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当现实情感遭遇网络社交

当现实情感遭遇网络社交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4

当现实情感遭遇网络社交

当诸如微博、微信、QQ等网络社交渐渐成为现代人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随之相伴的各种问题也日益浮出水面。有人担心:社交网络就是亲近了陌生人,疏远了老朋友、家人和爱人,而且,还挤占了我们大量的宝贵时间。那么,当现实情感遭遇网络社交,我们的生活,究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一、名词解释

网络孤独症:就是过分地依赖网络,淡化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远离周围伙伴,慢慢地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失去了感受力和参与感,变得越来越孤僻。其主要特征为,社交功能和交流技巧出现障碍、异常动作以及复杂多样化的行为。

上网强迫症:是一种不由自主想上网的心理症状,患了上网强迫症的人会把一天大部分上班时间混在网络上,聊天、发帖等,并为此乐此不疲。上网强迫症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的工作,学习,甚至健康。

二、小调查

网络使人们哪些习惯被弱化或渐渐丧失?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写信”(69.1%),其次是“看纸质书”(56.5%),排在第三的是“做运动”(46.8%)。接下来还有“打电话”(36.9%)、“面对面沟通”(37.7%)、“外出参加聚会”(30.0%)等。

读者发言

张红敏,女,43岁,家庭主妇孩子在外地上学,难得回家一次,一回来就拿着手机聊天,我和他爸想跟他说说话,看他低着头,也觉得插不上嘴。要说这社交网络吧,也是挺方便的,至少我能经常给儿子发语音信息了,但至于要每天无时无刻地盯着手机聊天么?我觉得挺不能理解的。

李益康,女,27岁,公司职员沉迷社交网站可不仅仅是浪费时间、忽略家人那么简单,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您想,每天低着头玩手机,对眼睛和颈椎的伤害都是持续性的。

三、身边的故事 爱情:沉迷社交网络的我,现实中却“爱无能”

陈梦茹女29岁公司白领

“亲爱的,早安,好想你。”每天早晨打开手机QQ,都能收到这样的信息。我甜蜜一笑,也回复了一条“刚睡醒,想你了”。

信息的另一端,连接着我网恋的对象,他的网名叫陈先生。我们相识于豆瓣,聊到一个话题发现很有共同语言,于是加了QQ,越聊越热络,越聊越暧昧,终于开始以“老公、老婆”相称。尽管也发照片,也偶尔视频,但其实并未谋面过。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每天感觉到有另一个人在想着自己,关心自己,这不就是恋爱的感觉吗?

但时间一长,陈先生开始着急了,这我也能理解,有个同城女朋友,网上亲密无间,却连真人也没见过,总感觉让人心里不安稳。于是约了时间,在一个咖啡厅见面。

我还记得那天约会的情景,简直就是陈先生的独幕剧。我坐在他对面,只一味盯着手里的卡布奇诺,心里不停地问自己:对面这个熟悉却又陌生的男人,真的是和我在网上情话缠绵的男朋友吗?也许是觉察到了我的沉默,陈先生只能没话找话似的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地闲扯,扯到最后,他也累了,问我:“你是不是对我不满意?”我哑然,没有什么满意不满意的,也不是我不想说话,是我从见到他的那一刻起,心里对他的那种依恋居然荡然无存。

这次约会不欢而散。而我和陈先生的网恋也划上了休止符。

没有每天早上和我互道早安说着情话的人,我的生活瞬间出现了大段的空白,同事、朋友也给我介绍过几个异性,其中一个还不错,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和他确定了恋爱关系,恋情不温不火,只是我始终找不到网上恋人带给我的那种神秘又甜蜜的感觉。

恋爱两个月后,我在网上认识了R先生,我对R先生隐瞒了我有男朋友的事实,他取代了陈先生,每天对我嘘寒问暖,有时候我觉得对这份网络感情的依恋,甚至超越了对男朋友的依恋。

然而,这份隐秘的依恋还是被男朋友发现了,当他举着手机问我“这到底是谁”的时候,我感到无力反驳,即使我和R先生并无实质性的接触,但我知道自己对网络社交营造的虚拟爱情的痴迷,就是对现实情感的背叛。

