉求,电视编导也必须不断提升职业素养,才能更好地驾驭深度报道工作。

3 深度报道需求下电视编导提升职业素养的

方向

为推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工作的发展,电视编导首先应担当好受众的“把关人”角色,进而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入整合,并丰富深度报道的形式。

第一,担当受众的“把关人”角色。电视媒体的优势在于公信力强,尤其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受众更愿意通过传统媒体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和关注事件的发展。所以电视编导在提升职业素养的过程中,首先要将服务受众作为重要使命,践行媒体的社会责任,担当好受众的“把关人”。当前在强调个性的新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介的“把关”作用被削弱。面对海量的新闻信息,受众也需要从中进行筛选,关注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对一些新闻信息的真伪加以辨别。受众对新闻信息筛选和过滤的需求恰恰是对新闻“把关人”的诉求体现。电视编导要善于策划和选取深度报道的主题,在海量信息中寻找有代表性、有助于树立媒体公信力的切入点,通过深度报道的传递,使受众能够“近距离”接触新闻事件的始末,扫除对种种问题的疑惑。而且电视编导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捕捉深度报道所需的新闻素材。

第二,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入整合。深度报道虽然要求具备丰富的素材,但并不是简单地将各种论证依据一一罗列,而是要有严谨的前后逻辑关系,环环紧扣,步步深入,这样才能达到牵动人心的效果,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因此,电视编导需要具备组织和策划能力,能够结合新闻主题深入挖掘相关的素材,并将素材编辑整合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无论是宏观的审时度势,还是微观的精雕细刻,都是与编导的综合素养分不开的。例如,面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编导要迅速把握新闻主导方向,然后确定对新闻现场的跟踪调查方法,适时通过演播室与现场联线沟通;对于影响广泛的新闻事件,编导不仅要重视一线信息的反馈,还应邀请重要的专家,提供专业的分析论证,以及将不同时间、地区的相关信息进行对比追溯,发起和受众的互动交流等等,使深度报道节目形成系统性的贯穿。

第三,丰富深度报道的表现形式。既然是深度报道,就不是简单地表述新闻信息本身,而是要用充实的素材去论证去分析,因而其表现形式也关系到深度报道的质量。对一篇新闻报道来说,内容代表的是深度,而表现的形式和手法凸显的是厚度,深度与厚度相辅相成。电视编导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都要上升到新的高度。电视编导不仅要充实自身的文化底蕴,拓展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还要广泛学习国内外知名新闻栏目的经验,善于推陈出新,使深度报道更具文化艺术水准,从而增强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受众观看新闻节目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获取新闻信息,而是将观看新闻的过程视为一种精神享受。所以电视编导应借势新媒体发展,促进媒体之间的融合,用多种形式强化深度报道的表达效果,提高新闻节目的观赏价值。

参考文献

[2]冶进海.浅谈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中的编导意识[J].东南传播,2013(3).

[3]周恩佳.新时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与优势[J].新闻研究导刊,2014(15).

[4]左治.如何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7).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影子的游戏真好玩
班级投稿风
成长中的一件事
一次精彩的比赛
家里发生过的事
烧茶叶蛋
我学会了滑雪
捏鸡蛋
踢毽子
喂鱼
扫墓
玩影子的游戏
最难忘的一件事
我喝酒
观烟花
浅析现代化林业管理的措施及可持续发展
不同种类肥料配施氮磷钾肥对甘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长江中游杂交早稻的现状及发展措施
甜荞重组自交系(RIL)亲本基因组RAPD标记的多样性分析
水稻6种病虫害综合防治
淡水鱼类常见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杨树常见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措施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凤仙花科花卉资源研究现状及展望
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园林绿化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探究
转基因水稻多重PCR和Real―time PCR定性检测中的问题与策略
水稻耐冷性研究进展及建议
SNP和Mn2+对盐胁迫条件下棉花幼苗生长的影响
上海徐汇区201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湖北省黄龙中学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7)
广东江门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广东省江门市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重庆市2010年中考语文预测试卷及答案(5)
重庆市2010年中考语文预测试卷及答案(1)
2014通州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宁波市北仑区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重庆市2010年中考语文预测试卷及答案(3)
北京市顺义区2010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
重庆市2010年中考语文预测试卷及答案(4)
湖北省黄龙中学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8)
湖北省黄龙中学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9)
上海松江区201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重庆市2010年中考语文预测试卷及答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