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0

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当前随着大豆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在单产和总产不断提高的同时,大豆的各类病虫草害也不断增加。依据发生情况,采用农业栽培防治技术为主,对大豆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保证大豆的优质高产。

一、大豆孢囊线虫病

1、症状识别

在大豆整个生育阶段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子叶及真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期发病,植株矮小,叶片变黄,叶柄及茎顶端失绿呈淡黄色,开花推迟,结荚小而少;发病严重时茎叶变黄,叶片干枯、脱落,大豆成片枯死,似被火烧焦一样,因而有火龙秧子之称。根部被线虫寄生后,根系不发达,侧根减少,须根增多,根瘤少而小,并在根系上着生许多白色或黄白色小颗粒,即孢囊。

2、综合防治方法

二、大豆菌核病

1、症状识别

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从幼苗到成株均有发生,尤其是结荚后危害严重。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变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此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鼠粪状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的菌核颇易脱落。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荚,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病粒腐烂或干缩皱瘪。

2、综合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①精选种子。将种子间混杂的菌核除净。②轮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③深翻。将落入田间的菌核埋入土壤深层,覆土10cm以上,菌核便不能形成子囊盘,从而抑制菌核萌发,减少初侵染来源。④排水与施肥。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勿过多施用氮肥,可减轻发病。⑤铲趟。在菌核萌发期铲趟,能破坏子囊盘,减轻发病。

三、大豆根腐病

1、症状识别

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被害部位为主根,一般初发病斑为褐色至黑褐色小斑点,以后迅速扩大呈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大斑,病重时整个主根变为红褐色或黑褐色,皮层腐烂呈溃疡状,病部细缢,有的凹陷,重病株侧根和须根脱落使主根变成秃根。一般根部受害,病株地上部长势很弱,叶片黄而瘦小,植株矮化,分枝少,重者可死亡;轻者虽可继续生长,但叶片变黄以至提早脱落,结荚少,粒小,产量低。

2、综合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①合理轮作换茬。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②加强田间管理。进行深翻,合理中耕培土,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改善土壤通气条件。③增施肥料。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四、大豆褐杆病

1、症状识别

大豆褐杆病也叫大豆疫病,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病菌可侵染植株的根、茎和叶部,导致根腐、茎腐、植株矮化、枯萎和死亡。幼苗期:幼苗出土前后猝倒,根及下胚轴变褐、变软,真叶期被害幼苗茎部呈水浸状,叶片变黄,严重者枯萎而死。成株期:往往在茎基部发病,出现黑褐色病斑,并向上下扩展,病茎髓部变褐,皮层和维管束组织坏死,叶柄下垂但不脱落,呈倒八字型,根部受害变黑褐色,病痕边缘不清晰。

2、综合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要求5年内不允许种植大豆、菜豆、豌豆等大豆褐杆病菌寄主作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祖国的力量
祖国母亲,我爱您!
真正的朋友
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国庆阅兵
风雪无情,人有情
祖国颂
祖国在我心中
父母的爱
祖国,我想对你说
中国“60”周年大典
回顾六年
祖国,我爱您
祖国啊!我属于你
看《走进新中国》有感
医院人事管理中计算机应用浅析
层燃链条炉燃烧运行节能技术研究
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的应用探析
试议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变革
黄瓜穴盘育苗技术
门诊药房药品的储存与管理
浅谈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及使用
浅谈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谈如何提高玉米杂交制种的产量和质量
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档案管理信息化浅析
关于电网企业变电站综合数据网运维管理研究
平欧杂交大果榛子高产栽培技术
试论建筑屋顶的施工要点及其方法
日月潭教学反思最新推荐
葡萄沟教案教学设计八案例
葡萄沟教材分析二案例
日月潭教学实录设计五最新推荐
葡萄沟教案教学设计二十(第二课时)案例
日月潭教学实录设计八最新推荐
日月潭教学实录设计二最新推荐
日月潭教学实录设计九(第二课时)最新推荐
日月潭—教学设计3
日月潭教学反思二最新推荐
10葡萄沟之教材分析案例
日月潭教学实录设计六最新推荐
09日月潭教学实录设计一最新推荐
日月潭教学后记最新推荐
09日月潭之教材分析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