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7
敦煌文化是世界文明的精髓
[摘要]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重镇。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多达5万多件,保留有汉文、衣文、粟特文、突厥文、吐蕃文、梵文、于阗文、回鹘文、西夏文、叙利亚文、八思巴文等多种民族古文字资料,内容涉及中古社会的各个方面,被誉为中古时期的“百科图书馆”。敦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缩影,是世界文明的精髓。
[关键词]敦煌文化;世界文明;敦煌学
一、敦煌文化增强了世界文明的“历史魅力”
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因中国丝绸大量输往西方而得名,成为中华民族推动世界文明进程的集中反映。敦煌的得名与丝路交通的开通有关。东汉应劭言:“敦,大也;煌,盛也。”唐人李吉甫亦言:“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南朝人刘昭称敦煌为“华戎所交一都会”,隋朝人裴矩称敦煌是西域门户“咽喉之地”。位于敦煌东南25公里的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一处光辉的历史遗迹。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被誉为“东方世界艺术博物馆”、“世界艺术宝库”。其洞窟数量、壁画面积和保存现状都是世界上其他著名石窟如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印度犍陀罗石窟等无法比拟的。
二、敦煌文化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内涵
文明因交流而丰富,文明因互鉴而多彩。季羡林曾经讲道:敦煌和新疆地区是世界上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再没有第二个。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历史未曾中断的文明古国。同样,历史告诉我们,敦煌及新疆是世界上唯一的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区域。敦煌文化因充分融汇四大文化体系渐趋壮丽辉煌,姜亮夫讲道:敦煌文化包罗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也包罗了中西艺术接触后所发出的光辉,是中国伟大传统的最高标准,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发扬。世界文明则因有敦煌文化而更加丰富绚烂。如果说,敦煌文书发现初期,众多探险家的行为是赤裸裸的“掠宝”。那么,随后出现的国际“敦煌学”热则是汉学家们对敦煌文化的虔诚膜拜。敦煌学蓬勃发展的事实证明,敦煌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内涵 。
三、敦煌文化成为世界财富
首届中国玉文化高端论坛在兰州召开
本次论坛以“玉文化的传播路线、地域性玉器器形及其内涵、玉料来源地考察、玉材的输送与交流、国内外玉文化研究最新成果交流、玉文化产品开发”为主要内容,旨在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及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提供学术研究及宣传的新亮点和可持续开发的文化资源。
会上,草原玉石之路文化考察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叶舒宪教授、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易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包红梅、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丁哲等学者分别作主题演讲。甘肃省简牍博物馆馆长张德芳、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也分别发言,共同探讨了中国玉文化的传播路线及甘肃境内的玉料来源地等问题。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赵逵夫,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刘基,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丁虎生参加研讨会并致辞。研讨会由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冯玉雷主持并介绍考察情况。
纪录片《玉帛之路》开播
近日,由武威市广播电视台和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联合创制的四集电视纪录片《玉帛之路》在武威电视台开播。
《玉帛之路》共有《玉出昆冈》、《驿路寻玉》、《玉振金声》和《玉耀陇原》四集,每集60分钟。该片是2014年7月启动的“中国玉帛之路暨齐家文化考察活动”的后期成果之一,全面反映了专家学者对玉帛之路的背景研究、路线研究、玉资源研究、齐家古国研究和华夏史前文明探讨,集中展示了产生于陇原大地上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等的独特魅力,全景再现了华夏史前文明时期“玉石之路”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真实,阐释了陇原大地对华夏文明发祥、传承的必然关系和积极影响,说明了甘肃是中国远古时代文化改革开放融汇的前沿、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课余生活的乐趣
- 洛阳“购物”记
-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污染环境,害人害已!
- 教师节,礼物,菊花
- 我是环保小卫士
- 自作孽不可活
- 感恩
- 我被作业撞了一下腰
- 自行车风波
- 我的理想
- 上学风景好,同学笑哈哈
- 游拱极台公园
- 呼唤人们保卫环境
- 这样的课,我们喜欢!
- 忘不了您,敬爱的刘老师
- 政府在完善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中的作用
- 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防止“四风”反弹的对策建议
- 基层监测站监测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浅析
- 成品油物流体系优化的系统动力学思考
- 全生命周期下科技企业孵化器筛选体系的构建分析
- “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的转型升级研究
- 移动互联时代统计信息化建设研究
- 浅析江苏省物流运输近况、问题、对策
- 集群环境下海量地震数据加载方式的创新模式
- 数字电子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
- 基于Oracle RAC实现油田地质信息系统高可用性
-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O2O教学模式研究
- 环境性维权事件中的主体分析
- 基于LCC理论的车辆门禁方案决策
- 构建信息化平台 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 日本平家蟹
- 死海不死
- 苏州园林
- 核舟记
- 鲁迅自传
-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
- 向沙漠进军
- 中国石拱桥
- 邓稼先
- 食物从何处来
- 看云识天气
- 梵高传(节选)
- 蜘蛛
- 气候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