现在,我又回到了单身,生活里似乎只剩下手机和附着在上面的网络社交,而真正的爱情,却始终没有到来。

2、亲情:别让键盘和手机把家人隔离

吴静女33岁会计

“来,宝宝,跟姥姥说说话。”妈的声音从手机那段传过来,带着兴奋和期待:“哟,宝宝又变样啦,来,抬头让姥姥看看。”儿子连头都没有抬,自顾自地添了一层积木。我把手机屏幕翻转回来,看到屏幕里妈的表情有些落寞,她苦笑着说,“真想抱抱孙子,也不知道吃胖了没有。”

我心里忽然一凛,想起有了宝宝以后,好像很久没有回过娘家了。我一直没觉得这有什么――毕竟我们离得远,再说,现在社交网络这么发达,随时随地发微信语音,开视频什么的,跟见面不是一样的吗?

可是今天妈说的这句话却提醒了我:怎么能一样呢?盯着小小的屏幕,看得见,摸不到,儿子许久不见姥姥,虽然经常看到屏幕里那张慈爱的面容,但他又怎么能感觉到那就是自己至亲的家人呢? 晚饭我吃得闷闷不乐,饭后老公正在沙发上玩手机。“今天上班跟上司生了一肚子气。”我坐在老公身边,打开了话匣子。老公头也没抬,“嗯,我知道。”看他这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有在认真听我说话吗?”

见我发火,老公才把视线从手机上移开,满脸堆笑,“怎么啦老婆,你说上司那个事情啊,我不是评论并转发了你那条微博了吗?”

我一时哑然。不知从何时起,我和老公面对面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之前没有察觉,是因为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的互动非常频繁,他发微博说好饿,我就转发并评论说“回家给你做好吃的”,也能引来一票朋友说“秀恩爱”。可是当两个人见了面,却通常都是低头刷微博、刷微信朋友圈,这样的婚姻状态,算是恩爱么?

这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手机和键盘似乎已经把家人们隔离在屏幕之外了,亲人间的现实感情正在遭遇一场严重的危机。好在我和老公畅谈之后,他也非常赞同我的观点,“老婆,我可不想以后的现实生活跟虚拟网络混淆在一起。”经过一番商讨,我们决定把今年的年假用掉,回去看看双方老人,而且我们约定,每天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间固定在晚上睡前半小时,其他时间非电话不得打开手机。还别说,不用每天惦记着时刻看信息、刷微博,我们都觉得工作效率提高了,也有更多时间陪儿子玩了。

曾子茜女29岁公务员

“一天天拿着手机嘿嘿傻笑,怎么你的业务那么繁忙啊!”老公在一边抱怨。我一边利落地点击着屏幕,一边沾沾自喜地说,“谁叫我的朋友多呢。”这可不是我在自吹自擂,我的微信好友常联系的就有几十个,有这样一群朋友在网上相聚,我觉得生活都变得多姿多彩了许多。

“真出了事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看群里有多少人会帮你。”老公每次都这样说。我就觉得不服气,只要是朋友,网上认识的和现实生活中的有什么区别?

“你要真不信,咱俩来打个赌”,老公凑过来,“你找网络朋友们借3000块钱,看看能不能借到。”我虽然觉得这招挺无聊的,但是架不住老公的怂恿。

结果,我在群里发求借3000块钱的消息时,得到的回应多数是“茜姐开什么玩笑呢,你差这么点钱啊?”、“茜姐被盗号了吧?”我耐心地解释说现在在买东西,银行卡里钱不够了,群里渐渐地就没有什么人回应了。抱着不甘心,我又私聊了几个平时聊得挺多的群友,然而,结果无一例外是:“这个月工资还没发”、“钱给孩子报学习班了”、“公婆看病花了不少医药费”,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有一个认识最久的、我去深圳时见过两次面的群友,给我的支付宝转账了1000块钱。“茜茜,我现在手里没多少钱,你再问问其他人有没有。”

我发了个“难过”的表情,跟她说,“其他人都借不到,平时聊那么好,没想到,唉!”“茜茜,其实这事也挺正常的,本来大家就只是在网上聊聊,面都没见过,你突然借钱,人家肯定心里面犯嘀咕,说实话我要不是在深圳见过你两次,我也不敢贸然借钱给你,网络毕竟只是网络。”

我看着这段话愣了好久,是啊,网上的友情跟现实生活中的怎么能一样呢?也许你们有共同语言,对方在你难过时也会倾心安慰你,可是对彼此又了解过多少?谁能隔着一张网,就无条件信任对面的人呢?

