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7-23
森林垂直景观中国多姿多彩的自然底色
中国科学院西藏科学考察队于1966年~1968年,组织对珠穆朗玛峰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我作为第二专题组的一员,对珠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进行了考察研究。1970年我参加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对西藏自治区进行了4年的考察工作。1974年考察队在东喜马拉雅山区考察,曾由当地民工带路,步行3天,从米林县的派乡翻越多雄拉山口到墨脱。1980年考察队又参加了横断山区和昆仑山区的科考研究。这些实地考察和数据影像等都为日后的景观差异化研究和科学总结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那时候的科学考察,虽然条件不大好,但是不同专业的科考队员都在一起开展野外工作,考察地形、调查植被样方、观测土壤剖面。回到驻地大家分头整理土壤标本,协助整压植物标本。从而自然地理组内不同学科的知识我们都得以互相学习和讨论。
过去我们研究水平地带的自然地理,全球大体上按纬度带划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后来增加了亚寒带,温带里又分出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但是没有亚热带的说法。亚热带是后来中国科学家提出来的概念,竺可桢为此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的亚热带》(1958年)。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有十来个纬度都在亚热带内,亚热带的表现是夏天很热、冬天挺冷。当时苏联的国土没有这种自然环境,因此前苏联专家最初不认同亚热带的说法。1950年代后期前苏联专家去了广州,一看这个地方冬天居然结冰,体会到这个环境是比较特殊,所以就认可了中国关于亚热带的划分。
我国的青藏高原有巨大的山体效应,例如拉萨海拔3650米,但它位于高原内部,基面海拔较高,温度也就高,拉萨周边可以种小麦。但是相同纬度的峨嵋山(海拔3099米)被自由大气所包围,其温度就低,虽然它比拉萨还低一些,但是只能种圆根等耐寒的作物。
我国幅员辽阔,自北向南跨越了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气候带。且各地的地形错综复杂、地势相差悬殊,与海洋距离差异大,致使我国具有了多种气候类型,包括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众多不同纬度和高度的山体水热条件又迥然各异,这些,造就了我国森林景观垂直分布的差异化之美和多姿多彩的自然底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有趣的汉字4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文明只差一步
- 有趣的汉字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父母的爱
- 父母的爱
- 一句名言的启示
- 文明只差一步
- 我爱汉字2
- 有趣的汉字综合实践
- 我爱汉字
- 我爱汉字
- 父母的爱
- 再谈建筑工程审图要点
- 房地产——回归理性的思考
- 刍议现代城市色彩建设
- 浅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拌合物的浇筑与捣实
- 鲁班尺标准尺寸考证
- 全国建筑学专业分档排名
- 工民建及水工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 工程项目经理部的十大员主要职能
- 浅论建筑工程整体地面的施工
- 各专业实习报告汇总
- 城市规划专业的学校排名
- 项目建议书的概念
- 关于土木同学考研和立马工作的犹豫
- 住宅户型设计要点
- 最新高校建筑系排名
- 《雷雨》教案讲义1
- 《充气雨衣》 趣闻故事
- 《雷雨》 相关介绍
- 《充气雨衣》 教案讲义1
- 《雷雨》 重点问题探究
- 《雷雨》 考点练兵1
- 《充气雨衣》随堂练习 提高篇
- 《雷雨》教案讲义2
- 《雷雨》 范文习作
- 《充气雨衣》 教案讲义2
- 《雷雨》 训练素材
- 《雷雨》随堂练习 提高篇
- 《雷雨》 写作指导
- 《充气雨衣》 写作指导
- 《充气雨衣》 训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