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护理职业风险意识研究现状

护理职业风险意识研究现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护理职业风险意识研究现状

摘 要 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意识是护理职业教育者、护理职业从业者和护理职业管理者共同努力的目标。要通过学校、护理人员本身及医院护理管理者三方的共同努力,促使护理人员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风险意识,达到有效控制职业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 护理 职业风险意识 研究 现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护理人员是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成员,护理工作是一种高风险职业。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时有可能意外地、被动地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引起感染,以及在工作中被针尖、刀片等锐器刺破皮肤造成职业损伤。2003年暴发SARS后,卫生部通报医护人员的感染率高达18.38%,其中护士为48.81%,这种职业损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使人们对医护人员职业风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以期通过研究,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寻求提高防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的有利措施,达到有效控制职业风险的目的。

1 风险与护理职业风险的概念

风险最早定义为某一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随着不同领域在不同角度对风险的研究提出了众多不同的定义。国外许多学者将风险定义为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发生后果的函数,例如Vlek和Atallen把“发生概率与风险结果”作为风险定义的核心概念,Gratt在1987将风险定义为“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与事件发生后果的乘积”,Smith等则将风险定义为“危险本质及发生的可能性”。①

护理职业风险是指存在于医疗机构内部可能导致护理人员和患者造成的各种损失和伤害的不确定性因素。②由于护理职业的特殊性,护理人员所涉及的风险相对较多,如医疗事故、护理差错、护理意外、医疗纠纷等医疗风险,同时护理人员自身还面临着职业损伤风险。护理职业风险意识是护理人员在进行各种护理行为过程中对自身或他人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认识程度。③护理风险意识受政治、经济、人文、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2 护理职业风险的特点

2.1 与护理行为伴随

护理行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护理行为给饱受病痛困扰的患者带来康复希望,同时也可能对患者造成一定侵害;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在给患者进行各种护理操作的同时,自身在操作中也可能遭受刺伤、受病原生物感染等伤害。护理行为的这种正负两面性难以分离并伴随始终,使得护理行为在实施中都将存在各种风险和不测。因此,护理行为是一种实际意义上的冒险行为。

2.2 难以预测

护理风险的发生带有极大的突然性、偶然性和个体差异性。但是难以预测不等于不能预测,有的风险即使难以预测,但是经过努力,仍然可以预测到其可能发生的概率。只有极小部分护理风险在目前医疗水平和条件下无法预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最终也将为人类所认知。因此,护理风险分为可预测护理风险和目前不能预测护理风险。护理风险发生在护理前还是后,护理人员将承担不同的责任,因此,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护理行为之前,虽然对该患者是否会发生风险没有任何把握,但仍然需要将过去曾经观察到的各种风险全部告知患者。这种宏观上对护理过程存在潜在危险的认识与把握也是护理人员的职责之一。

2.3 难以防范

护理风险预测固然困难,但是有时预测到后也很难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难以防范不等于不能防范,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考虑周全,将风险降低到最大限度。但是有的风险经过努力之后仍然不能防范和避免,仍然会对患者或自身造成伤害。因此,只能要求护理人员尽可能努力尽到法律赋予其应当履行的“危害结果回避义务”④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2.4 后果严重

护理风险一旦发生,对患者来说是遭受了疾病之外的另一伤害,通常难以承受这些不良事件的侵害,其结果往往是加重病情或者造成新的损害,甚至可能是灭顶之灾;对护理人员而言也是一种伤害,给患者造成的伤害会引起自责、形成心理压力,给自身造成的伤害也将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损害。

3 常见的护理职业风险

3.1 临床护士可能面临的职业风险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大体分为2大类。一是法律风险;二是职业损害风险。⑤其中,职业损害风险包含事故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社会性损害风险等。根据风险是否会对患者造成损害还可分为直接风险和间接风险。直接风险来自护理人员自身;间接风险则源于后勤支持系统。另外根据风险造成损害的对象不同分患者损害和自身损害,前者如患者接受护理服务时引起的针刺风险、输血风险、住院期间发生褥疮风险等,后者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时受到的锐器伤、射线损伤、医源性感染等。