怀着失望的心情,我打电话给现实朋友借钱,虽说好久没联系了,但是她二话没说就把钱打进了我的账户,还问我够用不够用,我想,现实友情建立的,不仅仅是共同语言,更重要的是信赖,我们是不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网络社交,而忽略了那些一路走来的老朋友了呢?

李小琳女30岁部门经理

“叮铃铃”,闹钟响起来,我费尽地睁开双眼,起床。镜子里的我双眼布满红血丝,脸色蜡黄,所有的迹象都在表明:我又没有睡好。唉,10点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刷刷微博、看看微信朋友圈,浏览一下天涯论坛,越看越精神,再发个状态吧,再看个视频,哟,还有夜猫子没睡,我们再聊会儿……您说,这么多事情要做,几个小时够用吗?

拖着无精打采的身躯走进办公室,工作便签就贴在电脑上,可是拖延症犯起来如洪水猛兽,每次打开电脑都要先聊个QQ,看看空间有没有人给我评论,再看看有什么新帖子,不忙活到10点绝不进入工作状态。

晚上回到家,吃饭的时候也不忘拿着手机戳来戳去,给饭菜拍个照,加个滤镜,编辑个状态发出去,在一堆点赞和评论中兴奋地回复着。好不容易忙活完了去睡觉,又是一个新的轮回。

看着我的生活状态,您觉得熟悉吗?

我想,这应该是当前大多数人的现状吧,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已经被社交网络严重“刷屏”了――意识到这个问题,源于我某次忽然的心血来潮。在一次照镜子发现黑眼圈越来越没救的时候,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我想知道到底我在社交网络上花费了多少时间?

不算不打紧,一算吓一跳――我每天花在网络社交的时间,竟然高达5个小时!要知道,我们除了吃饭睡觉,每天供自己支配的时间也不过12个小时左右,而我竟有接近一半的时间花在了网络社交上面!

想到这一层,我大致划分了一下自己对网络的需求,主要是联络朋友、获取资讯和购物,为此,我减免了不必要的习惯性刷微博、无目的浏览购物网站,而是换成了有消息来的时候才查看手机,有购物需求的时候才打开淘宝。至于获取资讯,那就每天安排半个小时来寻找我想了解的东西。

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生活变得从容了许多:睡眠明显变好,精神状态改善了,因为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来健身和读书。我想,使用网络社交并没有错,但我们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能让那张网完全占领我们的生活。

四、观点:情感需要现实的维护网络不能代替现实

也许,你从网上感受到过爱情的甜蜜,也许,你认为社交网络的便捷更能维系亲情和友情,也许,你从微博、微信中获取过大量的资讯……然而,再甜蜜的爱情不落入现实生活中,也只能是镜花水月,而亲情和友情也只有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才能打牢根基,那些碎片化的咨询,也早已在你不知不觉之中,占去了你宝贵的时间,所以,无论是爱情、亲情、友情还是你的生活,都需要现实的维护,它们永远不能被网络取代。所以,适时地抽离社交网络吧,真实的社会或许少了网络的神秘与情调,便捷和及时,但它建立在现实之上,且贵在真实。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我和书书和我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一件激动人心的事
节日里的妈妈
永恒的回忆
快乐的“百步沙”之旅
美丽的大自然
读《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有感
漫游未来的家乡
记一次风波
神奇的感应器
与书为友
爱已溢满心间
一件激动人心的事
“四个融入两个强化”推动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浅议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
加强基层党组织信息化建设的探索
廉政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创新之于期刊编辑的不可替代性
浅谈电视综艺晚会中镜头切换的重要性
浅析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装修中的不规范行为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浅谈如何在殡葬行业发挥思想政治工作
试论数字化时代地方教育出版社转型问题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研究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积累“五大”经验确保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维护民权
如何构建完善的公司价值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
张家港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研究
指导教案设计者:贾文欣
智取生辰纲
登泰山记(第三课时)
我的叔叔于勒
《石壕吏》简案
指导教案设计者:贾文欣
邹忌讽齐王纳谏
《包身工》教案
登泰山记(第一课时)
《景阳冈》教学设计 设计者:贾文欣
《黄鹂》课件脚本设计
炉中煤
登泰山记
五柳先生传
《小橘灯》第二课时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