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正确运用的几点思考
摘 要 教学工作者如何正确的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本人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多年,主要讲述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阐述了如何更好的利用思维导图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
关键词 计算机课程 思维导图 运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1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的托尼・博赞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辅助思考工具。“思维导图”即引导人们思维的图,它是指“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理论等,是把人脑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人们思考、交流、表达。”人类使用的一切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图示方法都是“思维导图”。
2我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本次共调查了我院非计算机专业3000名高职学生,根据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学生对理论课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实践课没有更好的利用。我院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采用了理论课与实践课1:1的授课方式,但是调查发现:只有30%左右的学生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理论课能认真听讲,40%的学生对于上机实践认真练习。其他同学对于理论和实践都不感兴趣,理论不听课,实践时间又大多数上网,聊天,浪费了大部分时光。
(2)教师讲授方法单一。计算机和投影仪已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工具,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并未被完全利用。有的老教师还习惯于黑板教学,不能更好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这样教学效果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不高。
(3)学生对我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意见较多。大部分同学认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涉猎的理论知识很多,只是认为Word、Excel、PowerPoint比较实用,而对于知识渴望更多的大学生,更希望学习“编程”、“Photoshop”、“Flash”等比较实用的计算机软件。而对于网络知识、数据库知识不容易掌握,授课内容太过于层面,学生不容易掌握。
(4)计算机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我院计算机教师几乎没有进修与出外参观学习机会,理论与实践不能相结合,所有我们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3高校教师如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应用思维导图
(1)计算机基础课授课教师应用思维导图。高职计算机老师应该选用或者编写高质量的适应我院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理论与实践教材。我们学院有计算机专业,可以本着教师资源丰富来改革教材,可以编著一些实践性较强,高职学生接受知识性强的章节,促进课程改革。
(2)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化地整理知识,有效的资源整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促使教师从整体结构上去把握知识内容,在头脑中形成课程的全景图。这样便于备课过程及教学设计的系统化、合理化;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便于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与质量。
(3)在授课的过程中,思维导图可以成为教师应变自如的展示工具。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授课的思路更加清晰,表达更加流畅,便于与学生加深互动交流的广度与深度。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授课,可以使呆板无趣的板书变成图形美观,自由发散、色彩斑斓的美的享受,有助于扑捉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质量。
(4)考核方式改革,针对以前我院考试考核不合理性,学院积极改革,也是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高职生自2011级新生起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期末校内不组织正常考试,学生一律参加下学期开学初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考试,考试成绩将作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成绩。这样参加全国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的考核方式,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积极性,还可以拿到证书。
4高职学生如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应用思维导图
(1)在上课阶段,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做笔记。利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可以有效的利用时间,扑捉教师所授知识点的关键词。运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思维的能力、抓重点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上机课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进行,对小组的合作式学习进行客观的评价,在上机过程中,每个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上机内容,学生画出思维导图,经过小组讨论,生成一份本小组的思维导图。老师针对小组讨论图加以解析和评价,各个小组间相互交流学习,既增加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又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互动性,课堂质量得以提高,学生反映良好。
(3)课后,学生可以将预习时绘制的思维导图与上课时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不足与缺点,进一步修改完善思维导图。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轻松的再现学习的过程,帮助其理解与记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可以轻松的实现知识的有“厚”变“薄”,有难变易。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把知识牢固的掌握,而且记忆的速度与效果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5结语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离不开计算机。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促进学习者有意义的学习及其知识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技术和方法,利用好思维导图可以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管?不管?
- 严慈相济恩威并重――试论差生的转化
- 生活需要微笑
- 我和小姨
- 半个馒头
- 我遇到了“贿赂”
- 难忘妈妈的目光
- 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
- 我们的实验小学
- 敢于出错
- 我的选择没有错
- 三国演义读后感
- 一起写春联
- 爱
- 一份平凡的爱
- 外宣公示语错译分析
- Blackboard 网络学堂的交互分析及其设计
- 技工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探索
-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
- 菏泽市生态环境防治形势分析与对策
-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
- 浅谈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技术
- 电梯超载预防措施探讨
- 大数据技术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 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研究
- 浅究路桥施工过渡段中施工技术问题
- 城市防灾避难园林的规划设计研究
- 刍议供电企业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 变压器主保护原理的研究
- 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预防措施
- 如何指导孩子学习古诗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多元展示材料初探
- 走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 细心爱心耐心
-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口语交际能力
- 互动•对话•激趣──自主作文,快乐作文的一点探索与实践
- 开发生活资源,创新练习设计
- 谈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及多媒体技术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 浅谈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 浅谈语文教师的音乐素养
-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
-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创新课堂中的应用
- 在语文课堂上真情如涌--------语文教学随笔
- 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 浅谈电教媒体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