3.2 实习生可能面临的护理职业风险

4 国内外护理职业风险意识研究现状

4.1 国外护理职业风险意识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越来越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要提高医护人员风险管理能力,在他们工作之初就应提供相关信息,以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识别风险、合理地规避风险,进而参与到护理质量的提高与护理风险管理中。⑥这些医学教育专家认识到以往的护理教育常注重学生技能的培训与提高,而忽略了法律法规及风险意识的培养。Megan等研究结果显示,让护生熟悉病房环境、知晓护理操作规范制度和护理工作规程、熟悉护理风险的评估方法可以使护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⑦因此,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均要进行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并且在整个临床实习过程中让护生能持续获得相关知识,以保证患者的安全,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4.2 国内护理职业风险意识研究现状

4.2.1 护理行业整体职业风险意识薄弱

目前,国内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风险意识整体有所欠缺。护生在学习期间接受职业风险认知教育明显不足是导致护士普遍缺乏职业风险意识的一大原因。因此,医学院校培养护生的职业风险认知十分重要。⑧

4.2.2 护生职业风险意识教育滞后

5 展望

目前国内关于风险意识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在职护理人员职业风险意识的调查,对于护生职业风险意识现状的研究较少。护生是护理事业的接班人,因此,作为培养护士的卫生类院校应首先从护理教育改革做起,一方面通过开设风险意识教育课程,将风险意识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护生职业风险意识的培养,促使他们及早树立正确的职业风险意识。与此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增加风险意识内容,在教会学生护理技能的同时,更应该教会她们如何做好职业防护,以减少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风险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提高教师自身的护理职业风险意识,将护理职业风险意识教育纳入教师在职培训计划,并把教学中有否实施护理职业风险意识教育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

护理职业风险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提高护理职业风险意识是护理职业教育者、护理职业从业者和护理职业管理者共同努力的目标。只有通过学校、护理人员本身及医院护理管理者三方共同不断努力,才能促使护理人员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风险意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为我国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 高莉.大学生职业风险认知及其与职业决策效能、职业成熟度的关系[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1.

② 连斌,孙亚林.医院医疗风险认知管理初探[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2.9(6):587-588.

③ 陶冶,护理职业风险意识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6):116-118.

④ 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55-159.

⑤ 郑云慧,朱丽芳.《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护生职业风险认知的培养[J].中华护理教育,2005.2(2):63-64.

⑧ 邓盛木.论医学生的医疗职业风险认知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29:113.

⑨ 吴泽全,段素玲,张云华,等.加强医学生医疗风险认知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5):48-4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盐能把蜗牛化为水
这次我做对了
获奖之后
汶川灾区处处见真情
救灾勇士是最可爱的人
寝室闹“鬼”记
成功的滋味
收拾房间
生活中的发现
汶川地震总理的关爱
开家长会的夜晚
我为北京奥运喊加油
汶川地震,爱心该出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体验动车组
大学校园音乐文化与大众音乐文化契合研究
《建筑电工与电气设备》教学中的逻辑分析
秦皇岛市发展太阳能产业的问题研究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分析
数字时代背景下的商务英语教学设计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创新路径探索
班级管理运用情感方法对中专新生适应障碍的辅导的必要性
谈年表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
地方高职院校招生困难的体现及对策
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模式问题研究
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档案信息化建设思考
关于都市门户网站广告经营的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当前档案管理的发展及信息化建设
比一比教学反思比一比
比一比教案二教学实录
比一比教案比一比优秀精品教案
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教学设计
比一比比一比教学案例
比一比教案七教学实录
语文园地三之教材分析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二教学实录
比一比教案四教学实录
比一比教案三及评课教学实录
词语大盘点(第三单元)
比一比教案九教学实录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教案精品
比一比教案六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