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基于流固耦合的富水软岩地层隧道排水方案研究

基于流固耦合的富水软岩地层隧道排水方案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0

基于流固耦合的富水软岩地层隧道排水方案研究

摘要:为研究富水软岩隧道最优排水方案,以甘肃省道S304线关山隧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固耦合分析理论,建立了应力场和渗流场作用下的隧道开挖模型。借助SoilWorks有限元软件对隧道全排水、全封堵及堵水限排三种施工方案进行了模拟,并对孔隙水压力及水位线、位移场及应力场、围岩塑性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富水软岩隧道开挖时,采用堵水限排方案可以有效减小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经济效益显著;三种施工方案中,堵水限排方案隧道的拱顶沉降、隧底隆起以及地表下沉量最小,但围岩的应力最大,仰拱最大拉应力为全排水方案的2.2倍;全排水方案与全封堵方案围岩塑性区主要产生在仰拱,堵水限排方案围岩塑性区主要产生在边墙两侧,塑性区的范围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富水软岩地层同类工程排水方案的确定提供借鉴。

关键词:富水软岩隧道;排水方案;SoilWorks;流固耦合;堵水限排方案

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Studyonthedrainageschemeofwater-richsoftrocktunnelbasedonsolid-fluidcoupling

(1.SchoolofHighway,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64,China;

2.NingxiaHighwayandBridgeCorporation,Yinchuan750004,China)

Abstract:Inordertodeterminethebestdrainageschemeofwater-richsoftrocktunnel,theexcavationmodelsoftheGuanshantunnelinGansuProvincewereestablishedunderstressandseepagefieldsbasedonthecouplingtheoryoffluidandsolid.Thecompletedrainagescheme,non-drainagescheme,andcontrolleddrainageschemewereanalyzedusingthefiniteelementanalysissoftwareSoilWorks.The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porewaterpressureandwaterlevel,tunneldisplacementandstress,andplasticzoneofsurroundingrockwerestudi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controlleddrainageschemecanreducetheeffecttoundergroundwaterduringthetunnelexcavation;forthecontrolleddrainagescheme,theamountsofcrownsettlement,invertuplift,andgroundsettlementarethesmallestwhilethesurroundingrockstressisthelargest,andtheinvertmaximumtensionstressforthecontrolleddrainageschemeis2.2timesofthatforthecompletedrainagescheme;andtherockplasticzoneismainlydistributedintheinvertareaforthecompletedrainageschemeandnon-drainagescheme,andinthesidewallforthecontrolleddrainagescheme.Theresultscanprovidereferencefortheselectionofdrainageschemeofwater-richsoftrocktunnel.

Keywords:water-richsoftrocktunnel;drainagescheme;SoilWorks;solid-fluidcoupling;controlleddrainagescheme

因此,目前提出了“以堵为主、限量排放”和全封堵两种治水方案[7-8]。“以堵为主、限量排放”通常通过围岩注浆措施来实现,全封堵则通过设置防水层和抗水压衬砌来实现。本文以甘肃省道S304线关山隧道F3断层VI级围岩为对象,利用SoilWorks软件对隧道采用全排水、全封堵及堵水限排3种施工方案进行流固耦合模拟分析,得出不同工况下孔隙水压力及水位线、围岩的位移场、应力场及岩体破坏区的分布规律,并据此研究丰富软岩富水隧道的排水方案。

1流固耦合计算原理

利用SoilWorks模拟岩体的流固耦合机理时,将岩体等效为均质、连续性介质,流固耦合分析计算采用的基本方程[9-10]包括:

(1)Darcy定律。即渗流计算基本方程:

q=k・i(1)

式中:q为单位面积的渗透流量;k为渗透系数;i为水力坡降。 (2)渗流方程。二维非稳定流基本方程如下:

x(kxHx)+y(kyHy)+Q=t(2)

式中:H为总水头;ki为i方向的渗透系数;Q为流量;φ为体积含水率;t为时间。

对于二维稳定流,流入和流出量随时间没有变化,故式(2)右边为零,即

x(kxHx)+y(kyHy)+Q=0(3)

(3)流固耦合方程。流固耦合计算时采用小位移的胡克法则,基本方程如下:

εx

εy

γx

γy=1E1-v00

-v10

002+2v

002+2vσx-p

σy-p

τxy

τyx

(4)

式中:τij为ij方向的剪应力;σi为i方向上的有效应力;p为超孔隙水压;v为泊松比;E为弹性模量。

2基于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

2.1工程概况

本次选取关山隧道F3断层VI级围岩进行模拟分析。衬砌内轮廓采用五心圆,初期支护采用22cm厚的C20喷射混凝土;中空注浆锚杆直径规格为D25,长度为3.5m[11],数值计算中考虑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的力学作用(不考虑工字钢和二次衬砌的作用)。隧道开挖采用台阶法,其中仰拱采用左、右拱脚导坑交错开挖、支护。隧道开挖示意图见图1。

2.2计算模型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选取围岩及支护结构参数[12-15],具体见表1。

将岩体的裂隙渗流模型等效为连续介质渗流模型,流体在岩体中流动服从Darcy定律,水头恒定,不因隧道开挖排水而衰减,渗流为层流;岩体为弹塑性材料,采用Mohr-Coulomb本构模型。

2.3计算方案

按照稳态流进行模拟,分析以下3种工况下围岩位移场及应力场的变化规律。

(1)工况1:全排水方案。在模拟的过程中,地层的侧边及底部设置为不透水边界;顶部为自由地表,压力水头为0m;隧道的开挖边界设置为渗流边界,节点压力水头为设置为0m。

(2)工况2:全封堵方案。地层边界条件同工况1,同时将工况1中的开挖边界条件“节点压力水头0m”改为节点流量为0m3/d。

(3)工况3:堵水限排方案。地层和开挖边界条件同工况1,同时在工况1的开挖面以外3.5m范围内设置注浆圈。

3计算结果及分析

3.1孔隙水压力及水位线分析

从图3(a)可以看出,工况1隧道开挖后,在水头压力差的作用下,远场孔隙水向隧道开挖面流动;当补给充分的条件下,最终形成以隧道为中心的等水压线降水漏斗,水位线距离地面较远。隧道开挖后每延米渗流量为48.70m3/(m・d),说明全排水方案对地下水位造成的影响较为明显。

从图3(b)可以看出,工况2隧道开挖后,等水压线水平,水位线位于地表。隧道开挖后每延米渗流量为0m3/(m・d),说明全封堵方案未对原地下水造成任何影响。

从图3(c)可以看出,工况3隧道开挖后,隧道顶部地表未形成明显的等水压线降水漏斗,水位线下降较小。隧道开挖后每延米渗流量4.2m3/(m・d),与工况1相比,采取堵水限排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地下水流失和地下水位的下降。

3.2位移场分析

从图4(a)可以看出,工况1隧道开挖后,对地表的影响呈现出以隧道为顶点的倒三角分布,地面最大下沉量接近55mm,隧道拱顶的最大沉降为87.6mm,仰拱隆起为115.6mm,隆起量较大。

3.3应力场分析

3.4岩体破坏区分析

4结论

(1)软岩富水隧道采取全排水方案措施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大,不利于环保;采用全封堵方案,虽然不影响地下水位,但实际工程中造价较高且很难实现;采用堵水限排方案,隧道开挖后对地下水位的影响较小,经济性也较好。

(2)采用堵水限排方案,隧道开挖对地表的影响范围明显缩小,隧道拱顶沉降、隧底隆起以及地表下沉均大幅减小,堵水限排方案在控制围岩变形方面效果较为显著。

(3)采用全排水方案与全封堵方案,隧道围岩以压应力为主,在仰拱区域产生拉应力,拉应力值较小。采用堵水限排方案隧道围岩应力明显增大,隧道边墙以压应力为主,拱顶及仰拱以拉应力为主,最大拉应力值为全排水方案的2.2倍,但未超过规范的允许值。

(4)全排水方案与全封堵方案产生的塑性区及卸载区类似,围岩塑性区主要产生在仰拱,卸载区主要产生在边墙两侧。堵水限排方案围岩塑性区主要产生在边墙两侧,卸载区主要产生在仰拱,塑性区的范围明显缩小,表明注浆加固可以明显的提高围岩的强度,保证隧道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3]罗鉴银,傅瓦利.岩溶地区开凿隧道对地下水循环系统的破坏―以重庆市中梁山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4):432-435.(LUOJian-yin,FUWa-li.Destructioncausedbytunnelingworkstothecirculatorysystemofundergroundwaterinkarstareas-acasestudyoftheZhongLiangMountainsinChongQing[J].JournalofSouthwestAgricultur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2005,27(4):432-435.(inChinese))

[7]高新强.高水压山岭隧道衬砌水压力分布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6):983-987.(GAOXin-qiang.Studyonthedistributionruleofwaterpressureuponliningsubjecttohighhydraulicpressuremountaintunnel[J].ChineseJournalofRockMechanicsandEngineering,2007,26(6):983-987.(inChinese)) [8]张成平,张顶立,骆建军,等.高压富水岩溶隧道注浆机理及作用效果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5(5):683-685.(ZHANGCheng-ping,ZHANGDing-li,LUOJian-jun,etal.Analysisofgroutingmechanismanditseffectforkarsttunnellininghighwaterpressureandwater-enrichedregion[J].ChineseJournalofUndergroundSpaceandEngineering,2009,5(5):693-685.(inChinese))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泱泱中华情
假如我永远十二岁
我读书我快乐
平安校园
沉默是金
想念学校的日子
如果爱下去,
给妈妈的信
电脑—一个不可思议的物体
童年的烦恼
明日世界人生更美好
四川地震
母亲节的礼物
我们在一起
一次献爱心活动
赛锐西伯利亚系列游戏耳机全线升级
面向消费者 手机供应链破“订单式”思维
精细化资源经营SPTN技术演进方案和网络新特性
AMD显卡玩家必备
俊知:光电混合缆组件
我眼中的小米年报真相分析
中移动咪咕,为内容而生
IQunix Pad铝合金鼠标垫
IT运维整合能耗及环境管理有助效率提升
主流游戏本新秀
ATEN宏正:IT运维整合能耗环境管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操作系统是信息技术制高点
将光网络资源作为一种服务SDON:光网络的下一站
联想新IT:助力运营商“互联网+”
小进步铺平未来道路
22我为你骄傲教案三最新
210语文园地五教案二(写一写)案例精品
21画家和牧童优秀教案设计三精品
语文园地五-教学实录
21画家和牧童之教材分析精品
21画家和牧童优秀教案设计四精品
画家和牧童教学实录二附点评精品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汇总案例精品
二下语文园地五之教材分析案例精品
画家和牧童优秀教案设计八精品
210语文园地五教案一案例精品
21画家和牧童优秀教案设计二精品
奇妙的动物世界教案案例精品
画家和牧童教学点评精品
21画家和牧童优秀教案设计一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